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正>美浓油纸伞是台湾省高雄市的地方特产之一。细长的伞骨,都是用从台中运来的"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弹性。再经过钻孔、穿线,一顶圆形的纸伞骨架就此成型。接着将做成扇形的绵纸,用棉籽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晒之后,涂上防水桐油,一把油纸伞就制作成功了。上过桐油的纸伞,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绵纸的韧性,更使原本  相似文献   

2.
红纸伞     
《现代语文》2005,(7):5-5
见过红纸伞吗?它有如水的竹骨,如水的伞面,上面题写着《蝶恋花》的断句,绣着绿色的国画。最初,它是风雨迢遥的一个遮蔽;后来,它笼罩了所有的天空;再后来,它化做一首诗,一幅画,一片云……停驻在前世今生。传说中,那个为情而殇的女子死后,会将一片丹心染做一顶红纸伞,并用它罩住自己的来世,直到九次轮回,方能如愿以偿,完成一次三生石畔的心灵之约。因此,每一顶红纸伞,必然会维系着九个女子荡气回肠抵死缠绵的九段情事。这里,是谁的红纸伞?这里,是第几个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在上活动课时,老师带来了一把油纸伞,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大家都争相讲述:“这是一把纸做的伞。”“这是一把木棒做的伞,伞面是纸做的,上面有颜料。”……老师问:“为什么纸伞也能挡雨呢?”“因为伞面上涂了一层油。”“因为它上面贴有胶纸。”“它上面涂了一层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漆艺”在我国旧称“漆工”、“漆器”。漆在我国应用很广而且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证明,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漆器。“漆工”和“漆器”是指制漆、用漆这一工种或行业,直到建国初,我国对这一行业仍沿称为“漆器”。“漆艺”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漆艺先驱雷圭元先生为了将已经日渐凋敝的漆工艺重新振兴起来,而首先提出了“中国漆艺”一词,并得到全国的漆艺家的认同。“漆艺”一词内涵很大,它包括以欣赏为主的漆画,也包括以实用为主的漆器和漆木家具以及兼有鉴赏和应用价值的漆屏风之类。从漆艺中脱胎而来…  相似文献   

5.
例如图1,伞不论张开还是收紧,伞柄AP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架所成的角BAC,当伞收紧时,结点D与点M重合,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部分伞架的长度如下(单位:cm):  相似文献   

6.
利用“薄料”色髹技法可以制造色彩光泽度较高的脱胎漆器工艺品,改变了传统脱胎漆器采用大漆原料导致色彩暗沉,仅有红、黑两种主色的情况。本文采用金箔、银箔、铜箔和广油研磨得到色泥,将色泥和透明漆、大漆等进行调和制备“薄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薄料”成膜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薄料”彩髹样品的界面厚度和银泥、银色“薄料”表面形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细小的金属箔片对“薄料”的干燥成膜的化学结构没有影响;“薄料”平均厚度在7~30 μm左右,研磨的银泥中银箔片粒径为10 μm,且在银色“薄料”中,银箔主要起镜面反射作用,可以使得脱胎漆器的光泽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伞是在4000多年前发明的。在古代的埃及,希腊和中国的古代艺术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伞的踪迹。这些古代的伞原本是为遮挡阳光而设计的。中国人最早对伞做防水处理, 将其用来防雨。他们将遮阳纸伞涂上蜡和漆以此防雨。  相似文献   

8.
伞是在4000多年前发明的。在古代的埃及,希腊和中国的古代艺术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伞的踪迹。这些古代的伞原本是为遮挡阳光而设计的。中国人最早对伞做防水处理,将其用来防雨。他们将遮阳纸伞涂上蜡和漆以此防雨。  相似文献   

9.
福州脱胎漆器是与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北京的景泰蓝并誉为"中国三大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但是发展现状并不理想。而与我国相邻的韩国、日本漆器的发展却相对兴旺,漆器在日韩两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我国。文章梳理了日韩两国在漆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为解决福州脱胎漆器在当代的发展遭遇的困境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伞     
能吸收太阳能的伞面会发光的伞架最下面连接一条电线,收集的电能可以转换到其他地方使用可以插入沙土的位置大眼亮亮和泡泡一起来到海滩度假。在沙滩上晒日光浴,看着沙滩上一排排的太阳伞,亮亮忽然想到了可以利用这些伞来收集太阳能,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呢。太阳能伞  相似文献   

