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话节目是一种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如何准确定位,利用好谈话现场的人际传播,是电视谈话节  相似文献   

2.
张平 《视听纵横》2002,(6):20-22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问的谈话交流引入电视屏幕,并通过声画、字幕甚至是现场音乐等综合元素,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形态甚至内容。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焦点访谈》等节目开播后,立即遍地开花,辐射到全国的大小电视台,这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谈话类节目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而电视媒体本身也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障下为公众的这种交流作了技术上的支持。这种节目形态开始很受欢迎,但随后由于没有新思维的注入,节目也随之出现疲态?笔试着应用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场”的营造,来探索谈话节目如何营造人物访谈的场气氛,即实现节目与人的真正互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3.
易文 《传媒观察》2005,(6):46-47
电视沟通谈话节目的功能 谈话节目是一种节目形式,可以和任何适宜谈话的内容结合构成节目。它具有信息交流、提供娱乐、人际沟通的功能,但前两个功能有专门的新闻信息类节目和娱乐节目,而人际沟通则是谈话节目最本质的功能。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的产生就是这个功能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4.
吴玉兰 《新闻界》2001,(5):65-66
电视谈话节目,源自国外“TALK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预先设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就是说,口头言谈是谈话节目的呈现形态,对设定论题的诚恳探讨以及探讨中思想的交流与争锋是节目的基本形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开山鼻祖当属于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东方直播…  相似文献   

5.
在广播节目形态中,谈话类节目是比较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式。听众之所以喜爱这一广播节目形式,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直接性。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参与对象是在节目播出中由导播接入播音室与主持人交流,因此,谈话交流的内容是未确定的。二是个体性。电视谈话类节目参与的嘉宾往往是多人,可以根据谈话内容和现场的需要来设定人数,而广播谈话类节目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对象则往往是一人。三是主观性。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前,与谈话对象彼此不熟悉,电视谈话类节目则不然,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与嘉宾对于选定的话题要做前期准备工作,节目中,围绕话题来作各自的阐述。广播谈话类节目中,由于主持  相似文献   

6.
何君  吴明华 《新闻前哨》2006,(12):65-66
“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结合的形式。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相似文献   

7.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谈话模式,是在现场传播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交流中形成的一种节目形式。节目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谈话节目思想碰撞的效果。本文结合中美一些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对比性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8.
孙显军 《记者摇篮》2004,(10):22-23
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指在演播现场,就某一话题,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相互交流、各抒已见的互动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谈话现场的领航者.嘉宾则是谈话现场的核心访谈对象.现场观众是整场节目的积极参与者。在演播现场,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组成访谈者,面对面沟通,实现谈话节目的第一次传播行为,即人际传播。其次整场谈  相似文献   

9.
方君妹 《新闻前哨》2006,(10):74-74
由于电视能将谈话节目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谈话类节目成为新的收视亮点。而能否成功主持一档谈话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位主持人“含金量”多少的重要指标。我们经常在谈话类节目中看到主持人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机智幽默且口若悬河,但是,主持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仅仅具有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口才、幽默的谈吐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10.
朱芹 《新闻传播》2009,(12):47-47
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广泛关注社会热点.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以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受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由于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引导、控制作用,确定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有人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谈话类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主持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和嘉宾、受众交流,使节目更生动更丰满.达到节目的既定目标。那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掌握哪些沟通技巧呢?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以主持人的语言表述为进行形式的节目,在电视谈话节目里,主持人是“幕后”制片人、策划人、编导等所有人员的创意的实践者,是这个创作集体的总代表。作为谈话现场的组织者,主持人是话语的引导者、控制者,是参与谈话观众的倾诉对象,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风格、节目个性的塑造者,是节目的总代表和“代言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语表现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进程、节奏、内容、风格乃至节目的整体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与运用可以决定着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的成败。一、口语化电视谈话节目将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在紧张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渴望和他人能多进行一些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各种电视节目也和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相呼应,纷纷以人文关怀为节目宗旨。电视谈话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原因就在于电视谈话节目以其鲜明的人际传播特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平等交流的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各级台,争相策划创办电视谈话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光是省以上的电视传媒,谈话栏目就不下20个。可以说,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我国电视传媒中的新生力量,因此也受到业内人士的格外关注。 电视节目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谈话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说话。在电视节目如万花筒般丰富的今天,谈话节目怎样吸引观众,是每一个电视人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综观成功的谈话节目的经验,电视谈话节目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才能使谈话节目做得既有特色又好看呢?这要从谈话节目的产…  相似文献   

14.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节目,开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5.
邱蓬 《视听界》2004,(2):64-65
谈话类节目试图营造一种谈话的氛围,一种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就像在茶室的小憩,佳茗相佐、谈兴渐浓, 电视只不过将此小众交流大众化了。既是轻松的“茶室”交流,那么谈话的氛围、语句、节奏等等不可能做到严谨和科学,你无法完全预先掌握所有的话题(策划),而没有任何枝节:无法罗列所有的问题,随机的感想、感悟是情境化的产物.无法预见录制的准确时间,因此谈话节目鲜有直播。但有时那种严谨的、丝丝入扣的谈话又是谈话节目所摒弃的,因为它失却了交流的轻松随意感。很遗憾,目前绝大多数的谈话节目都没有达到这一境界,结构偏紧、节奏跳跃。我认为,谈话类节目从话题的设置,主持人的设问到制作的技巧都应该留有可伸缩的空间,我称之为“留白”。  相似文献   

16.
谈话。是人类最普遍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当“谈话”以某种节目的样式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在公共注视空间来显现个人生存状态,无论从内涵抑或外延上都显示了“谈话”新的含义。社会机体的运作基础是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互动形成的人际传播。人类现有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者结合的理想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产生于1995年,曾经以其话题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批观众。当年的一些文化学者由此断言:我国丰士会文化正从偏重教化发展到交流和信息共享,这一变化导致了谈话节目的兴盛并决定它以后的发展。因此,近十年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形式多样,涉及新闻时政、国际时事、科技文化、婚恋情感等各种题材,拥有着一批固定的收视群。然而,眼前不可回避的事实则是:一些节目谈话内容远离现实、远离老百姓的生活;有的节目谈话语言粗俗、下流,几近闹剧;一些主持人还加进了许多表演的成分,让人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可以说,继一哄而起、一拥而上之后,谈话节目形成了严重的良莠不齐的局面,有些节目重复、虚假、低俗到使人谈“谈话”而色变。为此,本文愿意从伦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谈话节目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中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广泛出现于各个频率,频道之中,但完全以谈话节目形态来确立频道特征的尚未有所闻,故而,天津电台情感谈话专业频道的设立无疑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这种开创性不仅在于整个频道完全以互动性热线谈话为主要节目形态,更在于将谈话的内容聚焦于情感话题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一个沟通与对话的时代。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将人际传播引入大众传播的节目形态,为普通大众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与此同时, 当今中国社会的变迁带来受众信息观念和收视观念的巨大变革,也为谈话节目的兴起提供了契机,而这种节目样式自身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前景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谈话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当谈话以节目的样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即在公共视野内呈现人际交流状态,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拓展了谈话的含义。电视谈话节目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谈话场所,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社会公共空间。由此可见,谈话节目活跃于电视屏幕,是电视本质特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