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因为记者能不避艰险、不惧权贵、不贪图金钱,用手中的笔揭露丑恶、维护正义,社会称之为"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2.
建构电影美学需要确保切中"电影"本身.回归电影本身,我们看到:电影实现之际,表现着一种动人的"氛围".营造这种"氛围"者,是作为"心智材料"的影像或影像系统.反过来,"氛围"则氤氲着作为影像的"心智材料";两者构成一个圆融的自有"心智"的"活"性审美"像境"."心智"分为两个同时存在且互动的层面:心理机能和精神机能;它的运作表现为可见的"影像的运动性"和可读的"神韵的时间性".于是,像境的审美性、影像的运动性和神韵的时间性,界定着电影的本然面貌,也构成了电影美学的三个源初视野.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一词对中国人来讲真是太熟悉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这个称谓应该与哪一个英文词相对应,是England,Briain,Great Briain?还是United Kingdom?当这些英文词汇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译者通常是大而化之,均译为"英国".  相似文献   

4.
如何改善图片的视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一张报纸重视图片,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它每个版面都多发或发大图片,而是真正把新闻图片作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兵种",重视发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5.
一小众图书出版的内涵与特点 了解小众图书出版,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小众".小众,是相对于"大众"来说的,是指有着相同的背景或兴趣爱好的一部分人的总称.比如一般大众都喜欢看电影,但有些观众只喜欢看某一位导演的电影,而且这位导演可能并不热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观众看做是"小众".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众人群由于有着相同的追求和"共同语言",更容易走到一起,于是便形成一个个的"小众圈子".现代社会主张个性化、多元化,人们的审美取向也日益差异化,这样便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化市场.例如小众音乐、小众电影、小众软件、小众旅行等等.另外,现今在90后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非主流"文化,也可以看做是小众化趋势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6.
"山寨文化"广受追捧,至今仍然持续发酵.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官员"、"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台",以至于新闻联播、春节晚会也被"山寨化".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倪萍提出提案:"反对山寨文化",反对抄袭、剽窃等盗版文化以"山寨"为旗号泛滥横行.这一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杨天宏 《青年记者》2012,(15):77-78
电影音乐是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被人们称为"画面音乐".它一方面具有抒情性、表现性、节奏性、韵律性等音乐艺术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有互动性、综合性、画面性、造型性等电影艺术的特性.每一部影片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影片中音乐的运用能够将音乐与电影主题结合起来,帮助观众记住并识别出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8.
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述档案在不同的领域被人们称之为"活历史"、"活资料"或"口述证据"、"口述资料"、"口述史"和"口头传说".早在二战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肯尼亚、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都广泛展开了这项工作,并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英国史学大家霍布斯鲍姆在他编辑的名著<被发明的传统>中,曾惊世骇俗地提出:"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志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①而当他开宗明义地论证之时,头一个例子便是以英国君主制的公共礼仪为例来论证.历史学者大卫·卡纳迪恩也曾专门研究过1820年至1977年英国君主制的仪式表演及其背景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在世界影坛崛起——谜题电影.导演把电影制作成"谜面",整部电影成为一个放大的"谜语",观众观影即"猜谜",需重复观看,多次回顾、思考,才能揭晓"谜底".这类"智力游戏电影"题材广泛,情节扣人心弦,结局往往出人意料,深得影迷喜爱.  相似文献   

11.
王苹是新中国革命电影的代表性女导演,其电影通常被阐释为女性意识匮乏的主流电影.而实际上,王苹电影在有关革命和家国的虚构中,隐含了别样的女性主体意识,其电影作为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化生产,将女性、电影、革命和家国的诸种想象耦合同一,形成了符合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体想象"的革命电影文化图景.父权意识形态与女性意识一样,从来不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话语,而是需要女性参与生产的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必然包括女性的意志和要求,王苹电影就是这种意识形态生产的镜像.  相似文献   

12.
电影<非诚勿扰>以嵌入式广告的方式较为集中展现了海南等地的形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打造一个地方形象时,要努力利用电影这种传媒样式"走出去"和"请进来".  相似文献   

13.
在出版界,长期以来有"一般图书"和"文教图书"的提法."文教图书"是指教材、教参和教辅,"文教图书"之外的,都是"一般图书".笔者认为,这种大而统之的分法欠科学,应该对"一般图书"重新定义;明确什么是"一般图书",对非专业出版社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笔者认为,与"一般图书"相对应的,应该是"特殊图书".什么是"特殊图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具有特定内容的、通过特殊渠道发行的图书."特殊图书"相对于"一般图书"而存在,是一个大概念."文教图书"是"特殊图书"的一种,是小概念.因为它基本上是老师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用书,一般不通过新华书店的柜台售出,而是相关部门专营或一定渠道批发.  相似文献   

14.
从1905年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关于戏曲电影应该"写实"还是"写意"的问题学界和业界一直争论不休,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尺度,使得戏曲本身的魅力不被削弱,又能赢得良好的票房,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的写实性"和"戏曲的写意性"二者的优势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戏曲电影"写实"和"写意"结合状况上的不足,再依据受众调查的结果,在电影剧本的设计和演员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松 《青年记者》2021,(24):5-5
随着人类逐渐进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高科技时代,传统人本主义受到冲击,关于人工智能的"后人类"相关观点开始涌现,它们并不是一种政治化划分,而是以智能新技术为基础,对新的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 1.赛博格社会:人与技术融合或超人类主义.随着机器与人的深度结合,人的边界和主体性问题成为赛博格研究主题."赛博格"被用来描述未来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指入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一个将自然与人为合成一个体系的、自我规范的生物体".人与技术的融合,意味着传统人文主义定义的人类物种边界变得模糊,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成了格雷所说的"后人类".在后人类社会图景中,赛博格突破了人类的硬件和软件界限,一方面可以通过生化机械技术强化机体"硬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神经认知科技增强心智"软件".  相似文献   

16.
卢茜 《东南传播》2021,(8):63-66
国家形象作为公共外交的理论硬核,中国电影的公共外交实际上就是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基于涵化理论研究发现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商业电影的共鸣效应,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的教化效应,但仅此两种涵化效应都难以充分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最后本文提供了两种基于"国家品牌"的电影公共外交新战略:以中国电影为产品营销使之成为一个品牌;以电影为传播渠道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品牌国家".  相似文献   

17.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肯尼迪家族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惟一的"皇族".人们这样认为并不是由于肯尼迪家族的财富和政治地位,而是因为围绕在这个独特家族周围的高贵荣耀.从"二战"时的一个海军军官,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这种荣耀的化身.  相似文献   

19.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依托"第三极文化"、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看板     
爱玛·沃特森拥有"世界最美面孔"因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赫敏"而红遍全球的英国女星爱玛·沃特森,在电影网站"TC Candler"公布的"2011世界百大最美面孔"中胜出,并被褒扬聪明、优雅、勇敢、有智慧及谦逊,是年轻女性的完美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