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每年的中考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平时学习出色的学生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而一些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却发挥出色。考场上爆出这样的冷门的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它与考生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息息相关。心理稳定的考生总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考前复习阶段,他们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备考中,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并不感到过分担忧和恐惧。进入考场后,他们头脑冷静,思维活跃,能真实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而心理不稳定的考生则不同,他们经常处在紧张、恐惧、烦躁不安之中。有的表现为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失败的后果想得过多;有的考前几…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考的日趋临近,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不但会影响复习效率,而且会影响到临场时水平的正常发挥。应当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总复习和中考这个关口?这是同学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能否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下面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第一,如果你感到心理压力特别大,一提起中考就特别紧张,总担心自己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害怕老师和家长责备,你最好尽快选择一  相似文献   

3.
所谓心理障碍,实际上是一种影响人们正常参加活动的不良心理状态。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心理障碍,其表现为肌肉紧张、情绪焦虑、心理恐惧,从而导致活动能力下降。体育运动中产生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技巧教学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考体育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升学,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大事。体育中考日临近时,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如果在这个时期针对性训练不当,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中考需要一个好身体,更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有些同学虽然整体学习成绩不差,但由于复习期间过度疲劳,中考时实力发挥大打折扣;有的同学却能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取得意想不到的优  相似文献   

6.
所谓“焦虑”,就是与某一客体相联系时一种紧张、忧虑、不安和烦恼的主观感觉。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症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明显的自我判断、学习信念和情感流露,即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或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外语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期末考试将要到了,许多同学由于不同的原因而对考试产生了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影响着自己的复习和考试.其实,每个同学在考试来临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紧张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作为一名一线的  相似文献   

8.
声乐表演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因素是指影响到表演质量和过程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产生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有很多,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对声乐表演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作为指导教师,要在日常的表演训练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将声乐作品更好地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优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这里谈的“优生”是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说来,优生容易产生下列不良心理倾向或个性缺陷: 1.紧张焦虑,患得患失,心理负担过重一般来讲,优生大多求胜欲很强,希望什么都超越别人。因而心理负担过重,患得患失,时时处于不安和担忧之中。比如,害怕同学超过自己,害怕失败受到批评,不愿意帮助同学,甚至中伤同学。 2.自高自大,看不起同学,优越感太强有的优生的身上,优越感表现得很明显: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虚心、听不得不同意见或拒不接受批评,甚至有的在受到批评时还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0.
眼下距中考、高考已经不远了,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紧张、压力大,过度焦虑。无数事例表明,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健康状况佳、心理状态好才能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我们相信,象中、高考这样的大考的压力是巨大的,不紧张、焦虑的考生是极少或根本不存在的,而大多数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因此缓解过分紧张、克服高度焦虑,几乎是每位考生都需要的心理调适。只有保持适度焦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在炎炎的夏日中来临。养兵千日,用“好”一时,怎样在考试期间发挥出最佳水平,对广大考生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那么,在考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的考生一进入考场,拿到试卷就很紧张,不知怎样答卷才好,以致影响了首先进行的英语听力测试。进入考场后,应该先作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的成绩一向是好的,中考一定能成功。”或“我是行的,尽管过去的成绩一般,但中考时一定会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这种自我暗示能帮助自己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有效地消除…  相似文献   

12.
考场技巧谈     
正如何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是个大问题,根据我的体会,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处理紧张心理。考试时出现紧张心理在所难免,并且只有在适度的紧张下才能产生考试时所需要的高度精神集中和智慧力量,从而发挥出最佳水平。对于紧张一定要有个正确认识。然而,有的考生对紧张情绪过分恐惧,对紧张产生了紧张,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以致严重影响了水平的发挥。对此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常碰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学学习很勤奋,外语成绩上不去;有的同学尽管天资很好,外语学习也老是停滞不前,甚至成绩逐年下降;有的同学对外语学习甚至存有“恐惧症”。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拟就对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激非智力因素或不良心理因素,以及教师对此应采取的措施作一初步探讨。一、理智障碍造成的学习动力不足理智障碍就是由于对某种现象或事物错误的认识或理解,因而形成心理屏障,用以抵制一切被认为不可接受的东西。表现在学习上,就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而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是外语教学能否开展的前提。动机问题对…  相似文献   

14.
梁涛 《陕西教育》2008,(10):51-51
一、克服学生不良个性心理 在体育课教学中,常常有少数学生因不良个性心理因素作怪,致使对有些学习项目不喜欢、不想学,尤其惧怕练习难度高的运动项目。通过分析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心理,原因是有的是出于对体育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多,对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理解简单、肤浅,出现懒惰怕动的个性:有的学生由于自身体力、自身耐力的差异,对某些练习项目的高难度动作、长距离跑缺乏信心、耐力而产生自卑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听力测试是对考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检测。影响考生听力测试的得分因素不完全都是英语水平不够,而可能是因为其它非英语水平因素而造成的。一、因情绪紧张造成失分由于听力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和即时性,录音播放结束后无法再现信息,又由于考生必须在听音的同时还要进行思考,去理解听音内容和解题,因此很多考生在考试时常常心绪不宁,紧张慌乱。要克服这种紧张情绪,考生要利用自己的正常心理暗示,提醒和鼓励自己摒除杂念,全身心进入角色。考生也可做一些深呼吸运动,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第一节听力题录音只播放一次,考生尤其应该放松思想,否则很可…  相似文献   

16.
潘小莉 《甘肃教育》2011,(23):20-20
一、不良心理对高职生职业生涯的影响 1.焦虑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情绪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身心疲倦、忧虑恐惧等症状交织在一起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克服恐惧情绪时经常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得出将各种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学练方法与心理训练方法综合运用,取得最佳效果,进而提出不管是克服恐惧情绪还是其它体育学习活动,均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中考化学解题失误的原因通常有二:一是知识方面的缺陷江是心理障碍。不少同学在中考中落选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本文拟举几例作一浅析,以期引起重视。一、审题不慎考试时,由于心情紧张,时间紧迫,有些同学往往在尚未完整领会题意、吃透要求的状态下慌忙作答,结果忽视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答非所问,造成解题失误。例1在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放入30克石灰石,待块状固体完全消失后,烧坏中所剩混合物质量为119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不少同学看到题目后,大有曾似相识之感,不加…  相似文献   

19.
中考临近,同学们都期望自己在考试中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获得最优成绩。但临考时有些同学往往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严重时竟不能控制和支配自己,心发慌、手发抖、想不出答案,甚至对于平时容易解决的问题也往往束手无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怯场”现象。怯场原因分析一、恐惧心理心理紧张,害怕考不好,在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形成了一个兴奋中心。由于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的作用,引起与知识相联系的大脑皮质相应区域的抑制,致使知识重现困难,思维混乱,分析综合能力降低,本来会回答的问题却不能作答。于是恐惧情绪加剧,导…  相似文献   

20.
对广大的音乐考生来说,在考场上出现紧张焦虑、自卑乏力的心理状态是经常遇到的紧张心理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会影响音乐考生考试的正常发挥,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阴影"影响考生的一生.本文将针对这种紧张心理现象,通过内因和外因角度进行成因剖析,寻找调节、克服学生考试紧张心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