11.
乡村事件     
有一次酒后,黄支书松了口,说:李铁梅是我杀的。我本来只想让布朗死,但黄子龙自己想死,我也没办法了,谁让他不怕死呢?林蓉听了,只看了黄支书一眼,又埋头自顾自啃着一块肉骨头。林蓉不知道这时候,她原先的丈夫,她的姐妹兄弟,正在满世界找她。  相似文献   

12.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淮北市无疑也有她的独特气质、高雅风采。若要论及她的精神,个人认为“开拓、厚德、包容、决胜”当可概括。  相似文献   

13.
传说中,伞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将它固定在一根木棍的顶端,收拢成棍,张开如盖——这便是最原始的伞。这虽是传说,却说明伞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活所需而创造出来的。据史料记载,我国很早就能制伞。《伞物幻原》载:“张帛避雨,谓之盖,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也。”“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距今已有三、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因而同样离不开想象。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每为一个字,各象其形,斯为妙也”。东汉书法家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纵横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尽管我们小学的“写字”不同于书法,我们小学写字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但这种想象力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悟性,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想象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原形启迪,唤起想象 如教“伞”和“鱼”两字,教师可用语言启迪学生关于伞和鱼的形象:“伞”的“人”要写得大方,像伞盖能罩住下面的部件;“鱼”字由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构成,“鱼头”比“鱼身”“田”要短要小。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脑海里唤起了具体可感的“伞”和“鱼”的形象,拉近了写字与生活的距离,写起来就不会将“伞”的人字头写得很小或很大,将“鱼”写成大头鱼了。 二、会意启迪,唤起想象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伞     
伞,是人类使用最为普遍的工具之一。最早的伞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据传,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  相似文献   

16.
新奇的伞     
我发明的这把伞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伞上面是用太空油漆漆成的,这种油漆既能防火,又能防水。雨滴落在上面,能在一瞬间滑落,不会渗进伞内。它的伞架富有弹性,能随风弯曲。伞柄上还有一个微型收音机,可以随时听广播。伞柄上的电扇,可以为你送来阵阵清风。为了方便盲人或夜间出行,这把方便伞安装了超声波探测仪,前方有障碍物就会马上报警。点评:一把小伞,功能多多,高科技产品就是好。  相似文献   

17.
中午,细雨濛濛,同学们都撑着雨伞回家了。戴××同学一个人眼泪汪汪坐在教室里没回家。我问:“戴××,你没带伞吧?”她抽泣着说:“带了,是一把蛮新的伞,可是现在没了。” 听说她丢了伞,我便向教室四周扫视了一遍,发现一把黑色的钢筋弯钩伞静静地靠在教室后墙边。我用手指了指墙角,对小戴说:“那不是你的伞吗?”她摇了摇头,说:“我的伞是绑了红布条的,那不是我的伞。”我说:“你先把这把伞带回去用,下午再问问是谁拿错了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在上活动课时,老师带来了一把油纸伞,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大家都争相讲述:"这是一把纸做的伞.""这是一把木棒做的伞,伞面是纸做的,上面有颜料."……老师问:"为什么纸伞也能挡雨呢?""因为伞面上涂了一层油.""因为它上面贴有胶纸.""它上面涂了一层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对纸做的物品十分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雨轻轻地飘着. 这一年,她上小学.她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着老师讲课,毫不在意窗外滴答的雨声. “丁零零……”下课了.她赶忙背上书包,向校门外冲去.远远地,她就看见了一把熟悉的大伞.伞赶忙伸过来,挡住了她头顶的风雨. “你下回可要早些来啊!”  相似文献   

20.
江南的梅雨来临了,渗透着潮湿的味道,潮湿得阴暗,让人发慌,刚揭晓的作文选拔赛的入选名单前立着一把绿得潮湿的伞,潮湿得如同角落里的苔藓,有四只眼睛在告示上拼命晃动着,却没有一处能够让我的心停留。不可能的,我深深地吸了口气。“怎么样……”方在旁边嘀咕道,她尽量地小声,却还是让人听见了。什么叫十分地自命不凡,也许那说的就是我。记得听说有这场作文比赛时,我似乎很不屑一顾,老师一直以赞许的目光让我一直觉得自己走在高高的山崖上———我很高,同学们站得低。“去吧。”老师当时这么对我说。雨滴顺着伞架吧嗒吧嗒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