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或喜爱、或憎恶、或赞美、或批判、或欣赏、或同情、或喜悦、或愤怒……情感是文章之魂.语文课堂教学体现文章的情感;有波澜起伏,感情跌宕,学生才会梦绕神游;有高潮低谷,是非善恶,学生才会感悟人间百态;有幽默调侃,平等交流,学生才会和作者达到共鸣,情感是课堂之魂.  相似文献   

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者,或创设情境、或教师激情、或师生情感共鸣、或学生情感投注、或寓教于情之谓也。语文教学不只是感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过程。如今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  相似文献   

3.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作品或快乐或忧伤或激动或悠扬无不充满着丰富的情感,音乐本身又通过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声等音乐要素创造音乐意境,表达情感,诠释作品内涵。面对情感丰富的作品和情感丰富的教学对象,教师应当深入解读,走进作品的内心,倾听音乐的声音,感知音乐形象,从而带  相似文献   

4.
在学前教育中,情感情绪是促进幼儿早期社会行为的一种原始动力系统,幼儿只有在学会适当地表达情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向良好的情感发展,才有可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正确对待周围事物,使其在情感的氛围中发育、生长,激发起更高的社会性情感。音乐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  相似文献   

5.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刘会清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培养科学的历史观念时注意“动之以情”,激发学生赞颂或批判、支持或反对、爱或憎恨的情感,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这是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外,还要注意情感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要抓住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特点,或析文引导、或让学生读书陶冶、或写文抒情,把情感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张恩梅 《教育》2012,(3):53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愤怒。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情感是人类行为的源泉,缺乏情感,道德人格的大厦将无法矗立。  相似文献   

8.
一、情感色彩“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贯穿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没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因此,写作中要突出情感色彩,因为情感是人这一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人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都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作文写作中要突出情感色彩,首先要做到情感真实自然,切忌故作姿态,无病呻吟。抒情应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它或寄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双会”;或情化自然,借物言情;或化实为虚,状物表情;或神思飞扬,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的诗人都不乏恋月、咏月、拜月的情结。到了当代,许多诗人、作家在刻画月亮意象时寄托了更加复杂的情感:或忧虑现代化,或缅怀激情飞扬的往事,或渲染神秘底蕴,或表达民族情感……从而将咏月情感写出了新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作品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声乐表演不是简单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  相似文献   

11.
江淹赋充沛了浓浓的悲怨情感.本文从景物意象、句式、色彩、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情感的表现艺术。赋中的景物意象或烘托、或象征其微妙的情感活动,多样化的句式特征,给人强烈冲击的视觉色彩以及以情感为主线不居时空的结构也与情感相融相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情感冲突是指当教学活动参与者(师生或生生间等)用不一致的行动路径去达成相同或不同活动目标时所感到的不一致或相互协调。这是课堂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师生、生生之间以及他们与学习内容之间交往的一种基本互动形式。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理想实现应该是:教师认可教材情感,准确的把握课文的情感,并准确的传导给学生,使得学生、教师、课文三者情感一致,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水平。  相似文献   

13.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是叶老特别推崇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为寻求阅读教学中的“美读”境地,教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情感,自我反复练读、作好美读示范准备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方法,借助精妙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情境;感悟情感,表达情感。一、精心导入,形成“美读”的情感基调每篇课文都有其情感基调,或明快,或深沉;或欢畅,或悲哀;或活泼,或凝重……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情感基调,这是…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都受到自己或老师的情感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情感对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有很大的作用,情感思维能促进、激发、抑制或延缓儿童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5.
董慧 《成才之路》2009,(3):48-49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6.
董慧 《成才之路》2009,(2):48-49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道德品质的重要部分。一般说来,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基础上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具有指向性或方向性,它能推动人对某一现象或某一种行为表示赞成或反对,追求或舍弃。对善良或美好的道德行为发生敬仰和喜爱,对不道德行为产生厌恶和憎恨,是道德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手段完成,而师德的感染作用在其中举足轻重。师德作为一种充溢着道德情感的文化现象,会直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发展。一、爱心化冰雪,带来春的生机一位德育工作者,一个合格的班…  相似文献   

18.
张志刚 《考试周刊》2013,(29):40-40
<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绝离不开情感活动,而且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翻开语文教材,我们无不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满着对祖国、人民、大自然、亲朋好友、志同道合者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  相似文献   

19.
教育活动中遭遇情感和情感教育被误解或错用等"情感问题",亟需化解:即对情感与教育的关系和"情感教育"等含意进行澄清。教育是转识成智、化情成慧的智慧交往活动。情感实乃教育题中原有之义。情感教育指的是那种兼顾情知双修互进与和谐丰富的教育(思想或模式)。教育活动中要树立自觉的情感教育意识,要挖掘一切积极情感因素,涵养博大深厚、丰富向上、辩证和谐的高级情感,助成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的智慧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类区别动物的重要特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或忧伤哀恸,或喜形于色,或怒从中来,这些都是情感的生动体现,正是因为情感的作用,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异彩纷呈,缤纷灿烂,充满情趣。但是,人们的情感体验不是与生倶来的,而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培养、长期教育而形成的。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聋哑儿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