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姜海龙 《兰台内外》2023,(33):3-4+7
<正>在扶余市档案馆珍藏着两份半个多世纪前关于达户村锡伯族调查研究的档案,这些档案用手写方式记录了调研小组走访当年村里锡伯族老人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锡伯族过去的变迁和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这些档案因为年代久远,有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笔者又查阅了馆藏的相关档案,将扶余三骏乡达户村锡伯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变化整理成文。1关于锡伯族的起源,有三种代表性的说法第一种说法:锡伯族是鲜卑的转音,是古代鲜卑的后裔、东胡的一个支系。他们在黑龙江和吉林境内的一支,即是清初的锡伯部族,史书的记载不叫鲜卑,改称锡伯,应该是鲜卑这个名字的不同发音。  相似文献   

2.
文章按照大部门制的行政改革方向,提出了"大档案"、"大历史"、"大协调"、"大文化"等4个档案部门实施大部制的方向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北魏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主体是鲜卑贵族.中国古代王朝的高层政治贵族,在生活用度上有一个规律,往往是初时简朴,后期逐渐奢侈,其间经历了一个由茅茨到桂栋、土阶到玉砌的变化过程.作为北魏政治贵族的主体,北魏鲜卑贵族的消费也存在着这种前后变化,我们从大量的档案文献中可以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4.
一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迅速全面发展,反映这一发展情况的各种录相片、电视片应运而生。自《档案事业发展“七五”计划(1986~1990)》提出了要积极摄制反映档案工作的录相片的要求之后,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倡导下,档案专业录相片不仅数量增多了,品种上也开始有所变化,质量不断完善提高,效果好,影响大。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二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央、地方各级档案部门共拍制了各类档案专业录相片70部左右,另有不少录相片  相似文献   

5.
王辉凯 《兰台世界》2023,(S1):89-91
<正>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单轨单套制管理在有效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提升档案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传统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变革档案管理方式,从容应对管理对象的巨变,是近30年来档案研究工作的主基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有条件的部门开展电子档案单套制(即电子设备生成的档案仅以电子方式保存)、单轨制(即不再生成纸质档案)管理试点”,标志着我国档案保管模式正式迈入电子文件单套制、单轨制时代。冯惠玲教授在《走向单轨制电子文件管理》一文中指出:“在人类义无反顾地走向数字生存的道路上,用数字方式完整地保留并强化文件、档案功能是一场没有选择的战役,  相似文献   

6.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王朝,其性质决定了该王朝的档案意识是封闭的官方档案意识.但其档案意识并不像某些史学家认为的那样薄弱,相反秦王朝正面的、强烈的档案意识使得该王朝在文书档案工作上有了开创性的建树.  相似文献   

7.
论体制外档案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外档案资源是相对于体制内档案资源而提出的,是比民间档案、私人档案和社会档案资源等概念更具包容性和概括力的概念,反映了对我国传统档案管理体制和资源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反思与建设性思考.体制外档案资源是对某一范围档案类别的整体性界定,重点关注大量处于社会分散状态的档案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的任务,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成为目前主线。2018年国家档案局14号令指出,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电子文件可实行单套制归档。2019年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推进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政策与步骤》,提出实行电子档案的单套管理。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领域顺应信息技术与电子档案的深度融合,档案管理机构实施“四位一体”(纸质、电子、声像、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接收机制,实行在线接收管理工程档案新模式。由于建设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控制、责任追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大档案”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大档案”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举例对我国现阶段“大档案”模式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大档案”模式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档案馆(室)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柳钧 《陕西档案》2013,(3):45-45
电子档案的利用有着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共享性强等特点。档案组在制定《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管理的要求》基础上,已开始进行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鉴定、归档与利用工作,实施了备份制。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起步较早且成果显著,在当前数字战略发展背景下,对英国档案数字化项目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推行档案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通过对英国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典型项目Archives Inspire项目和Archives Unlocked项目进行分析,得出了英国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的主要特征为重视建设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注重数字人才的培养和注重数字档案资源的公开利用,并针对我国档案大数据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强项目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应用、加强法制建设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推进档案大数据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档案工作信息公开范围广,体系建设完备,信息化程度高,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从美国高校档案的网站建设、档案管理、公共服务这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高校档案工作现状,提出了档案工作跨领域合作、大档案大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科研课题制是目前我国在科学研究项目中普遍采用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科技档案是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最原始的科技信息材料,二者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对科技档案信息服务课题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科研课题不同阶段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不同方式,阐述了服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嘎仙洞石刻祝文凿成于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距今已有1564年的历史。祝文是1980年7月由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文物工作站的米文平先生发现的,石刻祝文的发现证实了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居,从而解决了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关于“大鲜卑山”的地理位置问题,证明了森林繁茂的大兴安岭,富绕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就是北魏拓跋鲜卑族的摇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现行电子档案双套制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双套制管理逐渐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国家综合档案馆施行电子档案单套制接收政策,通过完善的信息技术解决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通过法规的修订终止电子档案的双套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制定了<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等六项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等十八项档案工作行业标准.除了上述已颁布的二十四项标准外,还有已列入国家档案局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正在起草中的二十多项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刘桂馨 《兰台世界》2016,(24):159-160
朝阳县十二台乡出土的金步摇、马镫均属活动于今辽宁西部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慕容鲜卑的特色文化遗物。墓葬遗物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慕容鲜卑文化的发展、变化,窥探慕容鲜卑民族的生活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直观性,也为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慕容鲜卑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影响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而且还震动了欧洲。在大革命期间,法国在各方面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涉及到档案工作,并在档案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记录,开创了法国档案事业的近代化,对法国、欧洲及整个世界的档案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评述我国档案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索明晰了档案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大数据环境条件的档案业务流程再造方法,包括内容消减与整合、环节简化、流程细化、信息化水平和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将为达成档案全息采集、分布存储、智能开发和智慧服务的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有效促进我国档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无疑在大数据时代对完善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