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钢 《新闻实践》2010,(7):39-40
在当下,社会新闻仍是许多报纸的主要新闻品种之一,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类报纸,大都以社会新闻为主打。但翻开一些报纸的社会新闻版,读到的都是一些抢劫杀人、偷盗扒窃、吸毒贩毒、绑架勒索、卖淫嫖娼、家庭暴力等负面报道。负面社会新闻张牙舞爪攻城略地,正面社会新闻苍白无力而偏居一隅。  相似文献   

2.
王永懿 《新闻窗》2007,(5):29-30
对目前国内各类报纸版面调整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新闻版的比重无疑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类报纸来说,国际新闻已经成为其一个重要内容,与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共同构成了这类报纸最重要的版面要素之一;对地方报而言,由于报纸的定位和功能的限定,往往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国际新闻版恰好成为一个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报纸专版,依附在报纸新闻版后面,是报纸上的非新闻版面。它不像新闻版那样,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也不同于专门的副刊版,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而是介于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就《战士报》这样一张四开报纸的情况来看,专版一般安排在三四版,数量占报纸版面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一般都脱离现实,是静态的,内容多为琴棋书画、掌故轶事等。但由于报纸是新闻纸,副刊在客观上总不能与现实完全隔绝。由此可见,副刊的动态性是报纸的规律决定的。只有永远保持强烈的动势,副刊与报纸的整体精神、与读者读报时心理状态才是和谐的,才有时代感,并赢得读者。要使副刊产生动势,必须从二个方面人手,即与新闻版配合,也可开展笔谈、讨论;针对当前社会生活的动向,注意动中有静。 副刊的动势应来源于与新闻版的配合 报纸的主体是新闻。社会主义报纸的副刊是围  相似文献   

5.
当前报纸新闻信息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明细.一种向读者传达经济、文化、社会各种服务及各类商品供求的信息文章.频繁出现在各地市场类报纸新闻版上。  相似文献   

6.
侯玢 《新闻三昧》2004,(8):30-30
谈到报纸的时效性,人们先会强调新闻版的时效性,而对副刊并不要求时效性,甚至认为副刊不需要时效性。这种观念的产生也许与报纸最初的形式有关。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连续出版物。一般把载有消息、通讯及评论的新闻版称为正刊,把从新闻延伸开去,提供理论、知识、化享受和各种实用咨询的各版称为副刊。尽管早期副刊是以富有艺色彩的消闲类字起家的,但是实践证明,时效性仍是评价副刊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我国是世界上儿童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3亿之多。由于媒介对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媒介与儿童的关系早就纳入了学者的视野。报纸则是儿童最常接触的媒介之一.是他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身的有效手段,因此关注儿童报纸新闻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之路.具有积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纸中设有副刊版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切实进行了改版,提出以版组为单元,适当归类的新思路,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浅析转版     
盛学军 《传媒》2007,(1):63-64
仅以2006年5月1日部份报纸头版为例:人民日报刊发新闻15条,分别转至二、三、四、五、六版的有6条;黑龙江日报刊发10条新闻,转二、三版的有4条;文汇报为14条新闻,转二版的5条;四川日报和北京日报均为13条转5条;新华日报共刊发11条新闻,转至二、三版的有8条;广州日报共刊登发7条新闻,而转版的就有6条,分别转至二版、三版、四版、十六版、十九版.  相似文献   

10.
从新闻学角度说,办报除了新闻,言论也很重要,上海各报对言论都较重视,因为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声音。但是比较上海三大报又发现,除了新民晚报外,解放日报、文汇报的言论一般都是该报人自己撰写的,有时也组织专人撰写,但很少用群众自发来稿。其实,目前各报的专版、专刊都可设言论栏目,比如体育新闻版、社会新闻版、文娱新闻版,甚至国际新闻版等,都可以设言论栏目,因为读者与报人看完每天新闻后,总会有些言犹未尽的想法,如果是必说、应说的金言玉语,通过言论或编后的形式发表一下,有何不可呢?而现在据我所知,群众的自发言论来稿也不少,但编辑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29日,一条社会新闻登上了许多大众化报纸的要闻版头版及娱乐版.传媒不惜用浓重的标题和整版的篇幅向公众讲述这样一条新闻:3月26日凌晨时分,兰州一名退休高级教师因为女儿没能单独与苦追了13年的偶像刘德华见面,在香港跳海自杀.紧接着,从3月30日至4月6日,许多传媒派出庞大的记者团队,对这条社会新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追踪报道.随后,"杨丽娟疯狂追星,老父跳海自尽"系列报道,再次占据各大众化报纸要闻版、社会新闻版及娱乐新闻版的重要位置,引导公众去关注.  相似文献   

