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工科"是相对于"现有工科"或"传统工科"而提出的,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兼具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综合特征,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探索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学习渠道,切实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最新研究实践以及工程训练教学改革需求,探索了新工科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模式以实践产品群为主线,以实践项目为载体,融合传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工科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群驱动知识、能力、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对于培养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素养.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这些策略在衡阳师范学院传统工科专...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提出高校新工科建设,确定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培育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论文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特色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要在传统课程教学体系上进行优化改革,强化导师制培养责任,完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积极促进与企事业单位深入交流合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科院校大工程观的培养理念,探讨面向应用型工科人才的材料专业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采用案例教学、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适应现代材料工程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材料力学》课程开展德育教育、工程背景教育和实践应用能力教育为主线的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对实现我校工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必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是新工科建设的任务之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工程人才、促进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以吉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传统ICT类专业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新工科背景下面临极大挑战。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五融合”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实践路径框架,从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专业教师队伍与工程技术队伍融合、实践教学环境与工程场景融合、课程建设与产业技术融合及应用型学科建设与产业科技创新融合五方面,对专业升级改造实践路径进行解析。实践证明,该路径符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情况和专业升级改造需求,对同类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传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强化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校企深度合作高水平综合工程实践平台,创建大学生油、电、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建立竞赛助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提升,就业升学竞争力明显增强,校内外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研究成果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同类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工科专业社团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价值。选择实践共同体理论作为工程学习分析工具,建立由参与共同体、意义协商、身份建构三个维度组成的工程学习分析框架,对工科专业社团的学习现象进行分析,并兼作与工科专业班级学习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差异。该研究可以帮助认识工科专业社团学习有效性的原因和工科专业班级传统学习异化表现,并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新型交叉学科,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并能应用理论知识动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而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及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事实证明,现有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熊玲 《教育教学论坛》2020,(17):267-268
物联网安全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然而,物联网安全是一门集合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异。该文首先简述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然后深入分析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物联网安全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开展物联网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公选课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选课、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专业经贸类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办学实践和对在校学生以及校友的调查和反馈,本文对如何科学设置经贸类课程,以达到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的进行了讨论,并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对此提出了一些参考的原则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由基础要素、个性要素、特别要素三部分构成;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强化理念、营造环境、健全机制、彰显特色、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percentage of women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in Mexico is still low compared to the percentage of women enrolled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y, which has achieved parity with male enrollment. It is thu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gender can shape the experience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programs, which wa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Findings for this study are presented in two sections. We first describe how female students have an extra burden dealing with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ir performance might confirm the stereotype of female inferiority in math and science and that they may be judged according to that stereotype. Secondly, we describ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female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in Mexico, namely, a demanding academic curriculum, and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environment. This study illustrates how successful female students negotiated the gendered expectations in engineering in Mexican engineering programs, and how they use resistance strategies like academic success to become accepted in the male-dominated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8  
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工程实践、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电子科技活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手段,使学生贴近现代工程技术状况,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以适应当代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知识 能力 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In a WWW-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physically separate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 and with instructors affects learning. Lack of constructive activity is oft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for poor learning. We developed support tools (prompts which support students to use self-explanation and self-monitoring strategies) and studied how support tools facilitate convergent knowledge building processes in a WWW-based virtual university engineering course.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as designed. An engineering class of a virtual university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ite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different work environments: (1) without support tools, and (2) with support tools. This study has an implication for theory that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interaction itself is not enough for students to either integrate knowledge or develop/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of group work in a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Frequent interaction with their peers is not enough either for students to integrate knowledge or develop/improve coordination of group work in a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type of interaction matters, especially because convergent type of interaction facilitates students' knowledge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10年实施的“卓越计划”明确要求学生在企业累积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并购买实习保险,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提升高等工程教育工程环境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视。根据工程环境特点确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宽口径的尺度,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险保障水平,用真实工程环境育人的基本精神指导营造工程环境,是提升工程环境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需注意真实工程环境对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工程力学专业实施云课程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工程力学作为本科通识课,是本科专业探索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工程力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云课程平台建设,同传统课堂教学一起形成完整的教学环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线上和线下教学。云课程平台在工程力学专业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课上与课下教学交互和知识体系扩展,更好地完成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