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要求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从"人本"理念出发,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为以"发展为本位"的教学。但是,光有教育宣传文件及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关键要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教学的自觉行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就数学学科而言,  相似文献   

2.
以学科教学为本位是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突破学科教学本位,回归儿童教育本位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由此需要以儿童教育为本位的小学教师,而这正是卓越小学教师之"卓越"的本意所在,也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要从“人本”理念出发,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为以“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就数学学科而言,由于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教师关注知识的“教”多了点,而关注学生的“学”少了点。数学教师如何从“文本”走向“人本”,笔者做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他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新一轮课改对学科教学本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更为深刻、全面的理念.而借助"问题"研究,将是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向,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传统教育存在"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应试制度下的学科教育过度关注学科知识结构,纠结于学科知识的容量、难度,老师们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能熟记于心,却往往忽视学科特有的"育人"本质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万定兰 《教育文汇》2013,(21):30-31
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以数学为本位学科和立脚点,把有益的非芩位课程资源通过多样性方式彼此链接、借用、植入等,形成有价值的整合统一体,通过以小学数学为本位学科的多维整合,实现以数学教学为主要指向教学目标的多向性收获。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要求课堂教学应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学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就要有效渗透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学科为本位,把认知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目标。数学课程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课堂生活应该是生命化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情感教育的目标,把学生摆在了一个充满情感、拥有自尊、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的地位,体现了数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没有情感的教  相似文献   

9.
"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更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之中。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数学课堂,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融入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教师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将从创设问题、建立模型、求解验证三个方面对实施策略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平时数学老师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进程看似很顺利,但总感觉浮于表面,缺少那么一点"数学味"的现象。有的数学课生活味太浓,过于喧宾夺主;有的数学课情境创设搞得花里胡哨,反而适得其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数学味"就是数学教学一切要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回归数学本位,凸现数学本质和数学思考。也就  相似文献   

11.
袁文显 《山东教育》2004,(13):53-54
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主要表现为: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数学解题能力是高职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创造能力的需要。《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反映在通常所说的数学解题活动中。为此,我们在教改中提出以强化解题意识为宗旨的"问题本位教学"。  相似文献   

13.
方芳 《考试周刊》2015,(35):42-43
传统的数学教学,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一个基本转向,就是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数学教学如何体现"人本化"呢?本文从挖掘数学的"三美"(人文艺术美、生活实用美、语言表述美),探索了如何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挖掘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促进数学教学,绽放数学魅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教学研究》2020,(2):F0002-F0002
杭州学军中学以"建特色字科基地育未未领军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拔尖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浙江省数学学科基地,学军中学数学教硏组以"发展个性全面提高"为教学宗旨,积极推进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多年来,高考数学成绩全省领先、数学竞赛成绩全国瞩目,为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31年-2000年间发表在《哈佛教育评论》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出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由"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的重心转移。以1960年为界,其之前的教育研究特别注重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学科本位"的研究,之后的教育研究则越来越体现出"问题本位"的研究趋势,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政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标的颁发与实施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要进一步改变过往以传授知识为主,过往以接受学习为主,过往以学科本位为主的倾向,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数学课堂管理的精细化,我在实现数学生本课堂管理的精细化前制定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学科本位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对于如何改革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体系,文中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以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可能性"的教学为例,通过动手操作、文字讲述、列式、画图等形式,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真正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特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充分落实以儿童为本位的理念,真正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特质。以"整万及整亿数"的教学为例,顺应学生的思维意识展开教学,不断完善、修正学生认知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军 《教学随笔》2007,(4):22-23
《新课程(试行版)》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它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它学科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