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创新转型的政策激发模型,并运用我国1990~2013年间的经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的研发动力;经过多阶段的政策激发,企业会逐渐由低创新状态向高创新状态演进。  相似文献   

2.
具有开放性、可供性等特征的数字技术使得传统企业形成了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新组织型态。然而,当前对其研究还处于概念探讨和特征归纳的初级阶段,急需对其构建研究形成系统性理论框架。因此,首先基于相关概念的梳理,尝试明晰“何为”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即其内涵界定;其次,结合当前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企业两大研究基础,厘清“为何”急需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研究;最后,初步提出包括“型态识别→构建动因→构建逻辑→构建过程”的研究框架,指出未来“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研究,以期为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智能+”、集成创新、环境动态性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智能+”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探索“智能+”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能+”U型影响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智能+”U型影响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智能+”与创新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也正向调节“智能+”与集成创新之间的U型关系。研究结论为中国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本百货店在经济转型期业态创新转型经验案例研究,以零售企业绩效影响要素模型为基础,从顾客、企业和零供3个界面探讨百货店价值再造、重构和增值路径,包括在商品内容创新和完善服务功能同时进行业务流程标准化和供应链管理,构建两两交互互补体系,同时实现效率性和新颖性,并对我国百货店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化引领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并调整自身创新节奏,成为企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组织适应理论,构建了“数字化转型—创新节奏—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不连贯、不规律的创新节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创新节奏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形的影响;创新节奏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节奏的正向影响以及创新节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形关系。研究结论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动态创新轨迹与创新绩效联系起来,拓展了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节奏领域的研究,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高质量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田剑  徐佳斌 《科学学研究》2020,38(5):949-960
平台模式的出现,为各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以平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构建了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近年来在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网作为仿真实证研究案例,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并对模型进行复合模拟和敏感性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大数据能力,双边市场效益系数,平台型企业服务质量系数以及影响扩散因子是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和探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研究联合体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其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470,处于中等水平;水平最高的深圳与最低的乌昌石之间的差为0.545,差距较大;东部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519远高于北方的0.3932,南北方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表明:示范区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研发创新通过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带动示范区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人才支撑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提升人才存量进而引发“知识外溢”效应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牵引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吸引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合作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整体而言开放合作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不大。鉴于此,示范区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字创新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新动能。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创新水平,并提出数字创新如何通过影响战略柔性进而作用于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智能化转型,并通过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正向影响企业智能化转型程度。同时,考察环境复杂性对数字创新与企业智能化转型关系所发挥的调节效应,发现企业所处环境复杂性越高,数字创新对智能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环境-创新-战略”三轮驱动下的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黑箱”,也为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五”跨越式发展,莱钢规模初步做大,面对经济社会转型、行业结构调整以及来自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等众多压力,为突破成长上限,实现可持续发展,莱钢制定实施了“十一五”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战略管理、流程再造、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四位一体”的做强莱钢运行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管理创新,着力打追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高度融合的一流钢铁强企  相似文献   

10.
当中国提出“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大量引进外来资本,发展加工贸易,组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时候,韩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成功转型。在“科技立国”的发展战略下,韩国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方针和政策,20年间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韩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和深思。首先,韩国建立了现代国家体制,培养了强烈的爱国精神。韩国政府及时地将这种爱国力量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