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现存有关开封故城资料的研究,和对故城遗址的实地考察,论述了历史上启(开)封故城的沿革,同时附带研究了郑氏家族,得出启(开)封城为中原郑氏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腾冲的汉族姓氏,多因明代军屯制度自中原、荆楚移民而来。古代的墓志是最可信、最翔实的历史"人物传记",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普遍的社会意义。通过对腾冲首次出土的明代郑氏四方墓志的整理,并参照地方志书及相关文献进行考证与辨析,反映了福建籍郑氏移迁腾冲源流及历史人物世系,并对地方志书内容作了若干订正与补充,对今人了解和研究腾冲明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大鼠服用不同剂量的郑氏三七散进行干预实验,以此了解郑氏三七散的毒理学性质。方法:实验选取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干预实验持续3周。实验后抽取各组大鼠的血液检测,称取肾脏重量,留取肾组织标本观察。结果:(1)大鼠给药三周后,不同剂量组以及对照组的大鼠外观特征和行为活动表现正常,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正常;(2)肾脏病理切片显示服用不同剂量郑氏三七散各组大鼠与对照组肾脏被膜完整,肾细胞结构完整,肾组织细胞未见坏死等异常现象出现;(3)各组大鼠肾脏重量及系数均无显著差异;(4)各组大鼠血液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实验条件下,三组不同剂量郑氏三七散使用时均比较安全,没有副作用,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郑氏新伤药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伤后 7天以内的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例 60例 ,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使用郑氏新伤药水和市售正骨水。观察用药后疼痛、肿胀、压痛、功能状况、药物止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血常规、肝功、肾功、心肌酶谱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新伤药水具有显著的消肿 (P <0 0 1 )、缓解压痛 (P <0 0 1 )的作用。其临床疗程平均为 7 67± 2 47天 ,临床显效率 90 % ,较对照组 50 %的临床显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实验室观察用药后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美学的和谐思想。他的十部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我和谐、人与家族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有机整体。依靠戏剧艺术形式,威尔逊超越性地实现了"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理想境界。威尔逊戏剧对恢复人性的完整以及建成和谐的世界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公布了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和"高校出版人物奖"的评选结果。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船舶建造》(林源民著)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该书在英国法的框架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常见的船舶建造合同的条款,不仅涉及合同条款的磋商和订立,而且还包括合同条款的具体履行要求以及  相似文献   

7.
选择了40例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分组对照的方法,对“郑氏”骨折治疗组和石膏固定治疗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郑氏”骨折治疗组明显优于石膏固定治疗组,显示了郑氏骨折疗法具有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郑氏正骨十二法、按摩十三法的临床观察,以及运用郑氏独特的遗药施方和在骨折治疗中强调“三观点四原则”的辩证施治原则,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26只大白兔的半月板造成不同类型的损伤后,外敷郑氏“半月板外敷药”,结果发现,郑氏验方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再生和损伤半月板的修复有着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的地名具有历史文化意蕴,多是因明代屯田之地而得名。较为明显的尾字为"井"的地名,比较清晰地表露出与"屯田制度"以及农耕家族文化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伦理的核心,包含丰富的内涵:养亲、敬亲、尊亲、谏亲、祭亲、继亲6方面的内容;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泛化为3个层次: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传统“孝”伦理的重构,我们需要把其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新加以审视和诠释,给出恰当的伦理定位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伦理思想。在古代其涵义很广,包括“善事父母”、“慎终追远”、甚而扩大到家庭以外的“移孝为忠”;今天,孝之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孝为忠”已成为历史,“慎终追远”的观念亦已淡化,作为其基本内核的“善事父母”之观念不仅得以继承而且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时代涵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提倡“孝”的思想,虽仍以“善事父母”为基点,但更为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家庭成员,进而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社会成员,应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百善孝为先"。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农村传统孝道开始弱化并面临着严峻挑战。究其原因,有社会经济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有社会道德滑坡和教育缺失的因素。但因为"孝"最初是属于血亲家庭道德规范的范畴,因此从家庭维度,特别是从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居住方式、家庭感恩教育方面来探寻农村传统孝道弱化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青泥莲花记》强调个体存在的多元性和流动性,是为了说明“娼妓”身份的可改变性,最终否定个体作为“娼妓”的存在.《青泥莲花记》忧患欲望和激情力量的强大,故以禅玄消解欲望,对激情进行道德性转换.士人将娼妓从良、从死的激情行为纳入慕才、守信、节义的框架中加以解释,使激情成为品德.有些娼妓从良后以婢仆自处,竭力避免与丈夫可能有的亲昵,苦心经营合道德的生活,而没能将激情纳入妇道者,则成为挞辱的对象.现代间谍战利用性获取情报,古代性欲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情报,没能有效克制情欲被看作德行有亏,故一旦欲望进入忠孝节义叙事则品德就变成有争议的.男女在两性关系中都投入激情,但社会对男女激情投入程度和激情爆发强度的接受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现存的王肃《论语》注与郑玄《论语》注,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学术层面上:第一,知识层面上,因为经文文本文义的模糊不清或经文的断句分歧、字词训解不同,从而造成了郑玄和王肃对同一经文理解的不同,不是王肃故意与郑玄注对立,属于正常的学术争鸣。第二,学理层面上:“王学”反对“郑学”注经时掺杂谶纬,王肃《论语》注既较郑注更为简约、理性,少有谶纬说经,而其少部分又注重义理发挥。郑玄《论语》注和王肃《论语》注的上述差异,远不能反映郑(玄)学、王(肃)学之争,尤其是两者在今古文经学的纷争。仅就此而言,当前学术界似有夸大郑王之争之嫌!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孟子之孝同异并存.孔子首次将孝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侧重从个体-家庭道德的角度强调孝、仁一体并重;而孟子则将孝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侧重于从社会-公共道德的角度把孝道提升为尊老的公德.这两个侧重都以父权制为中心,因此彼此是凝聚、结合的,其焦点在于对父道的敬重.这种敬重从敬养之孝、不辱之孝到大孝之孝,或从基本层次到理想层次,相通互补,顺次提升,显示出孔孟之孝乃至整个儒家孝伦理倡导的孝顺和尊老的精神主脉.  相似文献   

17.
晚唐诗人郑谷,创作了大量堪称“诗史”的诗篇。他通过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将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唐末的社会现实及世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沉郁的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匡超人遇马二先生非“江湖邂逅”之巧遇,文本内在逻辑的合理梳理表明,马二先生之“予”与匡超人所“取”,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一出戏。匡超人言说孝道,表落魄的真正动机是希望得到马二先生的指点和同情。他流落江湖,难以找到谋生出路。回家后的“用心在孝悌”是为获得功名富贵而进行的人性作秀的表演。他的流窜江湖的恶迹是人性做秀被无望的现实剥离后“存在意义失落”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19.
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是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保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赡养老人的国家,孝敬父母一直是人们行为的伦理规范。在近代,由于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赡养老人只能在家庭内部进行。本文认为,传统孝道是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观条件,非货币经济体制则是其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孔子言“放郑声,郑声淫”的论断引发了一场聚讼千年的公案,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人们对《诗经·郑风》的价值评判。针对这一问题,从对“郑声”的批评、“郑声”与《郑风》的关系及《郑风》被误解的原因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郑声”与《郑风》错综复杂的纠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