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自然状况及面源污染现状出发,初步分析了水源地内的农业生产、水土保持等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流域面源污染成因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加强流域内治理面源污染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对保证京、津、华北地区供水安全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国家对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4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潜在风险分析,以“PSR”模型为基础,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遵照相关原则和构建思路筛选出28个典型评价指标,为准确地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基于点轴开发理论,构建了"一极、多核、二轴、三板块"的旅游空间结构,即以十堰市、汉中市、安康市和西峡县为旅游辐射中心,以阳安线—襄渝线和宁西线—沪陕高速分别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的一级发展轴;把水源区划分为汉水—三国文化旅游区、秦岭—伏牛生态文化旅游区、水源地休闲生态旅游区三大板块,最终形成将水源区各县、市连成网络状空间结构,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资源整合的经济运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概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产业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资源整合的经济运作对策,一是构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文化战略协作组织,二是塑造"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文化"品牌,三是通力打造中线工程水源区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湖北省部分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1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水源区农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县域为评价单元,计算了水源区7县市的农用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显示,2000~2009年研究区域农用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逐渐好转的趋势,但是各县市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南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南阳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92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46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976hm^2,说明南阳市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本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虽然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和渠首地的生态环境很好,但若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这一大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不能实现,这势必会影响到中线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效益的发挥。对此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经济发展的MF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立足于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应用物质流分析法(MFA)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发现:水源地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消耗有下降趋势,GDP总量增长仍然是依靠高的资源消耗实现的;南阳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物质消耗结构变化,工业污染物随经济增长同步增长,而且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人均物耗高,公众高消费的意识高于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工程)是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中线工程由于可以自流、覆盖面积大、水源地水质好等有利条件,具有很大吸引力。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对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水利部对《报告》积极组织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这是很可喜的进展。但是,就此作为兴建中线  相似文献   

9.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基础最强的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供给华北地区,水源地主要在湖北省境内,大坝加高、库区淹没、移民安置、下泄水量减少对湖北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文章在对湖北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安全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线调水对湖北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引江济汉优化利用两江水资源。提出湖北省应抓住机遇,兴利除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好移民安置问题,优化区域规划,加强汉江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合理综合利用长江、汉江两江水资源,使湖北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促进湖北“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0.
建立“生态试验区”服务南水北调大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实现南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保障水质,保证北京等地饮用水安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简称“中线源”)肩负重大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承栽地。因此,中线源的生态安全维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我们在辨识中线源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以及其特有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位势的基础上,结合中线源战略定位和已有研究成果,借鉴我国已成功开创的“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在中线源建立“全国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生态试验区”),并对“全国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理空间尺度、功能定位、建设目标、内容以及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新时期中线源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新的视角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闽江的重要源头和集水区,其水土保持状况直接影响着闽江的生态,在福建生态省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内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的功效十分显著,其所拥有的巨大生态效益正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节约用水迫在眉睫。由于水利工程设施陈旧、水价政策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用水意识落后等原因,导致水的利用率非常低。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引导,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健全财会制度,构建水费核算体系;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推动供水商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污泥填埋对邻近水域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可能对填埋区域邻近水域水质造成的影响,设计建成一个污泥填埋试验场,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堆埋在试验场,以填埋污泥作为污染源,结合邻近水域的地理分布,制定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对污泥堆埋场邻近水域水质进行监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填埋区域邻近水域的水质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COD、高锰酸盐指数、T-P、NH3-N、T-N、粪大肠菌群群。污泥填埋场渗滤液主要为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超标,主要超标项目为COD和NH3-N,重金属含量不高。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的填埋对邻近水域水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以未来河道水文判断和系统化工程理念,提出了自流调雅鲁藏布江外流水量到洮河的米卓调水河道工程方案。米卓调水河道工程水源充足,恒久可靠;工程本身能抵御各种地质灾害,达到千年一遇使用标准且运行成本低廉;接调水河道末端,可用很少投资建立我国北方新型环流供水系统并巨量发电。米卓调水河道工程年设计调水量2000亿m3,连同供水干线年可水力发电5000亿度以上。工程建成后,可为未来我国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供水水文地质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潘北井田松散层各含水层的钻探、抽水试验及水质资料,分析评价了该区供水水文地质特征,确定第二含水层(组)作为供水水源层,并进行了水量保证预测,同时对二含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丹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效应。文章对其自然环境和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的概念,思路与措施,并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城镇化建设、旅游开发、生态绿色产品、依法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能值分析法,测算饮用水源地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经济价值,从而计算出云蒙湖饮用水的真实价值,作为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标准,提出合理的生态补偿方式。结果显示,2016年云蒙湖饮用水真实价值为1.8×109元人民币,单位水资源真实价值为4.75元/m3,应将其视为该年度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标准,综合采用水资源有偿使用、绿色金融、生态标识、基金运作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将水源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西南地区某城市污染指标发现该城市被氮、磷和化学需氧量污染严重.中小型水源地水环境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还受到城市水源环境监测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对西南地区中小型水源地隔离防护、点源控制、农业面源、水土流失控制工程、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重点研究多年冻土区水交换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在资源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中的作用.分步研究多年冻土区活动层中水交换作用,冻土区地下水动力学对其水量、水质的输入、运移和输出及其规模的影响.论述了多年冻土区水交换功能的低温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促使水源区良好生态环境系统的重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