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员的体重是影响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从事体操、游泳以及那些对速度、弹跳、灵敏等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都需要运动员保持最佳的体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因此,如何控制优秀运动员的体重,已成为国内外体育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国外某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建议: 1.优秀运动员的体重应该是多少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女子掷标枪运动成绩,已突破了六十米大关。但是和世界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成绩相比,仍然差距很大。为了找出原因.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特对我国女子十五名优秀标枪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运动成绩作了调查。用统计学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对已掌握的六名世界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速度素质(30米跑),和运动成绩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和我国运动员作参考性的对照分析。所得结论仅供教练员在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运动训练中,数据是反映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教练员能否依据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成绩,对比赛成绩作科学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借助EXCEL平台使用离差法预测运动成绩,简化计算分析预测过程,以达到分析、控制、调节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目的,为教练员和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
举重运动员的身高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苏联的举重科研人员就已开始了研究,他们发现举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运动成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后保加利亚科研人员的研究再次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调查、访谈、测量、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由综合能力因子、助跑起跳能力因子、力量因子、起跳控制效果能力因子4方面构成;(2)确立了握竿高度、重心腾起高度、跳远、卧推4个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撵竿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专项能力指标;(3)建立了运动成绩与专项能力各指标发展的预测模型;(4)制定了专项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运用日本运动心理学者松田岩男等人在80年代初编制的运动机测试表(简称TSMI)对上海市田径运动员的运动动机状况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 (1) 全能运动员具有更佳的运动动机水平;(2) 不同性别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某些显著差异主要是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3) 运动动机的适宜水平并不自然地随运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好;(4) 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动机适宜水平高于同组运动员;(5) 个别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水平相当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男子体操运动员青春发育状况调查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检查,进一步探讨大负荷、高难度运动训练对男子少年体操运动员青春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上海男子体操运动员青春发育明显延迟。(2)实验运动员性腺轴功能差,其主要原因是下丘脑分泌LHRH功能受抑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男子体操运动员青春发育状况调查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检查,进一步探讨大负荷、高难度运动训练对男子少年体操运动员青春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上海男子体操运动员青春发育明显延迟。(2)实验运动员性腺轴功能差,其主要原因是下丘脑分泌LHRH功能受抑制。  相似文献   

9.
1.前言随着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中长跑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选材已成为体育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训练出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首先要在青少年中选好材。 2.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耐力项目,一名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身体形态;(2)生理机能;(3)心理素质;(4)身体素质;(5)技术方面;(6)遗传学方面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男子举重运动员年龄、体重及运动成绩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男子举重运动员在不同的年龄段,随身高、体重的增长,其力量水平与举重运动成绩产生变化,这一事实已被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所公认。如何把男子举重运动员的体重、年龄与运动成绩之关系协调在最佳状态,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科研仪器与教练员密切配合,对训练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与评定,并对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进行科学诊断。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科研人员与教练员共同配合,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田家欣  陈沼东 《新体育》2024,(6):104-106
体能训练是运动项目特点和人体系统特点的结合,是有效增强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保证,目前在我国青少年儿童运动训练以及运动队伍的训练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对银川市高级中学男篮的体能训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调查。具体结果:(1)体育器材设施不完善以及训练环境简陋制约其发展;(2)教练员经验较为丰富,但对体能训练的理论性知识较为匮乏;(3)银川高级中学运动员的外在身体形态具有较为明显的劣势,身体素质也不是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排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及其调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 今社会在迅速发展 ,随着科学的进步 ,体育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竞技体育中 ,非技术性因素对比赛的影响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已被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所认可。我们通过对排球比赛前后及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的分析 ,探讨如何训练和解决不良的心理状态 ,从而使运动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1 赛前的不良心理状态随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表现也越来越明显。国际比赛的调查分析情况可以看出 ,在比赛中发挥不好的运动员 ,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的占 70 %以上 ,因技战术准备不…  相似文献   

14.
铁与运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惠英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3):40-41,110
从铁的元素化学特征入手对微量元素铁代谢与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铁代谢对运动员体力和耐力有显著的影响,并讨论了发中铁的含量与血液中铁含量的变化关系.这对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玉林师范学院备战2006年第6届广西大学生运动会运动代表队的部分队员进行大强度训练后机体血液中的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元素含量的测定、比较和分析,了解大强度训练对其在人体内含量的影响,为运动营养、运动训练和加强医务监督提供科学参考依据。(1)抽检一次临近比赛前的大强度训练,检测训练后运动员机体内这5种元素的含量;(2)发现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内钙(Ca)、镁(Mg)、铁(Fe)的含量影响很大;(3)为了确保大专院校运动代表队训练效果,应重视队员在训练期间的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6.
影响围棋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技战术、身体素质、心理品质三个方面。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都已列入围棋运动员训练的正式内容,而心理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虽已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但还未能列入正式的训练内容。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由于心理的反馈作用,人的心理状态必然影响到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实践。所以,心理品质在围棋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对国家围棋队部分棋手作了调查,一般来讲,比赛中老运动员身经百战,正常情况下能做到对局沉着、冷静、轻松而自信;新手则显得紧张急燥、心跳加快、口苦、泌汗、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是寻找和探索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运动员训练效果、成绩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生化指标。文章对中北大学特招的16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程训练跟踪和生化指标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运动员机能指标较好时,成绩相对较好。得出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内容对改善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助于创造良好运动成绩的结论。同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主要影响其运动水平的生化指标是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等。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原因之一。本文对吉林省体工队、长春市体工队、白城市体工队及黑龙江省部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伤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男运动员23名,女运动员30名,平均训练年限5—6年;健将级30名,一级23名),统计了近3年内发生在训练和比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服装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高科技的运动竞技服装,对运动员的影响价值更不容忽视。具体体现在相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减少运动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增加安全感两方面。 首先高科技的运动服装可提高运动成绩。国外已有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运动服装的研究。如1998年冬奥会上出现带活动后跟的滑冰鞋,2000年奥运会上出现的鲨鱼皮游泳衣。以及美国长跑运动员使用的强力袜,加拿大短跑运动员使用的乙型钉跑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运动技术参数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跳远成绩的影响程度.其中影响外国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腾空初速度,而影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则是垂直速度.说明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腾空初速度不够且垂直速度过小所造成的.应在以后的训练中注重垂直速度和腾空初速度的训练,使我国的跳远运动技术水平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