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从高铁对节点城市旅游流的影响、对城市群内部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述评,认为在高铁旅游业态下研究高铁如何影响节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格局,构建区域旅游产业新格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命题.而重新审视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研究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与传统的差异将成为高铁区域旅游研究新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随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桂林旅游将迎来可进出性的提高、旅游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品质的提升等重大机遇,同时也将面临高铁沿线旅游城市的激烈竞争、高铁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以及自助游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完善等挑战。因此,桂林应高度重视高铁的发展和高铁旅游的研究,加强桂林旅游地的建设,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7,(6):88-93
高速铁路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优势明显,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运营里程、在建里程、规划里程均居世界前列。高铁的建设扩大了吉林省边疆地区的客源市场,"同城效应"明显,使吉林省边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吉林省边疆地区旅游产业的影响,从旅游业空间流动的视角观察分析边疆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为适应高铁建设的需要,边疆地区应在旅游交通业、旅游景区、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行社等方向加强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4.
从高铁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关系分析出发,以贵广高速铁路为例,结合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借助ASEB栅格分析法的管理分析学工具,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三江县高铁旅游市场的深入分析。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交通通达条件、城市的依托性,也要避免简单的城市中心论;既要考虑资源品位和特色,也要注意开发的难度与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积淀、民俗民风的浓郁,也要考虑对自然景观、其他优势资源的依托。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网覆盖范围的增广,提高了城市可达性,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本文利用计量模型通过实例来分析高速铁路的开通对赤峰市经济的影响。选取部分已开通高铁的城市作为对照组,分析高铁开通对对照组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高铁的开通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起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在对照组城市整体经济增速趋缓的情况下,高速铁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能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趋势。最后,分析赤峰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开通高铁为契机,为赤峰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的大规模运行为区域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需求引导下的产业要素供给与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交通行为理论,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交通工具,高铁所特有的"时空压缩"特性从旅游出行动机、旅游过程中的活动参与情况和旅游出行特征三个方面对游客的出游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SEM(结构方程模型)是测度行为机理的典型分析工具,据此构建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可以为高铁驱动下的出游行为结构链条的变迁以及趋势的定性解构和定量测度与验证构建一套概念框架与逻辑思路,为进一步展开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启示与操作步骤;这对完善高铁时代沿线旅游供需要素配置和配套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了高速铁路,并在城市郊区修建占地面积极大且气势恢宏的高铁火车站.为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许多城市雄心勃勃地以高铁站点为中心规划前程锦绣的高铁新城.据统计,在全国“四纵四横”的主要高铁网上,目前已有36座高铁新城正在规划或建设.在京沪线上,24个站点共有15座高铁新城;在哈大线的23个站点,已查到的新城有9座.如在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沿线的常州、蚌埠、长沙等城市现在都以高铁站为核心,规划建设了大面积的高铁新城,意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拉开城市发展骨架.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是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重要旅游通道,其对旅游要素系统空间格局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基于在高铁同城化效应下探析了高铁同城化的概念、中国高铁的发展阶段和高铁与旅游收益的相关性,并探析了高铁对旅游要素系统空间格局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时空压缩改变旅游可达性时空格局;交通要素系统出现竞合新常态;旅游行为距离空间大变革;客源市场空间出现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交通网络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高铁给我国旅游交通的格局也带来极大改变,基于高铁时代指引下的旅游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结合高铁时代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客观分析高铁时代旅游开发的现状与不足之处,提出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此推动高铁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铁时代的来临,拉近了武汉与沿线城市的距离。武汉旅游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旅游出发地首次变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高铁赏花客”成为一大亮点,“搭高铁去武汉樱花”成为广东人新流行生活方式。目前学术界尚无对赏花游的探讨和研究,因此以高铁时代下的武汉市赏花游为研究对象,从赏花游和赏花经济的内涵界定、赏花游的吸引力因子切入,对武汉市赏花游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武汉市赏花游提出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瑜  俞霞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3):39-42,76
在海西高速铁路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可为福建省改善区域旅游发展的现状提供借鉴。高速铁路建设对于福建旅游业在开展省际旅游合作、实现省内旅游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合未来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景,福建省旅游业应从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旅游精品等方面实现对全省高速铁路建设目标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高铁在中国的超常规发展以及高铁旅游城市圈和城市带的形成,对我国旅行社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高铁时代旅行社面临的机遇,即出游人数增多,为旅行社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为旅行社开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旅游线路,提供了重要先决条件;出境组团旅行社将会迎来客源的增长;旅行社旅游淡季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同时指出旅行社还将面临着挑战,即游客对旅行社的依赖减少;多数旅行社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线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旅行社航空票务代理业务收入将受到冲击;旅行社的服务接待能力遭遇全面的考验。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即构建垂直分工体系势在必行;围绕高铁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社的接待能力需不断加强,尤其是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1909年沪杭铁路开通,将杭州与新兴都市——上海接驳。源源不断的上海都市客激活了西湖旅游,为杭州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上海越喧嚣,西湖越人潮汹涌。杭州“很快地发展成为中国不可多见的新都市的原因,大部分要靠着西湖。”与此同时,杭州的城市价值及西湖新兴建设的困境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高速交通正在改变旅游。速度对旅游时空产生差异性压缩,因而从旅游者角度研究高速交通港站区的符号功能,以解决“急速停止”所带来的心理失衡。高速交通港站区可定位于符号商业区,它是城市旅游者产生地方感的新场所,堪称阈限景观,不可只注重物质功能而忽视旅游的文化建设。将港站区与城市既有的地方感场所连接,可形成若干适合旅游者的城市剖面,帮助旅游者接近城市的历史渊源所在及不断增长的城市真实。  相似文献   

15.
从温州旅游资源的分布谈开发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依山傍水,兼山海之利。有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4个景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温州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航空、铁路、公路、水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初具规模;众多涉外旅游饭店和79家旅行社形成庞大约接待能力;正赶上旅游业大发展的绝佳时机;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等,但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业的发展仍不能与杭州、宁波等兄弟城市相比。这不得不令人从深层次去寻找原因。本文从分析温州旅游资源分布和现状的不足入手,提出了开发规划意见和建议,为温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探索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旅游业的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旅游学术研究的又一热点。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一直凭借其优美的环境而著称,旅游业也是海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研究其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有积极的意义。旅游业的碳排放测度一直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借鉴“自下而上”的测算方法,结合调研数据,对海南省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旅游业是一种低碳产业,可以积极应对气候环境变化与节能减排,可以成为海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海南省旅游业的碳排放结构与全国相比有一定的不同,这是由海南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和产业结构特征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进而对作为宏观调控与管理有效手段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体制下,研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既是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宏观调控的需要,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对两种经济体制下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功能转变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旅游阴影区的理论并把它运用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贺州处于广州与桂林这两个高品级旅游地(光环区)之间,随着贺州公路与铁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广州、桂林这两大高品级旅游区将给贺州旅游形象带来更大程度的遮蔽,贺州旅游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泛珠江三角洲旅游协作的大背景中,贺州旅游形象定位应扬己所长,和而不同,使贺州旅游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发展以及旅游经济状况的研究分析,是旅游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截取1996年、1999年和2002年三个时间段,通过选取适当的统计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动态的角度对我国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呈东、中、西的梯度分布: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