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对450名大学生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定。结果: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测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学生在自测健康总体水平上要明显好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积极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有关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方面的特征,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功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有关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方面的特征,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功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壮志  张然  李立  陈玉娟 《文教资料》2007,(26):186-188
本文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家庄学院不同专业(体育、理学、工学、管理、艺术)2366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其它专业;各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体育专业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其它专业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体育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中国大 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贵州省三所高校中苗族、侗族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 明: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心理健 康存在显著性差;不同民族、父母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 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100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轻度,有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为13%,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为1%;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得分与全国成年人常模比较接近,但在躯体和精神病性二项因子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比女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各项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人体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人体成分的比较研究,探索体育运动对人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男女学生人体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无机盐含量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非体育专业男女学生人体的脂肪含量比体育专业男女学生高,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男女学生腰臀比均比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低,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体育运动能够增加肌肉和骨骼的重量,使多余的脂肪以热能的形式消耗,能有效降低体内的脂肪含量及体脂百分比,进而使人体成分的构成处于合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风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显著性差异。②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自强型与嘲讽型幽默风格上有显著性差异。③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嘲讽型、自贬型幽默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类型的大学生幽默风格有差异,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黎天源 《职业技术》2012,(4):139-141
通过了解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状况及其差异,探讨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适能的影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体育与非体育专业的男生中分别各抽取16人,使用台阶试验和肺功能测试仪分别对他们进行心肺适能的有关指标,按要求进行一一测试,并采用检验对其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女生台阶指数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P<0.01);体育专业女生台阶负荷后心率变化幅度相对于非体育女生比较小、恢复较快,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肺功能测试中,体育专业女生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其中在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的比较中(P<0.0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比较中(P<0.05),与非体育女生比较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得出结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心肺适能,从而获得更好的体适能。  相似文献   

11.
1.研究目的:调研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人格特质、性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现状,为大学生了解、健全其人格特质,提高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实践依据,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健全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研究结果:6所高校1400名学生性心理健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状况,其人格特质的情绪稳定性、性格内外向处于中间状态,其精神也处于正常状态;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精神质值的增高而降低,学生的精神质可以显著地预测其性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和精神病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在躯体化、自卑、性心理障碍和冲动四个方面差异不显著;城市生源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心理更健康.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发现被试学生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性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或者P<0.01),其余各因子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综合样本,说明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性别和高低年级进行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低年级学生,男、女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知觉是人类生存本能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赤峰市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进行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在综合知觉、深度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肘关节动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研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的365名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浙江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焦虑状况。结果表明,以性别做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男女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差异不显著。将专业类型、年级作为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有极其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焦虑的成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山西省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发现综合幸福感除存在人口学变量,即性别、年级差异外,体育专业大学生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正性情绪、友好关系、利他行为方面得分高。这进一步论证了体育锻炼对幸福感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综合幸福感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丈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规范有序的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张昕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6):118-122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大连市14所高校151146名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大连市7所高校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男、女大学生共662人调查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研究认为: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整体上大二和大三体质较好。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普遍,态度不够积极。多数学生没有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出强化管理者的态度和教师的责任意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快体育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560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特质焦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无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也没有显性差异。但是,男女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时间有显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多;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时间也有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结果还表明,男女生之间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不同其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金梅 《教育探索》2008,(8):123-124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科学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建健康的教育环境;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德行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