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对450名大学生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定。结果: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测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学生在自测健康总体水平上要明显好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积极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怀化学院非体育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008年10月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在身体形态方面,有待改善身体形态的学生比例高达55.11%.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体育教学中营养科学知识教育缺乏所致.身体素质方面,50米跑女生不及格率是22.27%,掷实心球不及格率高达69.81%.这与我校实行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和耐力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力量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有关.同时提出建议,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间,掌握健康知识和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方面存在问题,对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认知不够。因此,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力度,采取相应措施努力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健康教育师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有鲜明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的教育性,与德育联在一起,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教育要求,结合教育的特点,把学生引导到健康有益的体育活  相似文献   

5.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284名体育专业和241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对两者身体自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男女生身体自我分别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生身体自我分别优于女生;体育专业城镇和乡村生源学生身体自我分别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城镇和乡村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乡村学生身体自我分别优于城镇学生。专业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我的身体协调和身体活动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专业和城乡的交互作用则对身体自我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韩国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女生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结果:体育专业女生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和水份总量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二者具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女生体脂肪%、WHR均低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二者具显著性差异。小结:体育锻炼能增加去脂体重、减少脂肪,使身体成分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教学。各国在方向上的认识及其起源、内容、实施途径、师资来源和效果均有各自的特点。 一、认识及起源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日本受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人认识到:“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当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应该同时作为体育科学的内容,出于这种认识,日本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在以后的历次《学习指导纲要》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教育。 在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但我国学校体育始终十分强调体育的培养。重视主动锻炼身体而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健康教  相似文献   

8.
孙晓旭  吴华 《考试周刊》2013,(78):114-114
作者对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41%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基本目标不清楚,这与要求差距相当大;对体院学生体育教育技能自我评价的调查显示,只有50%的学生表示满意,只有39%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表示满意;对老师的调查中反映出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院应该对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安排不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类课程及体育实践课程课时比例偏少;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加强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9.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身体自尊进行调查,了解其身体自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身体素质因子上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运动能力因子上得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及身体价值感因子上得分,总体上高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列出一系列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此后,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而所谓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都可以归于心理健康的范畴.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教育在实现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涂志勇 《考试周刊》2011,(73):148-149
体育课不再是单单追求身体技能的发展,心理与之相结合的发展在现行体育课中越显突出。中学体育健康教育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很自然地接受了更新的理念。但是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学生心理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加以及时的科学分析,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进,使之与身体机能发展相协调.让体育健康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综合素质是影响其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尽快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不仅对缓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体育院(系)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理论的重要支撑,没有身体教育就不会存在学校体育,失去了学校体育身体教育也不能够成为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身体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源泉,身体教育需要学校体育提供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学校体育依赖于身体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教育和学校体育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二者是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身体教育的复杂性不仅要适应于学校体育的纲领性发展要求,更应该体现促进健康的功能.学校体育和身体教育会越来越紧密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师教授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运动技能,担任着为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重任.本文主要以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赤峰学院体育专业的相关师生进行调查,旨在找出体育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为赤峰学院体育专业学科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研究结果:赤峰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高考训练时间60.4%的学生不足1年,51.6%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对较差,只在251-300分之间,有6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肥胖状况的差异,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忻州师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187名学生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进而了解其肥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男女学生BMI指数以及身体脂肪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男生体重也有显著性差异;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发生肥胖和消瘦的几率均高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且肥胖类型中隐藏性肥胖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7.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我们要使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小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小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需求增加,高校扩招规模进一步加大,体育教育专业的育人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成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必须思考的课题。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策略: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拓宽与改造;二是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下简称《标准》)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标准》中选择的测试内容,突出了对发展和改善学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肺循环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健康的具体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对于体质健康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把单一的体育学科作为教育内容和课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但如果希望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获得身体发展所必需的比较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学会生活和生存,使学生能从体育教育中终生受益,达到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目标,仅仅依靠自身具有局限性的体育学科教育是难以奏效的.要解决这一综合性问题,就必须实现学校体育从体育学科教育向全面身体教育的转变,对学生进行整体化的综合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