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二课本的写作指导中,有一个写诗单元,怎样提高同学们的写诗必趣,初步了解诗歌的一些写法呢?初学写诗的关键,应该抓住意象,同时加强诗歌的抒情性,让意象成为诗歌抒情的载体,这些都是老师应该注意的.针对这些州题,单纯地作指导.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就让他们先写,告诉他们,不管写成什么样子,完成之后都要交上来.在修改批阅中,再进一步作指导,以俟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江雪 《华章》2011,(32)
本篇文章围绕着泰戈尔诗歌中对于男女爱恋的描写来展开讨论.泰戈尔诗歌中的爱恋有着诗人独特思考以及哲理色彩,在诗歌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爱恋状态下的女性形象.而这些都与诗人自身思想与传统文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特定的节日,如我国的春节、清明、端阳、七夕、重九等,都包蕴着民族生活中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本文从我国古典诗词入手,揭示探讨了这些节日诗歌与历史、民族民风、愿望信仰、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诸种文化因素的关系,从而说明古诗中的节日诗歌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意义和乐趣,同时也显示了古典诗词中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诗歌往往讲究韵味,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教学诗歌时要分析意象,体会文字背后生动的画面.这些都需要借助学生大胆的想象,才能进入诗境,理解诗意和诗情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诗歌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文化等新的社会文化特征都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的质素,影响了诗歌写作的状况和诗歌文体从形式到内容各个层面.这些合力最终使得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求真的美学倾向,这种"求真"的美学导致了诗歌写作当中"善"的纬度的缺失.而如何让诗歌写作在真善美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诗歌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在目前各种新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现代中外诗歌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很多教师感到解读这些作品有相当难度.为此,我们特别约请著名诗人、诗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就其中一些重要诗作进行讲解.这些文章将连续刊出.  相似文献   

7.
论李金发诗歌的章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发诗歌的怪异除了“以丑为美”的审美追求外,在诗歌形式上的最突出表现我认为则是怪异的诗歌章法.而对李诗怪异章法的评价却有很大的分歧,这些分歧性的评价又大都停留在一种印象式的感觉上,缺少具体探究.对李金发诗歌章法作出权威性论  相似文献   

8.
叶维廉是著名的诗人,也是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寻求中西诗艺汇通的途径.他从翻译入手发现了中国诗语法之独特,意境之新奇,意象之丰富,而这些又都是西方诗歌中所很少呈现的.这就促使他深入到中国古典诗歌中去做进一步的对美学和哲学的探求.在和西方现代诗的比较中,叶维廉发现中国诗歌艺术的独特之处.他引入心象这个概念并把诗歌与绘画、音乐、两种艺术进行比较,并将诗归纳为“姿势艺术“.同时对诗歌的语言表达媒介白话与文言二者之间的互补性,以及诗人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和阐释.本文就加以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第一册将第一单元设为诗歌单元,可谓用心良苦。这一单元入选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都自有其美丽之处。但作为有十多年教学经历的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这些教材中的诗歌让我,让我的学生都觉得远远不够,所以,必须拓宽阅读的范围。一、纵观诗史,以读诗促读诗这一方法就是以课本中入选的诗歌为重点,向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辐射,挖掘人类的优秀文化,以这些  相似文献   

