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7课《荔枝》一文中的插图和文章内容有些不相符合。 文中的插图,画的是一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到“我”家做客的情景,课文叙述做客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最近,沈晓龙同志撰文批驳李喜晶同志的观点,认定《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插图无误。理由是:“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是说皇帝赤身裸体吗?不是的。因为皇帝根本不会赤身裸体地在他的臣下和两个织工面前穿戴他的新装。所以,插图让皇帝穿背心、短裤之类的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在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插图上,均将黄河注明为“河水”,在隋唐时期的插图上则注明为“黄河”。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解,以为黄河是隋唐时才开始由清变黄的。实际上,黄河不是隋唐时才变“黄”的,“黄河”这一名称也不是隋唐时才开始有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二册为《皇帝的新装》一课插了一幅图,我的看法:第一,这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不符.“皇帝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起来”,这些都说明皇帝在游行时是没有穿任何衣服的.而插图中走在大街上的皇帝却上着背心,下穿裤衩,这样的与课文内容不符的插图,是不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的。第二,该文不能插图,也没有必要插图。  相似文献   

5.
读了本刊2006年第5期上的一篇文章——《对新教材几幅插图的看法》,文中邢老师对新教材苏教版化学1(必修)课本中的几幅插图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对该文中关于第二幅图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特提出来进行商榷。一、问题的提出——这幅插图真的错了吗《对新教材几幅插图的看法》一文中第二幅图是  相似文献   

6.
农清海 《广西教育》2013,(26):53-53,82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插图,目录处有,单元提示处有,综合学习处有。其中插图最多的属七年级:上册30篇课文里共有插图33幅,下册有25幅。这些插图有介绍人物的,如《音乐巨人贝多芬》里的贝多芬肖像;有介绍事物的,如《竹影》里的《风竹图》;有介绍风景的,如《黄河颂》里有关黄河的图片;有介绍事件的,如《口技》一文表演者利用简单道具表演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即将结束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读完课文,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一下文中的插图,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这幅插图起个名,并说明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课文中的插图使用得当,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进一步弄懂课文内容。下面,是我教学《黄河象》插图时的一段教学记要。师: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观察这幅插图?生: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师:那你按照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36页刊登了李喜晶同志的一篇短文。文章认为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皇帝的新装》的插图不符课文内容。本人有不同的看法。李喜晶同志认为课文里明确写道:“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而插图里皇帝却是穿着背心和短裤的,这与课文内容不符。显然,李喜晶同志在理解这句话时出现了偏差。“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是说皇帝赤身裸体吗?不是的。这句中的“衣服”是指游行大典时人们等着观赏的皇帝那“美丽的新装”,而不是指皇帝穿的背心和短裤之类的内衣。皇帝也根本不会赤身裸体的在他的臣下和两个织工面前穿戴他的新装。所以,插图作者缪印堂同志对此的理解是正确的,这幅插图是符合课文内容的,不存在对它“或者改或者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的,为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学生的观察、阅读、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语文插图大致有以下作用。一、文字叙述的事物,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或是不够熟悉的,插图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如《海上日出》、■》、《黄河象》等。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幅插图,都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抓住这些构成文本的基本元素,就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更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一位勇敢的女孩竟然用身上穿的裙子救了5个触电的男生,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吗? 这位新疆女学生的名字叫玛丽亚·乌首尔。请看连环插图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施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文《伟大的友谊》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请同学们再次观察文中的插图,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给这幅插图起个名,并说说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一番热烈地讨论后,一个个富有创意的答案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15.
《海南教育》2013,(2):109-109
<正>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16.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适时地选择契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插图,明确插图的意图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水平颇有好处.借助插图探索课文思路.有的插图蕴含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如《飞夺泸定桥》文中的插图,画的是红军冲过沪定桥的情景.这时,可这样借助插图提问学生:这座桥是怎样的一座桥?红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幅插图,都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抓住这些构成文本的基本元素,就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更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略谈课文插图的类型及其教学○沈红亮(福建省诏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类插图都有各自的特点。课文插图有哪些类型呢?怎么扣住特点进行教学呢?1.肖像图:展示一些伟人、领袖形象的插图。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文中的插图就是李大钊同志...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皇帝的新装>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教材中配有一幅插图.这幅插图烘托了"游行大典"时那热闹、滑稽的场面,对学生理解课文,确有裨益.但这幅插图也有其明显缺陷:课文中明明说"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但到了插图中,皇帝却穿了一条裤子.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二、黄河考察中的生死考验三次黄河考察,特别是第一次黄河考察,对于杨同杰夫妇二人来说,既是顽强意志的一次超级锻造,也是与死神的一场特殊较量。这,将成为他们值得终生骄傲的一笔精神财富。没想到走出医院不远,杨同杰突然全身抽筋、发抖、疼痛。可是此时医生已经下班,治病无人可寻。他疼得难以忍受,在地上打着滚呻吟。杨同杰夫妇二人乘火车到西宁后,又转乘大巴,向黄河源头所在地玛多县行进。这1000多公里的路程,都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山东还是酷暑盛夏时节,这里却是大雪纷飞。只穿单衣的夫妇二人,在车内紧紧偎依在一起,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