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效拨款制度是促进欧美公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政策,美国田纳西州高等教育绩效评估制度创立于1979年,目前已进入第8个评估周期。本文对其8个周期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其历史演变和体系特点,认为该评估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达标性和发展性评估,其核心构架由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和满意度三个部分组成,具有简明扼要、量化可行、指标动态发展等特点,该体系对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是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传承,它有效契合了各省“精准在地”师资培养的需求,日益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但其政策效能却未能充分发挥。政策执行是政策系统的关键,本文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的模型分析,发现政策执行目标笼统与偏离、执行主体角色模糊与冲突、政策执行机制分割与乏力、政策执行资源短缺与低效等多重因素致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要治理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执行的偏差,需搭建组织,建立教师定向培养组织体系;统整理念,以“新乡土性”整合培养实践;完善政策,科学优化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强化培养,追求高质量的乡村教师培养;加强评价,创设“以评促建”的提升机制;保障实施,改善政策环境提升政策效能。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基于协同创新探索教师社会服务对应评价体系的搭建思路,有利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与质量提升,促进院校、教师与企业共同发展。在协同创新模式下,针对教师社会服务构建评价体系,需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协同创新在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按照评价服务意识项目、评价融合企业程度、评价教师团队作用等搭建思路,实现教师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基于信息化的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的现实作用的基础上,从信息化视角分析目前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教师管理与评价的优化策略:从教师基础信息管理、教师培养与提升、教师资格与任用等三个维度优化教师管理;从健全教师评价顶层设计、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评价分析等三个维度优化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保障。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通过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基于AHP-FCE就评价体系构建理念原则、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一套切合实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且科学、完善的高职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数据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现有教师数据素养的评价体系多聚焦知识性和总结性的测评形式,并未有效关注教师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数据素养评价。本研究选取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范式,构建高校教师数据素养评价体系。首先,本研究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提出了高校教师数据素养的理论模型;其次,提出了表现性评价三要素:评价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规则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最后,为了更深入地将高校教师数据素养表现性评价体系融入高校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本研究提出了评价弱干扰、评价提升性和评价伴随性三个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美国田纳西州教师评价与专业发展的框架包括综合评价和集中评价两个部分。当地的教师和管理者逐渐将教师评价与专业发展的框架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具.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绩效评价与专业发展是中小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美国将教师绩效评价政策作为学校问责与教师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州已经开发并实施各种教师绩效评价政策。例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教师绩效评价政策的出发点在于促进与支持有效的学校领导、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就。北卡罗莱纳州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涉及到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该州教师绩效评价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低效的原因是: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和手段呆板单一、培训师资缺乏等.提高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体系中教师的信息能力、加强网络教师培训体系中培训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网络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时效性、改变网络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等,将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网络培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24日,美国启动“竞争卓越”(Race to the Top,简称RTTT)计划,提供40多亿美元资助各州改革基础教育,尤其是加强数学和科学的学科教育改革.201 1年3月,田纳西州获得美国“竞争卓越”计划的最高奖,并获得了为期四年的5.01亿美元资助经费(从2010-2011学年到2013-2014学年).之后,在一系列法案(《2010年田纳西州捷足先登法案》《2010年田纳西州完成大学教育法案》等)的保障下,田纳西州开始实施一项全面综合的学校改革计划——《田纳西州捷足先登计划》(Tennessee First to the Top).其中对教师及校长的评估而言,田纳西州最大的改变是在2011-2012学年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师提升计划》(Teacher Advancement Program,简称TAP).  相似文献   

11.
王峰 《中国轻工教育》2009,(3):46-47,59
本文在基于校园网条件下.依据教学质量评价理论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理论,通过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教师自评价和他评价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坚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原则,不断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是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的行动指南。量化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审查政策优势与不足,提出优化策略对于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体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9年至2021年出台的97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通过文本挖掘和PMC(Policy Modelling Consistency,政策一致性建模)指数建模方法构建政策评价体系,并利用PMC指数和曲面对选取的8项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整体质量较高,能够有效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但在政策诊断性、政策时效性、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化提升空间。据此提出建议:完善诊断机制,优化政策供需匹配性;统筹政策长中短期目标,提高政策规划协同性;保障案例库建设激励措施,提升政策实施效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年实践探索与多国调研,OECD提出了有效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五大国家政策杠杆,该政策杠杆体系的构建基于OECD学前教育发展战略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观两个重要方面。长期调研与多国实践的有效性、强化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职能、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是OECD学前教育质量政策杠杆的突出特点。英国、挪威、瑞典、葡萄牙、芬兰、斯洛伐克、韩国、日本近年来根据各自国情与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聚焦某一政策杠杆,采取具体措施和行动来推动本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取得了宝贵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生存论视阈下的教学评价要求立足评价,着眼于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关怀,基于教师、学生、环境(课程环境、教与学的环境)这三因素的相互促进影响的关系,建构起关于化学课程的动态的、发展的生态评价体系。生态评价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使课程与环境和谐发展,由此抵达化学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育的需要。受年轻教师教学培训不足、教学评价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教师教学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从学校层面来看,需要构建科学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教学研讨和交流机制以及教学评估咨询服务体系并配套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从专业层面来看,需要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学科比赛提升团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鲁文晓 《成人教育》2013,(3):116-117
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研究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学与反思能力,增强科研水平与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建立分层教师评价制度,采取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奖惩为辅助手段的评价策略,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提升教师主体地位,优化教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成员国教育评价体系缺乏内部统一、各构成要素之间缺乏协同合作的现状,OECD在大规模跨国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年提出了新的教育评估和评价框架,它涵盖了课堂、学校、教育系统三个层面,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领导者评价、学校评估、教育制度评估和政策/项目评估5类评价构成.基于该诠释框架,构建完整、趋同、协同合作的评价体系,评价与学生学习目标保持一致,将学生置于评价中心,关注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发挥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提升评价素养,着力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将成为OECD国家教育评价发展优先考虑的关键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学效果,构建了以学习者动态评价体系为基础的精准教学模式,并以江西省某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作为实践载体,对2019级会计学专业学生采用基于学习者动态评价的精准教学模式。通过实证检验证明,采用基于学习者动态评价的精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从改善精准教学课堂的形式,构建差异化的学习团队以及鼓励教师持续搜集、更新、改编教学案例三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学习者动态评价的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素养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教师数字素养主要涉及数字化观念、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专业发展、数字伦理与责任等五方面内容。基于中小学校实际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路径:一是促进区校优质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建设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二是开发具身式教师数字化研修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三是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模型和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数字化学习考核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20.
黄小冰 《英语学习》2023,(10):44-49
“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外语教育积极推进减负提质,这对初中学段英语教师而言是新的挑战。为了通过更加科学的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业水平,教师需不断完善学习态度的评价路径与方法。本行动研究分两轮实施与反思学习态度评价方案,提出完善学习态度评价的三个思路:一是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为目标构建学习态度评价体系;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动态持续的评价;三是学习态度评价要以正向评价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