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休闲度假游是运城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其开发潜力巨大.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概括了盐湖旅游在运城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运城盐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运城盐湖旅游深度开发的可行性策略,为景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运城盐湖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盐湖的地理位置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晋南盆地之最低处(池中海拔320公尺),北面紧靠运城市城,南面是中条山,东临夏县,西依解州。四周高,中间低,盐池犹如玉带似的横铺在中条山下,一眼望去,碧波万顷,银光闪闪,俗有“银湖”之称。东西长约六十华里,南北宽约五至十华里,面积约一百三十平  相似文献   

3.
运城盐湖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以南 ,中条山北麓 ,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此地古代为解县和解州之地 ,故又名解池 ,也称“河东盐池”。运城盐湖自古以产盐著名 ,所产之盐称“解盐”、“潞盐”或“河东盐”。运城盐湖是个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 ,地质研究表明 ,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 ,距今约 0 .5亿年 ,它自东北向西南延伸 ,长约 3 0千米 ,宽 3千米~ 5千米 ,湖面海拔 3 2 4.5米 ,最深处约 6米 ,总面积 13 2平方千米。盐湖既集死海的神奇 ,又有死海无法比拟的景色。这里水草丰富、芦苇茂密、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4.
运城盐池以生产潞盐闻名于世。 潞盐又名苦盐、颗盐、解盐。称苦盐、颗盐,是以味、形命名;称解盐是以盐池在解州境内,被称为解池而得名;而潞盐之得名,是源于潞村(今之运城市)并延用至今。 潞盐一开始问世,就是靠天日蒸晒,自然结晶,完全不同于早期开发的煎熬起始的海盐和西南的井盐。运城盐池天日晒盐的历史悠久,在我国以及世界盐业开发史上都是最早的,占据着光荣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历代统治者的重要财赋来源。为了保护盐利收入,制订盐律,禁止百姓私制、私运、私销,就成为统治者采取的一种手段。 一般认为:在周代以前,运城盐池是开放的,潞盐是天然结晶,任由百姓捞采,食用,没有征收盐税之说,所以,也就无所谓盐禁。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五次全委会议上.运城电大校长解国栋被授予”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受到了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表彰。会议期间,解国栋同省科协主席侯晋川等同志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唐虞古国时期,虞舜与运城盐池发生了以下重要关系:(一)驻守蒲坂,保证池盐生产顺利进行;(二)创作《南风歌》,祈盼池盐生产获得丰收;(三)经营运城盐池,为夏禹治水筹集经费;(四)移交盐池管理权,为夏朝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些关系充分说明:运城盐池是唐虞古国的经济命脉,唐虞古国的统治者对运城盐池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8.
运城盐池之潞盐生产,历史上曾经采取过官制和民制的不同政策。在实行官制的朝代,有的采取募民晒制的办法,但更多的是采取征调农民服役的办法。前者是属于雇佣性质,后者属于服劳役性质,带有强制的成份。这种服劳役的农户称畦户或盐户,农民称畦夫或盐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盐丁是潞盐生产的主要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城市民间软槌锣鼓进行调查研究。结论:运城民间软槌锣鼓的发展受到地域性、时代性、历史文化的影响,经过多种文化的碰撞,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而形成了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民间鼓艺形式;运城民间软槌锣鼓的传承与保护要发掘最原始的形式内容,保护现有的形式特征,更要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打造软槌锣鼓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0.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盐生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参考相关资料,对达赉湖保护区盐生植物种类进行了科属种的多样性统计和区系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达赉湖保护区盐生植物有22科53属8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 7科40属64种,单子叶植物5科13属17种.盐生植物属和种多数集中于藜科、菊科、禾本科和豆科,4科共有32属54种,占谊保护区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0.38%、66.67%.从达赉湖保护区盐生植物的区系特征看,温带性质的属和种分别为28属和72种,占非世界分布属数和种数的83.78%和93.59%,这体现了该保护区盐生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更好地发挥我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9月29日,省教育厅在运城召开了山西省校外教育工作会议。校外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我省校外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产盐的地方很多,海盐、井盐、池盐,分布全国各地。但是,因盐务而设立的专城,唯只有运城一处。她的建城和发展与运城盐池的生产、运销、管理息息相关。前人对此曾有过一番议论:“地效灵,天挺秀,爱有育宝之区;前创始,后增修,斯有凤城之建。运治非盐池不立,盐池非运治莫统也”。(注一)确切地说明了运城和盐池密切的依存关系。 运城为什么能以盐务专城而名于世?这需要从历史发展的因缘中去探求答案。  相似文献   

13.
生态智慧城建设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建设核心是把生态特征和智慧特征融为一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并利用综合手段,构筑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空间。运城生态智慧城建设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为魂"的建设理念,提倡发展智慧旅游产业,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但目前建设中还存在盐文化主旨表达不足,盐池山水格局体现不够,盐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性不强等问题。今后,运城生态智慧城应注重从盐文化挖掘、盐池环境再现和盐文化再生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运城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运城电大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成绩显著,受到运城市委表彰,运城市委、市政府授予运城电大副校长王卫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运城的盐业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在盐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方便盐商子弟的入学受教,运城形成了以河东运学为主,三大书院和五所社学相互补充的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而这些教育机构创立与发展也都离不开运城盐务机构、官员以及盐商的支持。教育的兴盛已然成为了明清时期运城盐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运城盐池的形成和开发利用,在我国和世界盐湖的发展史上,都是比较早的。在这座古老的盐滩上,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有一部分不仅在盐工以及盐池周围的农民中口头流传,而且记载于志书、野史中。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他又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一)流传于运城盐池的神话故事,正是人民运用丰富的想象,对盐池的起源、发展、工人的苦难、斗争和追求、善与恶、美与丑……等所做的生动的反映。有的故事优美动听,有的故事荒诞离奇;但是,她们却有着一种魅力,给古老的盐池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滆湖的历史、现状,针对其目前存在的4大类问题,提出了6项对策建议,突出强调了对滆湖应实行生态历史保护,切忌自然水域乡村开发的“城市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地处山西省最南端的运城市郊,是我区目前唯一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她的前身是原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地区教育学院、河东大学三所学校,于1989年合并办学。学校批准规模在校学生2200人,至1994年实际在校学生基本达到规模。按照这个规模已接近全国高等院校平均在校学生水平。(全国各类高校1000余所总平均每校2000学生左右)。在山西省高等专科院校中,从校园占地、教职员工、在校学生、校舍建筑等指标比较,运城高专名列榜首。随着改革开放,高校图书馆的规模及藏书,在大学校园的地位、职能及作用,日益显示其重要性。人们往往形象地称图书馆是知识宝库、信息中心,文明标志。但原三校  相似文献   

19.
湖,按成因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岩溶湖、泻湖、人工湖等7种;按泄水情况分为排水湖和非排水湖;按盐高低分为淡水和咸水湖。湖具有蓄水供给饮水、发展船运、养殖和调节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运城盐池里曾有一道黑河,后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被洪水淹没,从此,再未复现。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了。但是,黑河在潞盐生产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它被洪水淹没以后,给潞盐生产带来严重困难,也逼使人们在生产上做新的探求,开辟了卤水原料的新来源。因此,对黑河淹没前后的盐池生产情况做一番回顾,对于了解运城盐池生产演进的过程,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