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副刊也有了很大变化:除一部分如《人民日报》的《大地》、《文汇报》的《笔会》、《羊城晚报》的《花地》等依然保持文学副刊的传统特色外,更多的报纸副刊则向“杂志化”、“周刊化”、“周末化”方向发展,形成所谓“大副刊”潮流。《华西都市报》副刊《街坊》创办伊始,就明确标明仅仅是作为“市民生活报”的一个版而存在,但又以其强烈的可读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广泛的知识性和雅俗共赏的魅力,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刘健 《新闻记者》2007,(6):72-74
21世纪伊始,万象更新,《南国都市报》应运而生。作为一家面向市民,完全由市场来养活的报纸,它的副刊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受到市民的欢迎。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带着一种惶恐不安的心情,我们小心地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摸索,历经6年努力,使《南国都市报》副刊与时俱进,其中经历过淘汰和失败,终于培育出现在比较全面、比较成熟的副刊。回顾《南国都市报》副刊的发展历程,真可谓:“三部曲”唱罢规模初具,“三字经”念动全盘皆活。  相似文献   

3.
所谓新闻攻城,副刊守城。面对竞争激烈的都市早报,如何让报纸拥有更长的生命力,拥有更多的阅读者,《南京晨报》作文版通过抓住"小人"心,培养忠实  相似文献   

4.
李国伟 《新闻三昧》2007,(10):47-48
《辽河石油报》的"大副刊"就是该报的B版《辽河晚讯》。《辽河晚讯》是辽河石油报社坚持新闻改革,坚持为油田两个文明建设和读者服务的产物。《辽河晚讯》如今已经成为随《辽河石油报》A版正刊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20日《钱江晚报》都市版.刊出一篇题为《苏堤还是苏隄.乾隆爷写错字》的报道。文中说,市民沈先生经过西湖苏堤时.发现御碑亭内石碑上刻的是“苏隄春晓”四字。“苏堤”因何写成“苏隄”?细心的沈先生对此提出了疑问。报道接着说:  相似文献   

6.
如今,报纸越变越厚,是不争的事实。与厚报时代相呼应的是,“新闻立报”颇为流行,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报纸副刊日益变薄,有的报社已经取消了副刊部,有的虽有副刊版,也挡不住日渐式微的趋势。但是在“报纸减副”的喧嚣声中,《淄博晚报》却逆势而为,不仅继续发扬传统的副刊优势  相似文献   

7.
副刊在我国报刊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近现代报纸副刊较早的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时敏报的《醒狮》等。这些副刊的内容多为连载小说,间以文人随笔、市井轶事等,满足的是市民口味,属于一种消闲性读物。因而格调是通俗的,部分还可加以“庸俗”之名。即便如此,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吻合,大多数报纸副刊作为新闻版的补充,其在读者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副刊成为报纸扩大销路的重要筹码。旧中国的统治阶级实行新闻钳制政策,具有进步  相似文献   

8.
李临雅 《新闻界》2002,(1):54-55
从1984年5月全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东诞生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全国的老年报已经发展到20多家,期发量达到300万份左右,按人口计算,全国约40位老人就拥有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报纸。其中内容既专且广的专、副刊对老年报的发展,功不可没。专、副刊兴盛顺理成章近些年,老年报专副刊兴盛,是由老年报办报宗旨、服务对象所决定的。翻开任何一张老年报,都会发现,专、副刊的比重都大大地超过了新闻版面,无论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的报纸都如此,基本上都是除了一、二版是新闻版外,其余的都是专、副刊。比如说…  相似文献   

9.
田长山,陕西泾阳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日报文艺部主任、主任编辑。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理事、省副刊研究会会长等职。出文集四本:《市居乡情》(散文特写集),《幽默与情趣》(通俗理论著作,出有台湾版),《故土絮语》(评论集),《随缘集》(合集)。有作品在省内和全国获奖。  相似文献   

