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文章对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2种模式作了研究和比较,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风险导向审计是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而来,两者的审计步骤基本一致但重点不一样,风险导向审计不受内部控制的局限,弥补了制度基础审计的缺陷。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风险与企业运营相随相伴,风险管理不可或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是要求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公司治理作为参与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以对组织风险的评估与改善作为基本目标,从而真正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思想,针对工业企业开发风险导向的企业固体废物审计模式,包括界定企业固体废物审计的风险要素,搭建审计风险的概念模型,建立固体废物管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关键环节的工作主线。将该模式应用于某电镀企业固体废物环境审计活动,发现该企业存在固体废物管理行为违规和数据错报风险。风险导向固体废物审计可作为环境管理工具,帮助监管部门掌握企业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引导企业开展固体废物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科技突飞猛进、政治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迎合高度风险社会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和要求,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会计报表审计方法经历了详细审计、抽样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现今发展为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基础,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并最终评价审计风险的方法。通过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与实质,引申出一些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从审计实务的角度。把审计风险划分为审计内环境风险和外环境风险。并针对各自具体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其产生的根源。特别是着重提出了追究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概念。同时.顺应审计发展的潮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应对审计风险自々诸多对策,全面地防范、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对审计实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日益受到重视并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对审计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入手,通过比较得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继承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摈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弊端,结合现代审计所面临的问题而建立起来比较实用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伟 《科技与管理》2003,5(5):93-95
从审计模式发展的3个阶段入手,介绍了目前较为先进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对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具体程序、具体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卢玉芳 《今日科苑》2010,(18):234-234,2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的日趋复杂化,传统审计方法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和发现舞弊的能力,受到审计职业界和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审计风险模式的演变入手,系统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最新发展和在我国的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应采取的对策。它对于加快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受到诉讼的威胁,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已发展到了通过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战略计划的风险基础审计阶段。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基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都有其特殊的内容,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张智勇 《内江科技》2013,34(1):12+47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建立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内控体系、风险管理考核体系。本文试论述风险导向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联系,以协调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各个职能部门的关系,营造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环境,从而使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更好地完成企业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治强 《内江科技》2009,30(7):135-136
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无疑是审计技术方法的一大进步,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对民间审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概率论的有关知识对审计风险模型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并为审计风险各要素的量化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受到诉讼的威胁,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已发展到了通过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战略计划的风险基础审计阶段。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基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都有其特殊的内容,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内涵,并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对比,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利弊剖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剖析,指出我国引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遇到的现实困难与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在缓解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日益增大与审计资源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逐步推广风险基础审计的今天,不仅要引进、改造风险基础审计的审计程序,使之适应我国的审计环境,而且还要研究支持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基础,以便于审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原理,为其在我国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本文拟就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作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对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发布,确立了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且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审计准则体系。随着企业经营的复杂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已逐渐代替传统的审计方法,树立起了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和区别,并对现阶段中国实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的评估为导向,能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存在着诸多实施难点,并针对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