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一、复习词语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读熟了课文,现在我们复习一下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出示词语)  相似文献   

2.
一、引入。(师生互相熟悉后)师:罗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我们班(拿出中国结),你们认识吗?谁来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王慧 《山东教育》2002,(25):53-5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页、89页。教学目的:1.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拍一拍、想一想,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知道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节课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一找初步认识了简单的排列规律后,我设计了联系生活找规律这一环节:师:同学们只用三、四种学具就创造出这么多的规律,真是小小发明家,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连续表扬三次,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师:哎,你们发…  相似文献   

4.
李华 《山东教育》2010,(6):43-44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你瞧,它来了! (课件出示:米奇乐乐) 师:乐乐要带大家去它的家参观一下,你们想去看看吗?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 师:老师要求你们回家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或一个物体,你们都观察了吗? 生:(异口同声)我们都观察了。 师:既然大家都观察了,说明同学们都心中有数了,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还没想好题目,不能交流。 师:好吧,为了便于同学们命题,我给你们在黑板上写几个题目,供你们参考。 师:(边说边伸手到粉笔盒里拿粉笔,不料,摸到一只癞蛤蟆,顿时一惊,险些叫出声来。为了不让癞蛤蟆惊跑,只得按住不动,立即镇定自若,并从容一笑)同学们,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不知是哪个隐性瞒名的同学特地给老师赠送了这只蟾蜍(…  相似文献   

6.
实录剪辑:余映潮先生《记承天寺夜游》(张家港市鹿苑中学版)(出示投影) 师: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课文里面有一个地方是明写高兴的,还有一个地方是暗写高兴的,我读给你们听一下。  相似文献   

7.
一、谈话导入,走进春天 师:同学们,在你们眼里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能描述一下你喜欢的春天吗?(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生活体验,感受清洁剂的威力 师:(出示一只很油腻的碗)同学们,你们能快速把它清洗干净吗?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  相似文献   

9.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0.
教学现场 一、揭题谈话,走近诗歌,整体感知: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阅读一篇非常美的文章《金色花》。金色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欣赏。(播放金色花的图 片)谁来描述一下刚才你所看到的金色花?  相似文献   

11.
陈红仙 《考试周刊》2012,(42):63-64
教学片段师:(拿出几片枫叶)这些就是秋姑娘给小青蛙、大雁、松鼠和山村孩子的信。(神秘地)想知道上面写些什么吗?生:想!师:(随手拿起一片枫叶)那我就给你们读一封吧!(佯装仔细看了一下)这封信是秋姑娘写给小青蛙的:亲爱的小青蛙:冬天快要到了,你睡觉时可一定要盖好被子,千万别着凉生病了呀!  相似文献   

12.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习怎样观察。那“观察”是什么意思呢?生:“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师:是吗?在十字路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红绿灯,那谁能告诉我这三色灯是怎样排列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久才有人回答,几乎把几种排列顺序都猜遍了)师:(故作惊诧地)你们没看见过红绿灯吗?(全班摇头否认)刚才有的同学说“观察”就是看,但是红绿灯你们都看见过了,为什么说不出它们的排列顺序呢?看来,“看”不等同于观察。下面,我带你们到公园去实地观察一下吧!(学生兴致盎然,我带学生来到公园大门口)师:谁先来说说公园的大…  相似文献   

13.
一、推荐新书,建构期待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暑假都读了哪些书?(生自由说)师:最近老师得到了一本好书《草房子》。为什么说它是本好书呢?我们先来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评论的。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如下: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个小节呢?请听录音。(生听录音,体会)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伙伴听,好吗?(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自由练习朗读,有的读一节,有的读全诗)生:我最喜欢第一节。(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应该把“凉凉的”读得轻点儿。生:不,我觉得要读重点儿。师: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两人分别读这句)师:你们还想评一评吗?生:他没有把“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师:你们听得很仔细。谁能再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课标”教材教学第二册P27。一,创设情景 感受新知 1.师:(出示一个风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源于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生:王赛军。
  师:你们怎么知道我是王赛军的呢?
  生:屏幕上写的(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王赛军)。
  师: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叫王赛军这个名字。如果在百度上输入“王赛军”三个字,搜索一下,我们一共可以找到1万多条信息。老师从中挑选了几条,你们能从我给的几条信息中确定,哪一个不是我,哪一个可能是我吗?  相似文献   

17.
(教师板书课题后,同学生谈话。)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我先了解一下预习的情况。你们说这篇课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还是写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这一节课我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级上了不下5次,每一次上完课我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课堂因为学生而精彩!这里想借助课堂教学中点点滴滴的片段,谈一谈我的体会和思考。片段(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板书),你们听说过分数吗?生:听说过。师:把你听说的告诉大家。生:分数就是把一样东西分开来,再几分之几。生:分数就是我们平时考试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批的“几分”。师:不过今天我们学的分数可不是你说的分数。生:分数中间有一条线,…  相似文献   

19.
题目:将1-9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数的和都相等。教学实录:一、尝试交流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道题目,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师:会做的同学请举手。(约20%的学生举起了手)师:你们能介绍一下是怎么想的吗?生1:我是试出来的。生2:我也是试出来的,我的运气很好。  相似文献   

20.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蓝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生: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生:我还能说得再细一些、再具体一些———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全班:喜欢。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蓝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