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周作人是新文学运动中最优秀的小品散文作家之一。周作人虽被归之于论语派,但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与论语派却有诸多不同。笔者以30年代及其前期周作人小品散文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小品散文的幽默特色,认为周作人的幽默风格在30年代初期明显呈现出由辛辣向闲适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由于周作人致力于摆脱政治羁绊,经营“自己园地”的“言志”文学的主观努力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曾一度与鲁迅齐名。尤其他在散文方面成就更为突出,影响更为广泛。他的散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到一九二七年《谈虎集》发表,这是周作人散文的主要创作时期;后期从《水日集》发表开始到离开人世。周作人前期散文创诈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富有战斗性的散文,即一九二○年前创作的散文,其中有抨击旧道德的《重来》,有对北洋军阀进行鞭挞的《关于三月十八日死者》等。二是“平和冲淡”的散文,指一九二一年革命退潮开始到《谈虎集》发表的这段时期、此间的散…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说:“五四”时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而这是与周氏兄弟的贡献分不开的。郁达夫曾评价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两人的为最丰富最伟大。”可以说周氏兄弟是我国现代散文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虽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散文创作道路:鲁迅将随笔散文发展成匕首与投抢的杂文,并逐渐形成文学领域中的新体裁;周作人则把随笔散文发展成平和冲淡的小品散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五四”时期,周作人不仅在文学理论上大力提倡创作“美文”,而且在实践上身体力行,致力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从“五四”前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周作人散文的内容是抒写闲适情趣,风格是冲淡平和的,而鲁迅散文的内容是有强烈政治倾向,风格是犀利尖锐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文由前期浮躁凌厉之巅向平和冲淡之谷转变,追求一种闲适蕴藉、“自我表现”的趣味之风;但透过其柔和的笔调,却又可以发现其散文貌似平淡实质蕴含“苦”和“涩”之味。由此,构成了其小品散文存在平淡与苦涩矛盾对立纠缠的二元风格。具体言之,“平和冲淡”不是周作人散文的唯一风貌,“凌厉苦涩”也不是周作人散文的仅有格调。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既“平和冲淡”又“凌厉苦涩”的,是由辐射性与内敛性这二元相结合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纠缠。周作人小品散文纠缠于二元之间的复杂风格,既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颇受争议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是一位具有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文学史上看,他是现代“美文”的倡导者和成功的实践者,是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流派的开拓者,他对散文的语言和文体笔调等也有独特的创造。其散文既有古典风味,又有现代气韵;既有中国名士风,又有外国随笔风;规范与不规范,单纯与复杂,传统与现代杂糅互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早期散文 ,指的是周作人三十年代以前的散文。在以往的研究中 ,人们往往将周作人的全部散文放在一起考察 ,对其早期散文缺乏专门研究 ,这便给深入研究留下了断层。散文是与作家本人生活史、思想史关系最密切的文体。周作人作为新文学史上第一流的散文家 ,本人经历了生活的大起大落 ,又有着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他的早期生命历程产生出来的早期散文本身就与其晚期散文面貌精神不同 ,应该划出一个时间段 ,对其早期散文作一专门深入的考察。其次 ,周作人的后期散文要比其早期散文影响大[1 ] ,闲适文章要比正经文章影响大[2 ] 。 (其实 ,…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当然,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和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位大家,他们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两人迥异的人生观和人生姿态却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本文侧重从周作人和鲁迅的人生历程,并结合对其作品的剖析,揭示两者其内在相异的精神结构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左玮 《现代语文》2007,(10):44-45
周作人和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两位大家,他们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两人迥异的人生观和人生姿态却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本文侧重从周作人和鲁迅的人生历程,并结合对其作品的剖析,揭示两者其内在相异的精神结构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的早期散文中多热衷于谈“鬼”,这其中包括对“蛮性鬼”的科学剖析,对“专制鬼”的高度警惕和对“吃人鬼”的猛烈批判,对三种“鬼”的剖析的方法,角度各不相同,但都统一在一种周作人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独特文化思考及其思维方式中,周作人的谈鬼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后,由得出的悲观结论转向了“闭户读书”和小品文写作,于是理解了周作人的谈鬼,可以为他后来的人生转向和文风转向提供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者和倡导者,对周作人散文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试从周作人散文的早期散文研究、后期散文研究、比较研究、文化探源研究、理论研究以及艺术特点研究等六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即对2000年至今国内有关周作人散文的研究做一个梳理,并简评其成就与不足,从而指出今后周作人散文研究有待发展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因其不同的文学追求可以划分为“前期京派”和“后期京派”两个派别,前期京派以周作人、废名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文学上的趣味主义,后期京派以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审美乌托邦的文学追求,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学和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极其复杂,闲适与驳杂集于一体,渊博与深邃凝于一身,简素与苦涩相得益彰。其中,“说道理”、“讲情趣”是周作人创作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他也以此自得。道理和情趣均来自读书和生活。情趣得之于品,道理得之于思。道理与情趣编织出了闲适、高雅、独异的文字。  相似文献   

15.
鲁迅、周作人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以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文艺论著《苦闷的象征》为一个原点,挖掘其对于鲁迅、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冲淡平易、闲适淡雅的闲适小品文.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十分浓厚,尤其是他对于晚明“三袁”的“性灵说”的推崇,成就了他闲适小品文主要的文学风格.通过梳理周作人小品文形成的源流及其创作过程中的主张,以及其小品文最终的命运,来逐层探寻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从现代人的角度重新估价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文学价值,力图给它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与他的哥哥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比肩而立的两座高峰。他们同根异趣,代表着不同的文学流派。鲁迅是斗士,以笔为匕首投枪.同黑暗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周作人是隐士,作品写的尽是花鸟虫鱼、饮酒吃茶,家长里短中透着风雅。周作人说“文学上永久有两种潮流,言志与载道”,则他的文章,是言志而不载道的。胡适的评价颇中肯:“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舒缓从容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情调,正是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的人生苦和乐与所处时代有关,这也造就了他的散文冲淡闲适的艺术风格。他的散文中的这种平淡自然的闲适风格,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才能体会到其别样之处。  相似文献   

19.
刘露 《文学教育(上)》2014,(12):106-107
周作人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的人生苦和乐与所处时代有关,这也造就了他的散文冲淡闲适的艺术风格.他的散文中的这种平淡自然的闲适风格,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才能体会到其别样之处.  相似文献   

20.
阅读训练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杨曾宪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