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出版品方面:出版已不再是单一的纸本图书而是跨媒体的多元产品,并朝向多元科技产品发展。出版技术的全面革命主要是由电脑资讯科技的进步所带动。从DTP(desktoppublishing)到多媒体光盘的问世,再到互联网,只有在e-book产生后,出版真正革命才开始。网路出版与电子出版的开发,才令出版出现一个全新的形态,这种变化从载体和材料、生产模式和运作、编辑表达形式到阅读形态,都起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出版和出版数字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字化技术 (信息技术 )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传统出版从出版 (物 )形态到出版过程 (流程 )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版形态的革命性变化表现在出现了以CD、VCD、DVD光盘为载体的数字音像出版、以CD ROM光盘为主要载体的电子出版、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出版。这些新的出版形态都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出版过程的革命性变化表现在编辑手段的数字化 ,排版技术的数字化 ,印刷工艺的数字化 (如POD印刷 ) ,发行手段的数字化等。在现行的研究中 ,业界对数字化出版与出版数字化的概念界定有些模糊 ,两个概念混用现象比较突出。笔者认…  相似文献   

3.
台港澳之窗     
台湾出版家论述两岸与香港三地合作出版态势 台湾一位出版家根据自己几年来与大陆和香港合作出版的经验,认为两岸三地的出版交流,最大的收获是促使世界华文图书单一市场逐步形成。他觉得汇集两岸的文化与科技资源,可以相辅相成,也会使彼此出版事业互蒙其利。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编辑与出版,是从书稿到成书的过程。而电子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截然不同。电子出版在初始阶段只有策划、立意的框架,而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与正式出版的出版物在内容上几乎完全一致的书稿。在制作之前除了策划、创意之外,就是供借鉴、取用和参考的视听资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电子出版的先机就在于策划。一个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育和出版就是一对密切的结合体,两者协同发展,相辅相成。这种密切的关系发展到信息时代,则集中体现到教育电子出版这一课题上来,教育与电子出版的结合也具备了新的历史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为出版带来了电子出版及网络出版等全新的方式和手段,而电子出版在教育领域能够充分发挥其容量大、交互性强等传统出版所不具有的优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教育全面  相似文献   

6.
国外的电子出版,从初期的计算机电子排版,到软磁盘与光盘的制作,发展到今天的网络出版与电子书的生产,仅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电子出版更显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电子出版、手机出版等使各种媒体间的相互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纸媒出版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两个方面都对传统的纸媒编辑、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要给以充分的关注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以实现纸媒编辑出版产品质量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是一项新型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前对电子出版工作的认识存有几种偏差,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制作完成后没有必要经过专门的编辑出版环节;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是一种具有技术产品特点的出版物,出版人员没有相应的...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研究会工作打算 1、健全组织机构,做好换届工作,积极发展新会员,为电子出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办好行业会刊──《中国电子出版》,开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展示与交互平台”网站,使之成为业界的快速反应系统,从业人员可以在此进行信息交流,成为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 3、举办电子出版物的评奖活动,鼓励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团结和吸引更多的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加盟。 4、组织赴欧美等国的参观、交流、考察活动,组织中港台两岸三地的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的技术交流与研讨,提供全球华文电子出…  相似文献   

