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图法》(三版)交替类个别“宜入”之不宜孟昭和(贵州大学图书馆)在图书情报学专业学生的分类标引实习中,有一类标引错误颇具典型性,这类错误多与交替类注释有关。经查核《中图法》与文献标引简报均无有关修订说明,故在此以例说形式略作辨析,供《中图法》编委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出第一版以来,经过两次修订,已于1990年出版了第三版。它的问世是在十多年的图书馆文献分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因此,《中图法》第三版受到了图书馆等文献工作部门的欢迎,它必将促使文献分类工作更趋于科学、准确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类分文献的基本情况及其修改意见罗建国,主启福《儿版》是根据《中图法》第三版编制的,从类分文献的情况来看,社会科学部分类分文献量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中又以文学大类类分文献量最多,工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大类类分文献量很少。总的...  相似文献   

4.
俞君立 《图书馆》1990,(1):25-3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研究单位广为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在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荣获1985年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为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类分图书的需要,《中图法》编委会从1983年开始,对《中图法》(第二版)进行认真的修订,历时五年,定于1990年1月刊行《中图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图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的正式出版,各图书馆都面临着《中图法》(第4版)向《中图法》(第5版)过渡的问题。怎样完成新旧版本使用的顺利过渡而又尽可能不影响读者查找图书,成为各图书馆编目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类号改变产生的16种情况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变动类目统计表,并制订了工作细则,从而实现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6.
对《中图法》(三版)S类“植物检疫”子目序列的商榷林昕梅(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图法》(三版)是我国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图书分类法。它推陈出新,使得图书分类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对图书情报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也有些类目的设置值得重新考虑,如s类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B0哲学理论"类目及其下位类从第1版到第5版进行了多次修订,其中《中图法》(第5版)在《中图法》(第4版)的基础上只修订了1处,但是从类目使用次数、集中与分散、读者需求等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等类目的设置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中图法》的类目设置应考虑文献保证原则和读者需求,这有利于避免分类法的庞大化和复杂化,方便读者快速有效地检索文献,其编制原则应突出"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三版)的面世,给图书馆界带来了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是三版的使用问题,即在新书分编工作中,是否使用三版,怎样使用三版类分新书;另一个是图书改编问题,即对已分编图书的处理问题,是否改编、如何改编。关于前者,回答是肯定的,道理不言而喻。既然三版要用,自然就带来了图书改编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图书改编问题,才能在以后类分新书工作中使用《中图法》(三版)。因此,图书改编工作是《中图法》(三版)普及、推广和使用的关键,是当前广大图书情报单位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笔者在此不惴浅陋,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作为一孔之见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9.
对《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二版传记类目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评价,并对分类实践中应特别注意的要点问题加以归纳和例说.  相似文献   

10.
出《中图法(少儿版)》第二版与《中图法)第四版在教育教学类和文学类图书分类上的不同。重点讨论教育教学类图书的分类应兼取两部分类法所长,做到既科学又实用地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张燕宁 《图书馆建设》2012,(7):34-35,40
英语类图书是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标引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方便读者检索的重要保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5版)在《中图法》(第4版)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类目、增改注释等方法对H31类目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但是在使用《中图法》(第5版)对英语类图书进行分类时,仍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在《中图法》(第5版)修订时,修订者应删改不当类目和注释,并为专业英语图书单独立类。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中图法》三版改编图书后的思考张桂芳,刘娥,徐维岚(丹东市图书馆)《中国法》三版经过修订补充后,由于它能跟踪新学科、新技术、新主题的类目,适应学料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因而普遍受到用户的好评。改用第。版将有利于图书情报单位服务质量的提高。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部分类目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已于2010年9月出版,与《中图法》(第4版)相比,它更强调分类法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结合实际图书分类工作,《中图法》(第5版)的"B825个人修养"类目、"D政治、法律"部分类目、"F经济"部分类目、"G894私人收藏"类目、"H31英语"类目、"I207.2诗歌、韵文"类目的设置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希望再版修订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各版本中的类目名称、体系结构以及地位不断变化,其相关学术争论也一直不断。针对《中图法》第4版A大类列类存在的大类类名、体系、依人列类、著作复分体例、文献保证等问题,提出将此大类与Z 综合性图书大类合并,改造为总类或综合性大类的全新修订与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下称《对照表》)的出版发行,无疑有利于使用单位了解《中图法》第三版修订的详细情况及其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二版传记类目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评价,并对分类实践中应特别注意的要点问题加以归纳和例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图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到第四版改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它是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关怀和支持下,由北京图书馆于1971年2月提出倡议,全国36个单位赞助而组成《中图法》编辑组,经过二年的努力,于1973年3月完成初稿,并以《试用本》形式出版,1974年7月到11月,由编辑组在京六单位共同研究,对本分类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和重点修订,于1975年10月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系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中图法(第二版)分类导片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网络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四…  相似文献   

19.
《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以下简称少儿版)的编制成功,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文献分类工作标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各类型少儿图书馆的文献分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于1990年正式出版,为我国图书情报系统的文献分类工作标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各类型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文献分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