10.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开拓者.无论他的叙事诗还是抒情诗都有极强的戏剧性.因为他的抒情诗具有叙事诗的特点,往往叙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戏剧性特色主要包括戏剧性对话、戏剧性独自、戏剧性场景(戏剧性时间、地点、人物)、戏剧冲突以及戏剧性情境(戏剧情节、戏剧悬念)等.诗人正是运用这些戏剧性手法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突出了诗歌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黄国强 《考试周刊》2014,(77):34-34
<正>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流淌着诗歌的洪流。从《诗经》到"楚辞"、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歌史上的朵朵奇葩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诗歌有着极高的人文价值,它们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阅读诗歌能开阔人文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但是,由于这些古典诗歌距离现实社会比较远,古今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加上现在学生审美的多元化和欠成熟,他们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诗歌的文献学研究领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等书是学者们广泛使用的研究资料,对其中难免存在的一些疏误进行订正与补充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清代河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又有待关注的学术领域,有许多基本问题,诸如著名作家的生卒年、表字、著述等,都值得认真考索.这些问题的厘清,也将有助于地域诗歌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肯明斯的诗歌在词汇、文法、排版等层面都充满了陌生化手法,这些陌生化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阅读难度,延长了诗歌的审美时间,从而延长了诗歌的审美体验。因此,在翻译肯明斯的诗歌时,译者应尽量再现原文中的陌生化手法,让读者可以最大程度地领略原诗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14.
清初编选本朝诗风气的盛行,在整个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上都绝无仅有.这些选本都有明确的编选宗旨:第一,体现出明确的诗学观念,有较强的引领和规范诗风的意图;第二,意在整理一代诗歌文献,以诗传人;第三,以简拔佳作为主,意在去粗存精;第四,记录师友行谊,志不忘旧;第五,以选本为手段,寄托内心隐衰.对这些选本的编选宗旨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清初诗坛整体风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王胜男 《文教资料》2011,(22):20-21
艾米丽·狄金森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在英美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新颖独特的诗歌视角,大胆创新的诗歌主题,不拘一格的诗歌写作手法,以及神秘的隐居生活都引起读者和大批评论家们的关注。在诗人的诗歌和她的一生中都充斥着生与死,有神论与"上帝已死",对与爱情的向往和选择独身,以及引申出的得到与失去的二元对立的种种矛盾,所有这些对立都成为艾米丽用毕生思考的人生哲学,她将思考的结晶映射在诗歌中,研读这些诗歌就如同在苍茫漆黑的海浪中看到了指引归途的灯塔,给后人以无限启发。  相似文献   

16.
诗歌翻译是有难度的.很多因素造成了诗歌的可译性限度,但对此限度有一些调节机制.从诗歌翻译者和诗歌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诗歌可译性限度的调节机制.为了做好诗歌翻译工作,诗歌翻译者可以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充分认识中西诗歌的差异,可以认真地学习诗歌翻译理论,可以不断地在诗歌翻译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技巧,还可以向国内外同行借鉴和学习.诗歌中的典故、陌生意象在异域读者头脑中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被认知的过程.一些优秀的诗歌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也离不开诗歌翻译工作.诗歌的可译性限度受到这些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巡幸江南时,曾多次驻跸德州,并写作许多吟咏德州的诗篇.简要分析这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可知其主调就是勤政恤民、励精图治.这些诗歌是康、乾二帝给小城德州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的面孔在哪里出现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因此,她在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谓顺理成章,有如风行水上,云浮苍穹.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一直在变化中前行,选材在变化,分值在变化,命题形式也在变化.在这些变化的背后,体现了命题者们怎样的意图和追求?我们如何评价诗歌鉴赏题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优秀诗歌流传于世,这些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历史上,曾出现过《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古典诗歌,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让当代中学生学习这些古典诗歌,去感受这些艺术精品的魅力,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确立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目标,也同样适用于古典诗歌的教学.诗歌能够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它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比散文更凝炼、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诗歌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教”,就是通过诗歌教学来“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以诗比民”,“以诗教民”(《经解篇》).古人尚且如此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今人更不应忽视诗歌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领会诗歌表达感情的手法,品味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  相似文献   

20.
杜甫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不仅有如屈原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而且有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无论是在诗歌创作上,还是在人格精神上,他都不愧“诗圣”的称号。由此杜甫也就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楷模,“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便继承了杜甫的这些精神。他从诗歌传承、诗歌内容、诗歌风格以及人格精神等方面都自觉地向杜甫学习。侯方域的诗歌虽达不到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但他取法乎上,又有着天生奔放的才气,因此也不愧为一时名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