10.
背景资料 两岸三地合作出版洽谈会:12年前,1989年2日,在有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经中国版协合作出版促进会及会长许力以先生的积极奔走和筹备,第一届合作出版洽谈会在深圳举办,由此开启了两岸三地出版合作与交流的新时代。至今年8月的西安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对打开和深化两岸三地合作出版局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华文出版联谊会议:1994年9月,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出版界同仁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一致同意以“华文出版联谊会议”的形式,每年一次轮流在三地召开。联谊会议的宗旨是“加强华文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开拓华文图书市场,增进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地华文出版团体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第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于1995年5月在香港召开,主题为“保护版权,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出版部门的报刊上谈论电子出版的文章多起来了。不但有介绍外国情况的文章,也已有介绍中国情况的文章;不但有介绍情况的文章,也开始有讨论如何发展我国电子出版的文章。去年,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电子出版小词典》,还举行了北京国际电子出版研讨会。这是令人兴奋的好现象,说明电子出版这一高新科技产物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读了这些文章以后,感到有一点不满足。由于中国出版界对电子出版很陌生,这些文章都带有启蒙性质,一开头都要对电子出版这一概念加以解释。这是很必要的。遗憾的是这些解释很不一致。有的范围宽,有的范围窄。宽的宽到把利用电子计算机于传统出版以提高工作效率也算电子出版,窄的窄到“似乎电子图书才是电子出版物”,完全置电子网络出版于不顾。对具体情况的介绍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2.
何为数字出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4月,J.A.Urqart在卢森堡“科技社会的出版未来”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电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的概念[5],一言概之:利用电子手段创建、管理、传播出版物的过程。电子出版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即告别“铅与火”的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集影、视、声于一体的多媒体出版及In-ternet出现后的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网络出版作为电子出版技术的一种发展形态,其兴起源自检索工作的革命,在上世纪90年代主导了出版业的变革。2001年10月,Adobe宣布泛网络时代到来,“任何时间、任意地点、任何设备,可靠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是全国开展电子出版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现有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等6家电子出版单位。此外,湖北美术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在积极开拓电子出版业务,已有产品上市。湖北省的电子出版业大致是从1989年起步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全文检索磁盘电子版是我国的第一个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刚开始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全是以软磁盘(FD)为介体,到1995年,7年里总共出版了84种电子出版物。从1996年起,全省电子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数、复制数和发行码洋有了大幅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各领风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文字世界拓展出一片新天地。有人预言,在未来的出版业中,得到网上读者,就得到了网上出版的未来市场,网上出版将是出版业的一个新方向。微软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并与世界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合作,为其提供电子出版软件系统。香港“三联”出版社在做好传统出版的同时,也开始致力发展电子出版业务。台湾蔡恒智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雨衣》更是风靡网上网下,初显网络出版的优势,效应可嘉,风骚先领。本文拟从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对比中,探讨网络出版的优劣及传统出版与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文化产业的创新模式也越来越多,主要包含有创意文化资源推动型、科学技术推动型、产业融合型以及政府推动型创新模式。而当前传媒行业的发展重点就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电子出版形式的出现使传统的传媒产业结构模式发生改变。基于数字出版的现状,传媒文化产业的创新模式还显得非常单一,需要进一步以科学技术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开展电子出版工作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开展电子出版工作的做法江苏出版总社陈生明江苏省出版总社从1993年初开展电子出版工作,采取开发电子读物和建设技术系统同时并举,社内外技术力量相互配合的方法,较快地生产出了一批多媒体电子读物,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多媒体电子出版发展、兼顾音像出版等...  相似文献   

17.
英国贸工部最近出资1.4万英镑资助英国出版社培训中心(BHTC)开设电子出版课程。这一资助是以技术推广项目的名义下发的,旨在保证英国出版商在电子出版这一领域赶上和超过欧美的竞争对手。 据悉,该中心将于近期开设多媒体出版、Internet与SGML和HTML语言等课程,以期使出版商了解电子出版技术。  相似文献   

18.
陈凤兰 《出版广角》2005,(11):70-72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所发生的欧美国家出版企业合并、联营的狂热中,科学-技术-医学出版正在经历着一个企业联合和重组频发时期。科技的进步、电子出版手段的使用给科学-技术-医学出版社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出版与现代出版业--兼谈医学出版的数字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化出版是现代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出版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出版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从理念到形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这种革命性的变化,为数字化出版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出版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业界对全球出版解决方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出版组织都已经意识到通过“一次生产,多次发行”文件处理方法可以获得高效益,目前这种情况导致电子出版的迅速发展和网页的普及。随着出版解决方案的日益成熟,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出版物文件格式不仅要能跨平台而且可以跨媒体。并且要求出版物文件格式符合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条件:(1)能以文本和图形方式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