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营担保公司作为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为促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文章指出,如何正确认识民营担保业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使其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内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博士后政策实施30年以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博士后工作的巨大发展得益于不断完善发展的博士后政策。对1985—2015年中央政府颁布的106份博士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政策关注点不同。整体来看,博士后政策呈现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而变迁的特点。未来中国博士后政策应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不断提高博士后国际化水平,以市场化、国际化导向促进博士后政策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不仅促进社会进步,还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此同时也迫使我们做出改变。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财税政策,以适应现如今的经济发展需求,本文旨在研究相关政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移。中国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政策已形成了由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科技行动和实验区、示范工程等政策工具构成的政策体系,并确定了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若干重点政策干预领域。为保证科技进一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政府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并着重防范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5.
村级干部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加强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落实国家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丹江口市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的村级干部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农村偏远地区村级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农村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大型企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中小企业促进法>有望在近期通过,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海外市场开拓基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对于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应该说政府目前正在努力创造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7.
符合科技规律、经济规律和国情的科技法律和政策能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创新型社会的实现。我国科技法律的政策进入了一个全面制定和实施的发展时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还必须抓住重点,推进科技法律和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8.
陈安涛  苑晓东 《内江科技》2007,28(2):F0002-F0002,97
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知识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源于发达国家的自主知识的传播。而我国当前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口号,信息社会经济学的观点和国家的政策是否存在矛盾?本文试图对两者的关系作一些分析,并对当前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分析了驱动21世纪创意经济发展的五大趋势,并就其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21世纪创意经济发展大趋势21世纪初,创意产品的生产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一些相互关联的大趋势,将对未来创意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展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分析和评估现有环境政策与环境保护未来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是完善我国环境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决策水平、促进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考察评估环境政策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协调和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开展中国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识别总结了包括宏观和微观、经济和社会、时间和空间等多角度的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内容,提出了包括评估目的和对象、标准和指标、方式与结果等基本要素的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框架,归纳了环境政策评估方法体系的组成与典型方法,这对于推进我国环境政策评估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一些多元统计的方法,量化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与科技投入水平的现状,讨论了各地区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并提出了促进这三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一些多元统计的方法,量化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与科技投入水平的现状,讨论了各地区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并提出了促进这三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美  孙瑞乾 《情报杂志》2023,(11):174-182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各地方政府纷纷颁布数字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开展省级层面数字经济政策的研究,力图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采用效词分析法,运用LDA主题模型,对截至2022年12月现行有效的24个省份综合性政策文本进行无监督的机器学习分析,以厘清各政策文本隐含关系。同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计算主题特征词的关联程度,从可视化层面佐证LDA模型结果。[研究结论]现有数字经济政策辐射社会各领域,既包括常规性发展重点,也关注新兴社会问题和现行制度漏洞,但存在对供给型政策工具依赖过多,导致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失衡和“强制性”治理理念主导。为此,优化配置政策工具、避免政府为中心的公共政策范式、促进政策目标、执行与体系的良性耦合和转变政策监管态度成为我国省级层面数字经济政策的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当代社会中,科学已成为振兴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合理的科学政策。有关基础学科发展的政策是完整的科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发展我国基础学科应该重视的几个理论与政策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发展呈现集群化趋势,但社会信任缺失对民营企业集群,尤其对私有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显现。本论文构建了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和关联博弈模型,分别求解政府不采取集群政策和采取集群政策时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的演化均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互补性冲突分析模型,探究政府集群政策适度干预的“驱动一退出”机制下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关系的3阶段良性演化策略。研究结果发现:私有民营企业间社会信任关系在集群形成期的演化存在“市场失灵”;适度和动态匹配的政府集群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发展阶段集群的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关系的良性演化,集群政策驱动机制可以促进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从集群形成期的多重均衡向集群成长期的合作均衡演化,集群政策退出机制可以促进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由集群成长期的不充分合作均衡向集群成熟期的充分合作均衡演化并锁定。本文有效补充了我国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关系的良性演化研究,研究结果对政府采取阶段性的权变集群政策、培育私有民营企业社会信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晓廷 《大众科技》2005,(8):176-177
文章从营造环境、组织收入、执行政策、队伍建设和征纳关系等方面入手,论述了税收与社会、执法与服务、治税与治队、征税与纳税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建设和谐地纳税,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简述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然后从促进出口依赖的贸易政策的转型、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政府加大并优化投资结构、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四方面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06,21(12):13-14
近年来,我们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开放的思维开展对外科技交流,着力体现为政府、科技工作服务的特色,为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9.
如今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改革实践,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正确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对于县政府正确履行科学发展观、践行党中央以人为本发展政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大考验。针对县一级政府,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如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工作,如何使得经济发展更好更快?本文将着眼于县级政府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于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元春 《内江科技》2010,31(5):143-143,110
假日经济对拉动内需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和谐现象。本文从假日经济中的不和谐因素出发,探讨构建理性、和谐的假日经济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