12.
向远江 《新闻前哨》2010,(11):92-9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主体意识的提高,对于舆论监督新闻,读者不再满足于鸡毛蒜皮零打碎敲的呼声、建议和回音,报纸也不再局限于对个别错误做法和一些不良现象的简单披露和批评了。时代要求舆论监督新闻必须进一步开掘。开掘后的舆论监督新闻,相当一部分很难用正面或负面报道来加以划分,刊发的版面也不限于读者来信版,社会新闻版、经济新闻版甚至头版都有它们的位置。时下的舆论监督新闻.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为读者提供观念思考和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言论版是现代国际报纸言论的一种发展成熟的形式。我国报纸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市场化运作 ,言论版也日渐成熟。中国报纸与西方发达报纸言论版的比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报纸言论版实践与美国运作成熟的言论版的比较研究 ,试图归纳出报纸言论版的规律性、规范性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宝会 《新闻世界》2023,(11):77-79
报纸编辑作为版面“把关人”,直接影响着报纸质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笔者纸媒编辑工作实践,以党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版为例,围绕如何积极践行“四力”要求,做好版面“把关人”、提升报纸影响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冬明 《新闻传播》2005,(11):37-38
目前,都市类报纸热线信息已经成为各报本地新闻版或社会新闻版最主要的内容。有人做过统计,一周内,北京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其中《北京晚报》热线新闻部每天24小时接听热线上百条,95%以上来自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由此,可以说热线信息已经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一个重要的新闻资源,要开发热线新闻资源,关键点在于如何对热线信息进行整合,这将成为各报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法宝。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网事"版是报网互动的一种产物和表现.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地区的<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和<钱江晚报>(宁波版)等3份报纸的"网事"版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网事"版在期刊、版面安排、选题、报道模式和报道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以期对新闻实务界探讨报网互动的模式和形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变化备受职工的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与职工密切相关。1999年1月山西工人报开辟的社会新闻版(二版)是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广大读者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也是本报首次开辟这类版面。如何办好“社会新闻版”,办出工人报的特色,使广大职工读者喜闻乐见,还得结合本报每周仅三个版,且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着实令我们动了一番脑筋。 根据山西工人报“面向企业,面向工会,面向职工”的办报宗旨,我们将社会新闻版定位在“关注社会,面向职工;呼吁公正,惩恶扬善;体察民情,关心疾苦”这几点上。本版共4人,编采合一,采访、摄影、组稿、编辑一条龙,人人都是多面手,既锻炼了队  相似文献   

18.
报界有一句老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说明评论在报纸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好的新闻评论就是为重要的新闻“点睛”,让新闻更加富有力度、深度乃至感染力,以此让整个新闻版而活起来,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新闻的力量和社会意义。近几年来,伊犁日报社住强化新闻评论、提高新闻评论质量和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评论宣传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进入多媒体时代,副专刊与新闻版的互相交织已成为我国当代报纸的新景观。报纸副专刊的概念内涵已由传统狭义的文学副刊扩张为新型广义的综合性大副刊,几乎包括了新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20.
曾有部队政工领导这样概括基层官兵看军队报纸的顺序——“从后往前翻”。何以如此?有基层官兵一针见血:一二版除了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剩下的全是“表扬稿”,没有什么好看的。用新闻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新闻版上“新闻”少,可读性不强。以工作报道为主的军内报纸怎样赢得读,是当前军事新闻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