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 ,它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色彩体系 ,更加强了色彩意识 ,关注色彩的审美潜质 ,无论从工具到技法都体现了丰富多样的创新思想和个性化倾向 ,使现代重彩画的色彩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和更强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重彩画以其浓丽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等特征,越来越受到美术界人士及高校的重视。本文试图从绘画媒材、绘画观念和绘画表现技法等方面阐述现代重彩画和传统工笔画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现代工笔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但又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有所不同,它是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关注日本画色彩的语言特性,并研究其发掘材质的表现力,成为当今工笔重彩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丰厚的传统绘画底蕴以及对日本绘画的有利借鉴,为现代工笔重彩画无论在色彩表现上还是在材料创新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具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表现形式有两个切入点,一是形式,二是色彩。工笔重彩画具有工整、精致的特征,有着严谨的绘画程式,所以它往往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工笔重彩画就是追求工细的效果,就是着重再现物象的真实,而其表现形式美S——色彩的装饰性,则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工笔重彩的装饰处理,更好地反映出画家内心真实的主观想象和创造的意象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画种.它充分利用了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的西方抽象及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中国现代重彩画从历史与客观角度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充分认识到东方与西方造型观念之间早就存在的契合和相互影响,实现了与国粹充分不同方向上架起一座新的桥梁,实现了与西方绘画、审美的合璧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塞尚坚持把表现他独特的艺术真实性作为毕生的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真实.运用了一系列的绘画语言,它打破传统三维透视对画面的约束力,在画面上创造出新的空间强调绘画色彩相互之间的对比产生出永恒色彩的魅力.轮廓线与色彩的重新组合,增强了绘画语言之间的张力冲突.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体系,继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7.
油画色彩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表现语言,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价值.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念对色彩的认识存在差异,在色彩的运用上中国绘画侧重于色彩的主观性,西方绘画更强调其真实性.西方绘画无论是古典绘画中的罩染法,还是印象派对光色的运用,在表现语言上都以色彩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色彩是绘画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绘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色彩数字化理念能够使复杂的色彩理论更为简练和本质化,对于排除色彩认识的某些误区,解决目前绘画创作和教学中色彩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有效提高绘画专业人员的色彩修养和运用色彩语言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绘画中 HSB色彩取色模式的运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适应数字绘画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HSB色彩取色模式在数字绘画中的优势,然后说明了其色彩取色模式的运用方式.摘要:数字绘画中HSB色彩取色模式的运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适应数字绘画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HSB色彩取色模式在数考警苎中的优势,鍪.乒算明了莘色彩取色模式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洋绘画艺术的涌入,关于中国画变革的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本文结合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状与发展环境,分析了现代日本画对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当然,本人并不认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要走向模仿日本画的道路,而是从研究日本画发展的历程中得到借鉴,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要更新观念、摆脱困境、加大拓展的步伐。值得研究学习的是现代日本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创造精神和独特民族风格包括绘画技术等等,当然这不仅仅只是作品本身的形式问题。此外,对中国深厚的绘画传统资源也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  相似文献   

11.
色彩为视觉艺术要素之一。现代装饰绘画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不惜借鉴吸收民族民间的用色技巧。苗族刺绣的用色为现代装饰绘画拓开一片用色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绘画的灵魂,在现代绘画中,色彩已成为画家最重视的形式因素之一。色彩具有三种潜力,即色彩的心理表现力、色彩的象征性真实和现实主义含意。对于色彩的写实性、象征性及抒情性的不同运用与表现也影响到艺术家的绘画创作风格,呈现艺术家自性色彩创造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色彩为视觉艺术要素之一。现代装饰绘画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 ,不惜借鉴吸收民族民间的用色技巧。苗族刺绣的用色为现代装饰绘画拓开一片用色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4.
高书霞 《华章》2007,(5):122
色彩是造型元素之一,对于色彩的认识、感觉、审美和表现能力的培养训练与研究是设计师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色彩孕育了人类的审美文化,因此它本身也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特征.现代商业广告设计表现中充分运用了人的这种情感特征来吸引人,打动人.虽然这种运用有时候表现非常的夸张,但是这也使商业设计中的色彩远远比传统绘画中的色彩更加明确和具有目的性.这更符合了商业化社会发展对色彩表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出了现代商业设计的流行与时尚.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 ,古称青绿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汉唐以来 ,中国重彩画技法传入日本 ,后形成日本画。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与日本颜料绘画的区别 ,一是在造型上中国是线造型 ,而日本则线造型减弱 ,视觉上与油画相近 ;二是在制作上两者在绘制方式、色彩应用、材料工具和颜料上均有不同 ;三是在视觉效果上中国画更适合于近处欣赏 ,而日本画则尺幅较大 ,色彩富有光泽。近年来 ,中国重彩画的兴起 ,在色相、颜料和材质方面均有创新 ,开拓了中国当代绘画表现的新途径 ,加快了中国绘画由传统表现方式向现代表现方式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肖像内部形体色彩塑造,是从15世纪文艺复兴油画诞生到20世纪初的印象派绘画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抛开肖像绘画某些构成因素,运用现代色彩学体系的知识,着重论述色彩推理对肖像内部形体塑造的关系,其中涉及色彩的互补关系与色彩并置、色彩的冷暖距离、固有明度,以解决人物肖像与背景的色彩推理关系及人物肖像内部形体的推理运用。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国画的教学,同时我从日本的岩彩画开始了解东山魁夷,加山又造等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对色彩魅力的感受,对色彩美的理解与中国传统绘画都不同,我对岩彩绘画中的色彩美感有一些了解,同时把自己对岩彩艺术的一些了解,同时把自己对岩彩艺术的一些粗浅理解运用到中国画的教学中,使中国重彩画与水墨画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凡·高综合了塞尚的艺术尝试,修正了印象派对色光单纯的描绘以及对日本绘画的借鉴,他的从雕塑性到音乐性的色彩观,似乎注定了现代绘画要消解传统绘画的"雕塑性"造型的极致,而给予绘画"音乐性"色彩更多的关注.他为"表现主义"绘画作了最好的诠释,对当下绘画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早先的美术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绘画,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学习色彩知识也是以绘画色彩训练为主,然而,美术色彩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远不止于绘画一种.尽管不能否认绘画的基础性,但生活中的色彩知识仅仅局限于绘画,肯定是过于狭隘的.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要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现代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绘画艺术,从古至今,对于色彩的运用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唐朝以前,中国的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极其华丽而丰富,而宋朝开始,随着水墨画的绘画观念的推广,中国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开始出现变化,水墨画的色彩运用特征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