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武术国际传播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武术国际传播的时代机遇,面对当前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中外文化差异显著、传播内容复杂多样、传播媒介单一等制约因素,应加大中国文化推广力度,为武术传播奠定基础;整合武术资源,构建武术跨文化传播内容体系;树立武术品牌意识,杉显武术品牌价值;运用多元化传播手段,提升武术国际话语权;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复合型武术国际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建设中体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民心相通,夯实合作基础的重要载体。从体育文化传播、体育赛事、体育产业3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研究进行梳理,主要表现为体育文化传播:国际化与民族化并举;体育赛事:机遇与挑战并存;体育产业:创新与融合并立。研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研究的深入性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效能性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研究的趋势展望:厚植民间体育交流,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体育交流合作;优化体育话语权环境,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的“中国声音”;创新合作模式与机制,契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3.
刘捷 《武当》2023,(3):88-90
佛山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既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又拥有佛山武术这一文化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驱动下,天然具有打造佛山武术文化品牌,传播佛山武术文化的契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来进行“佛山武术丝路行”的品牌建设与传播,不仅能够加强佛山武术的传播与弘扬,增强文化竞争力而且也有利于以武术文化为载体来促进佛山整体发展。本次将会结合佛山武术文化来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佛山武术丝路行”的品牌建设方向与意义,以此来探索“佛山武术丝路行”的品牌传播路径,助推佛山武术的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人文交流的重要依托,体育赛事对实现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英联邦运动会的长期举办推动了英联邦国家的整体发展,是体育赛事交流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英联邦运动会与“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对比,分析其对“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借鉴作用,并探讨“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的构想与策略。认为:开展“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应建立“一带一路”体育组织,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举办“一带一路”国家运动会;构建“多边体育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覆盖面,重视赛事风险并避免负面影响,鼓励、支持多国举办“一带一路”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5.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困境及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藏族赛马节保护传承提供参考。“一带一路”框架下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保护和弘扬藏族赛马文化的重要利器,助力藏族赛马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藏族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搭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互动平台;推进体育赛事创新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概念中西藏及涉藏省份体育品牌。本文从政策、文化、经济、生态4个维度分别提出加强藏族赛马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夯实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体育文化土壤环境、打造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赛马节保护区域共同体、健全藏族赛马节保护和传承的社会生态保障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优化与完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政策体系是助力“一带一路”融合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采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3个维度构建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旅游政策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在3个维度之间的缺失与冲突,为日后“一带一路”体育旅游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集强身健体、技击防卫、娱乐观赏等价值功能于一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传统武术在现今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产生了新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一带一路”倡议对传统武术产生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武术的当代价值、“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武术的当代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探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武术的当代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8.
邵凯 《体育科研》2015,(6):57-60,70
2014年10月20日,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28日“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同为国家战略,涉及的战略结构与战略领域均不相同。本文立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具体分析我国体育产业与“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涉及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得出3条具体的产业融合路径:(1)公共路径——国家体育产业融合路径;(2)组织路径——基于体育产业相关组织与俱乐部间的融合路径;(3)公民路径——基于公民个体消费与体育行为的融合路径。本文旨在从产业角度分析两个战略之间的融合具体路径,并对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9.
咏春拳是传统武术的一支奇葩,已在国内外迅速的发展传播,尤其近几年在影视文化的宣扬下,咏春拳更到了火热的地步,为人们所认识、接受、追捧。在咏春拳的发源地——广东佛山地区,咏春拳以体育课形式进入学校教育的行列,部分中小学及大学相继开设咏春拳课程。基于这一认识,探讨咏春拳在学校的发展就变得现实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咏春拳是传统武术的一支奇葩,已在国内外迅速的发展传播,尤其近几年在影视文化的宣扬下,咏春拳更到了火热的地步,为人们所认识、接受、追捧。在咏春拳的发源地——广东佛山地区,咏春拳以体育课形式进入学校教育的行列,部分中小学及大学相继开设咏春拳课程。基于这一认识,探讨咏春拳在学校的发展就变得现实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国际关系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知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我国武术软实力海外传播的提升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旨在为我国武术健康有序发展、拓宽海外传播路径提供智力支持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转文化传播愿景,并提出路径。历程:推向世界的国际化传播,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价值走进去的转文化传播。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打造第三文化空间,达成互构共生关系,生成杂糅文化产品。路径:立足多元时代价值,形成完整战略机制;拓宽传播实施渠道,达成多方协同推进;强化文化产业支撑,打造特色品牌效应;注重仪式活动助力,实现传播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家正以积极的姿态和热情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在各种交流合作中,民间传统文化交流越来越发挥着国与国之间交流交往的桥梁作用。“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也是沿线各国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交流、合作发展的路线图。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的进程,而对于佛山传统武术来说,着力打造和擦亮“佛山功夫”“南派龙狮”“佛山龙舟”等文化品牌,积极找寻对外交流合作的切入点是佛山传统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促进对佛山传统武术文化的挖掘研究、开发和保护,加速佛山传统武术文化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进程,探索佛山传统武术文化的健康传承及可持续发展是佛山文化和体育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林玉品 《武当》2012,(8):43-46
咏春拳和永春白鹤拳都是我国南派拳术中的奇葩。有关咏春拳的起源多在群众中口头流传,从未有完整的文字记载。百余年来,咏春拳始于何时、源于何地、创于何人,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成为当今武术史上一个有待解开的谜。永春白鹤拳是源于康熙年间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拳种,几百年来,已经传播到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最广的民间传统武术之一。咏春拳和永春白鹤拳之间是否存在渊源关系,众说  相似文献   

15.
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河  陈君翎 《精武》2004,(3):18-21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是咏春拳爱好者的最佳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古修玄 《精武》2004,(2):39-41
2002年9月,笔者之《古劳咏春拳阐宗》在《精武》发表后,至今一年有余。闲时又细阅梁挺先生之《咏春传正统》、梁伟明先生之《咏春拳专辑——粤派咏春拳的几个支系》,不禁赞叹两位先生务实求真、不辞劳苦的精神,为探寻本门根源付出不少汗水。但却引起了笔者对梁赞故居说明内容之“咏春拳源流”的质疑,故撰本文,阐述梁赞祖师传下之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之比较。  相似文献   

17.
陈君翎 《精武》2007,(5):18-21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南少林五枚师太根据“孤鹤相斗”之情景,创立了咏春拳。后来,她收福建严咏春为徒。其实,咏春拳能真正发展。得力于严咏春的丈夫梁博涛,梁博涛追随严咏春研习咏春拳,技成后,偕妻从福建移居广东,后只身南下广州传授咏春拳。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咏春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武术的重要拳术之一,在当前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具有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使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咏春拳的流源、特征和价值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咏春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技击简洁实用、技法攻守兼备、拳理崇尚科学和拳法训练可控;其广泛的价值认同归结于“以武立人”的教育价值、舒心益智的健身价值、不惧强敌的防身价值和“产、学、研”结合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德生 《精武》2004,(4):14-16
“小念头”是咏春拳的基本功。《咏春拳小念头筑基》中的摊手与耕手更是初学者所必修。  相似文献   

20.
梁赞一脉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月,笔者之《古劳咏春拳阐宗》在《精武》发表后,至今一年有余。闲时又细阅梁挺先生之《咏春传正统》、梁伟明先生之《咏春拳专辑——粤派咏春拳的几个支系》,不禁赞叹两位先生务实求真、不辞劳苦的精神,为探寻本门根源付出不少汗水。但却引起了笔者对梁赞故居说明内容之“咏春拳源流”的质疑,故撰本文,阐述梁赞祖师传下之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之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