10.
《记忆》版是《新晚报》副刊的一个版面,自2004年4月1日创刊以来,该版用真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该版现已成为读者离不开的老朋友。在办版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现不揣浅陋,写出来与同行交流。一、增强平民意识,把版面让给百姓。贴近、贴近、再贴近,已成为《新晚报》这张市民报的办报宗旨。《记忆》版就是本着“老百姓写,写老百姓”的办版方针,让普通百姓在  相似文献   

11.
丁玲是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第一任主编,在她主持编辑业务期间,《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1年9月15日为第一阶段,《解放日报》为对开两版,文艺副刊放在第二版左下方,没有刊头;1941年9月16日至1942年4月1日改版为第二阶段,《解放日报》由两版增为四版,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12.
高利亚 《大观周刊》2011,(52):227-227,219
本文选取《成都商报》的副刊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成都商报》副刊的新特点,并试图了解其快速发展的原因,总结其经验与得失。更试图为都市类报纸副刊的新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最近,改版后的《人民日报》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副刊增多,第17-20版为周刊、专刊、副刊。其中每周增加1个理论版、1个文艺评论版、1个文艺作品版。从这个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到,《人民日报》对文艺评论是相当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不知道现在一些报纸副刊的编辑、副刊部主任,包括分管副刊的总编,着不着急———一期期的半版一版的副刊,编辑、审改、校对和出版出来,可在读者中有多少回声?如果很少,可否引起重视?报纸副刊本不该是这种样子的啊。且不说打倒“四人帮”后不久,《文汇报》“笔会”一篇《伤痕》,掀起了成千上万读者心头的波澜;亦不说在向四化进军途中,陈祖芬一篇《祖国高于一切》在《人民日报》副刊一经问世,就载入了新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史册。这些副刊稿件见诸报端,引起了海潮般的读者效应,一时洛阳纸贵。就连不朽的《阿Q正传》,也是在解放前的《晨报》副…  相似文献   

15.
提高职工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欣赏品味,应该是工人报副刊的一个重要职责。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人日报读书版《开卷》就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受到读者的好评。《开卷》之所以能在读者中有一些影响,是因为它的起点高,路子正。创办之初,工人日报副刊试图在林立的周末版和低迷的文学创作中另寻一路。当时,以图书出版、阅读为主旨的读书版在全国屈指可数。《开卷》一出世就以浓厚的书卷气和高雅的品位在新闻界享有美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前的报纸副刊自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文报纸《申报》于1872年开创第一年,即“以词章补白”,引发了以后的报纸副刊。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设副刊《消闲报》;1900《中国日报》辟副刊《鼓吹录》,此后,一般的报纸都腾出固定版面设置文艺副刊,文艺副刊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翼。以“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为例,稍作展开。1916年《晨钟报》创刊于北京.1918年底改组为《晨报》。创刊伊始,既固定在第七版刊载文艺作品,但无副刊称号,1919年2月,宣布改革第七版,倾向于新文化运动,李大钊曾参与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19年2月7日《晨报》第七版改版之时,李大钊是担任主编还是指导协助,现有研究成果的表述存在差异。整理并分析李大钊先后在《晨钟报》《晨报》及其副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从投稿署名、发文频次、现实困境等方面推断,李大钊应为《晨报》第七版改革的指导,参与副刊编辑定位、栏目策划等方面的工作,并未担任副刊主编实职。  相似文献   

18.
1919年2月7日《晨报》第七版改版之时,李大钊是担任主编还是指导协助,现有研究成果的表述存在差异。整理并分析李大钊先后在《晨钟报》《晨报》及其副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从投稿署名、发文频次、现实困境等方面推断,李大钊应为《晨报》第七版改革的指导,参与副刊编辑定位、栏目策划等方面的工作,并未担任副刊主编实职。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2月14日天津《今晚报》副刊版《有关我的经济头脑》:“买的时候欢天喜地,,回到家中一试,大多差强人意,然后就张罗给人。”句中把“差强人意”作贬义用,即状况不佳,不如人意。令人遗憾的是,如此曲解成语本义的用法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述了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发展状况,对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数据库的内容和特色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在建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