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心路随笔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掐指一算,我的档案年轮已有十年了.在与档案接触的十年中,我经历了由新鲜到厌恶到懊悔最终到热爱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20年,也是我直接参与筹办的<湖南档案>创刊20年.这段经历,成了我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们公司和英国一家钢铁公司有一个合作项目,我作为中方的技术人员到英国去工作了两年,算是打洋工,这段经历增长了我的见识.  相似文献   

4.
我在浙江地方工作的时间长达17年,这17年正好经历了浙江"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和改革开放的初期.从1972年到1977年2月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从1977年2月到1983年3月担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从1983年3月到1988年12月担任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5.
兰台随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我人生的经历中,不曾想过会置身于三尺兰台.然而,1999年随着一道军令下来,我被宣布转业,从此告别了战斗、生活过的绿色军营,结束了十八年的军旅生涯,打起背包到昌平区档案局报到.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坚信:新闻无处不在.我一直在努力:随时随地抓新闻.2011年12月初,我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之约,到海南省海口市讲课.除去讲课只有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就是这一天,我还采写了两篇稿件.2009年,我路过甘肃省甘谷县,到火车站时被告知:火车将晚到一个小时.在车站干等一个多小时?我不甘心,就到车站周边转转.就是这一转,让我回去写了两篇稿件:《甘肃省甘谷县一处珍贵的古民居亟需保护》《民居简朴吉风存》.这两次经历,对我来说,不过是“故伎重演”“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7.
我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正好50年。在此期间,经历了几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我没有深入地研究,只能结合亲身经历谈一谈我所经历的历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8.
2016年2月底的一天,天气乍暖还寒.中午,与往常一样,吃完午饭,我回到办公室,刚到门口,一位老者站在查档室的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什么情况?”我赶紧问,并请他到办公室里坐下慢慢说.这几年的档案工作经历让我结识了很多档案利用者,但这么大年纪的利用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进京五十年     
我自从1957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以来,到今年整整五十个年头了.这五十年中,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我个人也经历了苦辣酸甜咸的五味人生.  相似文献   

10.
我在环保部门任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经历了档案室初期的简陋到今天比较完善的过程,经历了由过去只是存储到今天功能不断拓展、经历了由过去一桌一椅一柜到今天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存储信息量急剧增加,软、硬件设施齐全,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专业评审定级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十余年中我身有感悟,现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解谜十七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我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不久,因为工作需要,我进入了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工作,在名师的建议下,我开始做文摘等二次文献的整理,这项工作历时十多年,我虽然先后修完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两个研究生班的学业,我的业务经历也由助馆到馆员,再到副研究馆员;虽然我也曾经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室主任7年,但是,我一直不明白做文摘的意义,为了解开文摘工作意义的谜底,我追问了17年.  相似文献   

12.
基层不仅有新闻,而且有好新闻!这是六访黎明村给我的启示. 说到“走基层”,有些记者总认为基层没有什么可写的,担心到了基层抓不到新闻,白白跑一趟.也许,我的一段采访经历可以给同行一点启发.自1998年至2011年,我先后6次采访毛乌素沙漠边缘一个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小荒村——宁夏盐池县黎明村.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竟成为我的“新闻富矿”:我不仅写出了十几篇、几万字的稿件,而且先后获得了9个奖项!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笔者被调至交通台主持老牌节目《你好TAXI》开始,这6年来,我经历了广播的春天、发展年,经历了电台的分频经营,从一线主持人到节目副总监,我感受到了更加丰富的新闻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新闻特质,让我对职业的理解跃上了一个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工程》2009,(3):75-75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倾情讲述人生、职场奋斗史: 从常州老家的堂屋,到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门,我走过了懵懂而执着的童年和少年;从北京到日本,从日本到美国,我经历了不断尝试、自我拼搏的青年时代:在微软的十年,我从最基层的程序员走到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在即将离开微软的那些日子,我又独自经历了抉择前难熬的分分秒秒;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点东西。 我想了又想,决定向青年朋友交心:谈谈我终身难忘的一段思想改造的经历。 战火的洗礼 我今年75岁了。从15岁(1937年)加入党的战斗行列算起,在革命征途上,我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 我1938年到延安。1945年1月,我调到《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前身)当随军记者,开始了我漫长的记者生涯。战争年代,我作为一个随军记者,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  相似文献   

16.
田径素有运动之父的美誉,北京奥运会田径项目在"鸟巢"里产生了47枚金牌.有幸作为国家摄影队负责田径内场的摄影记者,成为我这个夏天最为难忘的经历.2002年至今,负责田径项目的我经历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2005年和2007年两届田径世锦赛的拍摄.  相似文献   

17.
屈指一算,我到图书馆工作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嘴上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了十来年的馆长,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夜深人静时一想起一件又一件该做的工作,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妻子说若给你当个大点的官一定焦虑成神经病了.  相似文献   

18.
旺堆 《今传媒》2007,(2):50-51
一个记者最渴望的就是能够见证重大事件,并把它记录在册,传播于众,这是记者的天职.我从事新闻工作36年,从西部"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到东部道路艰险的昌都,从南部连绵数千公里的喜马拉雅边境山区到北部无边无际的"无人区",除了惟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外,我几乎跑遍了西藏高原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与"苦"打了36年的交道.惟有与"苦"抗争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我带着"世博会"的采访任务在美国底特律采访北美车展.然而,海地大地震的消息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地震发生48小时后,我已然踏上了前往海地的航班.那时的我不知道在那里我可以向谁求助,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落脚,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遭遇新闻中说的治安事件,心里只想着太子港.又过了一个48小时,夜幕中,我作为上海第一家媒体记者,进入了海地.从"世博会"到"太子港",我接受到的是被连降几级的落差,可是,就在这个克服千辛万难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两者的共同之处,这份感悟和经历,实在难得.  相似文献   

20.
我做过近10年的妇产科医师,那段经历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很深的烙印.虽然现在已改行做医学编辑多年.但脑海中还时常萦绕着那时那景.这些经历让我更能切身地了解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的所需与所想,给我的医学编辑工作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