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根本对立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中国历代的农民,在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之下,过着极端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所以,农民反封建的斗争也活跃于整个封建社会,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的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开始进入封建制时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地主阶级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压迫和奴役农民阶级的历史,也是农民阶级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本来是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孔孟之道,从此,又成为地主阶级巩固统治、奴役人民、扼杀农民革命的反动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就中西封建社会农民同土地、土地所有者、封建中央政府三个方面的关系,来探讨中西封建社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农民占有小块土地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先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中国地主阶级已经发展成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备方面为整个封建社会开创了局面,奠定了基础,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各种制度和政策等等,都是以后各个朝代进一步发展的根据。本文专谈思想方面的发展,即统治思想和思想统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于认识我国地主阶级的特点和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地主阶级如何在思想上对农民进行统治,对认识地主阶级乃至我国的封建社会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野心家江青为了篡党夺权,炮制了所谓“法家爱人民”、是“农民的代言人”的谬论。为了鼓吹这种谬论,还宣扬这样两个观点:一是所谓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斗争过程中,作为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代表的法家人物,也代表了奴隶和农民的利益;二是鼓吹在封建社会中后期,所谓庶族地主或中小地主阶层政治代表的法家人物,实行革新或改良,反对大地主兼并土地,主张发展农业生产等等,统统是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这种论调的实质是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它是不折不扣的合二而一的阶级合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谈《水浒传》的题材与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反映的却是封建社会忠奸斗争的主题。原因是《水浒传》没有写出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最本质的特征-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作者是市井中人,不熟悉农村,农民生活;水浒故事在长期流传中被市民化了,书中的主要人物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梁山起义队伍的军事活动不具备农民革命战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封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是封建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社会变革的主体。封建庄园在历史上曾是大多数封建国家的封建主统治农民的主要领域。所以,研究封建庄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对阐明整个封建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也存在过封建庄园制度(公元八世纪末至十五世纪末),存在过与欧洲大多数国家类似的庄园剥削体系和其卞的农民阶级。马克思曾说:  相似文献   

8.
李贽生活的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晚期,广大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新兴的市民阶层也展开了反封建压迫的斗争。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打击下,明王朝面临崩溃,封建社会呈现出一片昏惨惨黄泉路近的末世光景。但是,反动派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反动的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大肆推行儒家的反动路线,竭力反对社会变革。他们一方面疯狂使用反革命暴力,血腥  相似文献   

9.
《水浒》中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从哪里来?是来自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地主阶级的反动性?这是《水浒》评论中的一个原则问题,应当辩论清楚。文化大革命前的多数《水浒》评论者,大多认为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来自农民的“局限性”,并以此来为宋江的投降行为辩护,美化宋江。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它歪曲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混淆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阶级界限,抹煞了农民起义军中的革命派和投降派之间的路线分歧,歌颂了投降叛变的可耻行为。毛主席说:“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毛主席的指示揭露了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阶级实质。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贵族、皇帝这些封建的统治阶级,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  相似文献   

10.
<正>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六十三年光辉的战斗历程。在她取得皇皇业绩的过程中,除广大工人、农民、干部、人民军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之外,知识分子所起的巨大作用,也是必须肯定的。这里,让我们回顾一下近百年来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尤其是党领导的无产阶革命事业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现实意义的。一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分属于各阶级的社会阶层。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地主阶级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封建社会里的知汉分子,大多依附于地主阶级,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在历次农民革命运动中,虽然也有人数不等的知识分子参加,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不是以农民意识便是以帝王思想指导或影响革命的具体行动。农民革命不是失败了,就是做了改朝换代的工具。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不但地主、贵族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地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①马克思也形象地描述过:“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官吏  相似文献   

12.
“强有力的政府和繁重的赋税是同一个概念。”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国家,不仅强迫农民交纳赋税,而且“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统治者对农民逃行赋税徭役的剥削。这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栋  崔万斌 《职业技术》2006,(14):226-226
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代至清王朝覆亡历时两千年有余,期间分裂与统一,战乱与繁荣凝铸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中国封建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农民斗争的历史。可以说,历代封建王朝的更替,莫不同封建农民起义或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统治,诸如,秦末陈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的衰落农业是印度封建社会的最主要生产部门。在英国殖民者入侵前,由于印度农民的辛勤劳动,广泛地使用肥料,实行相当复杂的轮种制,并有大面积的耕地可以得到人工灌溉,因此印度的农业生产,比起当时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农业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十九世纪末,英国皇家农学会化学顾问伏尔寇博士在“关于改进印度农业报告书”中写道: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前期,也就是《红楼梦》的成书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奴役和剥削农民的基础。广大农民深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处于极端贫困和痛苦的境地,除了反抗斗争,别无出路。广大农村是当时阶级斗争的重要战场。当时,明末农民大起义已被镇压下去,而新的农民大起义尚未到来,农村的阶级斗争形式首先表现在,广大农民为反对封建的土地租佃关系而进行的抗租、反夺佃的斗争;同时还表现在以贫雇农民为主体的为反对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而举行的抗粮、抗差、反苛捐杂税等斗争。这些斗争形式,过去的封建王朝虽然也发生过,但是在清初,  相似文献   

16.
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基本原因。推翻封建制度,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做了正确的论断。早在北伐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封建社会至清代已进入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末世,尽管在清中期曾一度出现过“乾隆盛世”,但也不过是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回光反照而已。清代小说继承并发展了以往各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现实生活,而对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作了擘肌分(月里)、穷形尽相的揭露与批判。《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就是清代乃至我国历代揭批封建社会的小说创作中最优秀的代表作。认真阅读这些小说名作,对其思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末世的基本面貌和腐朽本质。清代小说名作对我国的封建社会的揭露与批判,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封建统治阶级贪官污吏残酷剥削和欺压广大人民黑暗现实的揭露批判 早在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东南亚沿海就已产生,但强大的制建势力阻碍了它的发展。到清代,封建地主阶级和广大农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不断扩大兼并,使土地高度集中,皇室、贵族、官僚及富商都聚集了巨大财富,而广大人民则日趋贫困。社会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更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清代小说名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封建社会都存在着“重农抑商”的传统,然而由于两国封建社会在本质上并不一致,因而其“重农抑商”传统的根源、出发点和手段也不相同。另外,与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重农抑商”不同,日本封建社会推行“重农抑商”的是幕府封建主阶级,并不是新兴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19.
一几种重要的“家训”“宗规”“家训”“宗现”是地主阶级所名的第一手材料,露骨地暴露了封建宗法家庭的情况,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哲学和宗法思想。这种著作是研究封建社会的侧面史料之一,在某种意又和某种程度上,其价值超过一般史料。当然,地主阶级为了掩盖剥削、压迫的突质,必然要在这些著作里迸行歪曲和捏造。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从教材编排看,本课讲述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时空概念看,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地位。本框题着重讲述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是重要的知识点。它通过揭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和形式,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是封建剥削的基础,通过介绍封建制的剥削方式,说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解。教学目标:1.记住封建土地制度的特点;2.说出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