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音乐人类学是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仍是多样化.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以来,一直运用丈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音乐进行研究,把一切音乐活动都看成是其研究对象,考虑的是音乐艺术全球性与全人类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将"新史学"与音乐人类学的方法结合运用于中国本土化的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中不失为补充应对中国音乐美学不断出现的学科自身困境与外部其他各种学说的挑战.面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出路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科的基础上,将最开始出现于历史领域的'新史学'研究方法与音乐人类学方法引入与借鉴到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中,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联系与交流,从而实现学科互融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音乐人类学于1980年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登陆中国,其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积极付诸实践,《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就是著者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又一部新作。该书努力体现国内外学界的最新学术动态及前沿专题,以严谨的论述阐释了音乐人类学的学科称谓、界定、性质及其发展历程;系统详实的介绍了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创见性的描绘了音乐人类学的论域及视角。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音乐人类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在音乐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指引下架构徽州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学理,并结合已有徽州音乐人类学实践尝试,展望今后徽州音乐人类学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文化取向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主要兴起和发展于美国,其当代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是关于学习的研究成就,这一成就正从根本上改变当代教育学的学习观念.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向心理学等学科借鉴、坚持和改进田野工作,尤其是重建该学科的中心概念--文化.这些经验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并将其确定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美国,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发端于文化传递理论,其理念在教育人类学领域中确立后出现了研究文化习得的转向,此后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的社会理论推动下,迈向了实践本位学习的研究,成为西方学习理论的主流话语.学习人类学的研究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学习问题提供了人类学经验,拓展了当代教育学科的文化和学习观念,充实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城市音乐人类学自20世纪60年代作为音乐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诞生以来,逐渐开始得到世界众多音乐人类学家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城市音乐人类学学科研究成果显著,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建立以及城市中“田野”个案的大量涌现,使其成为当下音乐人类学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城市音乐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城市音乐...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西方音乐人类学家率先对城市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城市音乐人类学作为音乐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诞生。受此影响,中国音乐人类学学者亦不再局限于对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而开始逐渐关注在城市化浪潮中呈现出的多元城市音乐文化。本文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评述,期望城市音乐文化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便共同推动中国的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发展,其主要理念现已渗透到国际音乐教育中,但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人们对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还比较陌生。音乐人类学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梅里亚姆),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其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是:树立音乐价值平等观,注重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杨素香 《教育与职业》2006,(20):106-107
人类学是一门广泛地研究人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科学。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语言人类学,它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而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分支之一是人类语言学。因此,人类学和语言学不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教育等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它们的关系。本文旨在讨论人类学对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文化之忧思的实质是音乐文化的困惑。对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和功能的分析,是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根源,人们对音乐人类学学科定义、本质等概念的质疑与困惑由来已久,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关注多样性文化传习的教育人类学范式方面,美国较为发达。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与心理学互动,研究文化与认知;70年代调查多样性学习,论证人类学习的社会建构性机制;80年代明确学习人类学概念,增强研究的深度感和时代感;世纪之交,莱夫等人提出情境学习理论,产生了跨学科影响。该学科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一词的内涵变化进行阐述,进而认为宏观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有指导作用;音乐学的分支学科-"民族音乐学"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最大,音乐史学的成果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互为现照.  相似文献   

14.
陈学金博士撰写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节点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教育人类学学科史研究著作。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教育人类学从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的近百年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学科意识、研究主题、代表作品、学科制度和代表人物。该书对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简明清晰地凝练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线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与宏观社会演进的复杂关系,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构建音乐化的学习环境是当今教育领域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音乐促进快乐学习,营造和谐校园;音乐拓展智力空间,整合其它学科;音乐开启智慧潜能,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构建音乐化的学习环境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学科群中活动最频繁、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它被看成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认为其学科史极其短暂,可以叙述但无须研究。陈学金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挑战了上述传统观点,不仅开展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历史研究",而且提出和论说了若从1905年王国维提出"教育的人类学"的术语和内涵算起,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学科史的新锐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相交织的视角出发清晰和准确地界定何谓教育人类学,是分析和论述教育人类学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因而在未来的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进程中,这本学科史的先驱性著作是"绕不开的研究",必将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视野中的情境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人类学视野中,情境学习具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是情境学习的基础性要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家们对学习的诠释;实践共同体是情境学习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要素;学习课程是实践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在参与和互动中产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是人类学中与经济学对话的部分。20世纪40、50年代,经济人类学在美国人类学中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人类学研究中对经济部分进行关注的新兴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开始传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缓慢的发展,经济人类学逐渐成为中国人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目前正在经历经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的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人类学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作为一门"舶来"的学科,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理论框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主题不明确,学科价值尚未彰显;研究方法中的理论指导缺失;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等几个方面。我国教育人类学要想实现本土化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学科主题方面,中国实践是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主题选择的依据;研究方法方面,不仅要重视方法的研究,更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研究队伍方面,不仅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还应加强队伍整合。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提高,对教师的学习起着不容忽视的支持作用。同时,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可以让高职音乐教师由独自学习转变为共同学习、共同研究,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构建学习共同体,为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及广阔的学习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