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世界和中国田径跳跃类项群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春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19-121,131
在分析1979-1999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跳跃类项群历年前十名成绩的基础上,揭示了20年来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跳跃类项群的发展规律和动态特征:20年以来,中国和世界田径跳跃类项群都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世界田径跳跃类项群的发展主要以奥运会为周期呈波浪式发展,中国田径跳跃类项群的发展在80年代无固定规律,进入90年代后,以全运会为周期向前发展;相对世界而言,中国跳跃成绩运行轨迹振幅加大,表现出成绩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中国女子跳跃类项群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男子;中国男女跳高项目的发展速度均低于世界,导致中国跳高项目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差距加大.  相似文献   

2.
世界与中国长跑项群最新发展特征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0年代世界与中国长跑项群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世界长跑运动在这一时期继续保持发展的趋势,但发展速度降低,其动态特征是以奥运会周期规律发展;中国的长跑运动以高于世界数倍的速度发展,其总体水平向世界水平趋近,其动态特征呈现无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24~27届奥运会难美项群项目的奖牌归属进行统计,采用奖牌赋值法。引入动态演变系数,对第24~27届奥运会难美项群项目各国竞技实力进行了探析。进一步揭示了奥运难美强国竞技实力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第27届奥运会我国获奖项目格局展望难美项群的增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1993年我国就”2 0 0 0年奥运会我国参赛优势项目的成绩预测”文献 ,2 7届奥运会中国参赛项目的奖牌预计与远程观摩第 2 7届奥运会所统计成绩结果的比较分析 ,结合研究奥运会难美项群各竞赛项目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2 4~ 2 7届奥运会难美性项群的基本格局及我国的主要对手 ,报告了我国难美性项群的现状及培育新增长点的基本思路 ,提出了难美性项群是奥运战略中增长点的重要项群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历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夺金项目上存在着明显的项群特征.按参赛人数分类,单人竞技项群是我国运动员夺金的主要项群,双人合作项群是我国运动员夺金的次要项群,多人集体项群是我国运动员夺金的弱势项群;按主导竞技能力和成绩评定分类,技能主导类项群是我国奥运夺金的主体性项群,体能主导类则是辅助性项群,其中技能主导类表现难关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以及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是我国奥运夺金的棱心项群;按竞技性质和比赛战术分类,间接竞技类项群是我国奥运夺金的主要项群.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3-30届奥运会金牌区域及项目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奥运会金牌分布区域优势明显,欧洲为金牌强势区,北美洲、亚洲为金牌优势区,大洋洲、非洲、南美洲为金牌弱势区;各洲均有金牌强势国家、金牌优势国家和金牌弱势国家;金牌强势区中,欧洲除对抗隔网项群男女均较弱外,在各项群中优势都很明显,且男女均衡。金牌优势区中北美洲男女速度性项群、亚洲男女对抗格斗项群获金牌能力持续、稳定,但其它项群获金牌的能力较弱。金牌弱势区中大洋洲、非洲仅耐力性项群男女呈发展态势,南美洲男女多个项群至今还无缘金牌。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女运动员在奥运会的优势现象,从项群角度对第27-31届夏季奥运会我国女子冠军比赛成绩比较分析,发现这连续5届奥运会中不同项群的女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主导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主导项群运动员,且技能主导项群中隔网对抗类运动员运动寿命最长。而在体能主导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同时也发现技能主导项群是我国女运动员夺金的主要项群,体能主导项群是我国女运动员夺金的弱势项群;技能主导项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成绩有可能存在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对历届奥运会男子速度性项群比赛前3名成绩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历届奥运会男子速度性项群成绩进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历史时期内奥运会男子速度性项群成绩有升有降。这与其各时期训练理论、方法的创新、场地、器材的更新以及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有关。在各个历史时期内都有代表每种训练方法的优秀运动员出现。从历届奥运会成绩总体发展来看,今后各项运动成绩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慢,男子速度性项群成绩纪录已逐渐接近人体生理极限。  相似文献   

9.
第30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表现出明显的综合特征。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从项群实力特征、区域实力特征、性别实力特征、成才规律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个项群竞技实力不均衡,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耐力性、快速力量性等项群实力超强;速度性、同场对抗性、表现准确性等项群实力很弱。2.区域竞技实力不平衡,华东地区最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次,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弱。3.性别竞技实力不平衡,呈现出"阴盛阳不强"局面。4.不同项目、不同项群运动员成才年龄存在差异。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30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优异成绩并表现出明显的综合特征。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 辑分析法,从项群实力特征、区域实力特征、性别实力特征、成才规律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1各个项群竞技实力不均衡,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耐力性、快速力量性等项群实力超 强;速度性、同场对抗性、表现准确性等项群实力很弱。2区域竞技实力不平衡,华东地区最强,华北 地区和东北地区其次,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弱。3性别竞技实力不平衡,呈现出"阴盛阳不强"局面。4 不同项目、不同项群运动员成才年龄存在差异。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9届奥运会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29届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阶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夺取金、银、铜的主要阶段;男女运动员的人数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呈现较强的项目和项群特点,分别是:超长距离项目>投掷项目>长跑项目>跳跃项目>短跨项目>全能项目;耐力类项群>快速力量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年龄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失阶段(31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应分析等方法,对第28~31届奥运会中、美、俄、英竞技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在速度性和同场对抗性、英国在耐力性项群上实力雄厚,中、俄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上优势明显且竞争较为激烈;美、英优势项群竞技实力呈上升趋势,中、俄则呈下降趋势;美、俄呈“阴盛阳衰”特征,英国则相反;我国在体能主导性和同场对抗性项群上劣势明显,且美、英对我国优势项群形成新的威胁;我国奥运危机重重,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4~27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奖牌获得情况的统计分析,透视出当今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势项群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并找出了我国田径运动优势项群及今后田径运动的发展方向,同时探讨我国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为田径运动的发展和奥运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百年夏季奥运会项群洲际竞技实力分布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奥运会百年历程的发展,世界各洲际在不同项群上展现出不同的竞技实力,各洲际奥运会上所获的奖牌是代表其竞技实力的主要指标。应用经济学中波士顿矩阵法又称四象限分析法将奥运奖牌占有率和奖牌增长率双指标结合分析,确定竞技实力分布态势的4种类型:占增双高态,高占低增态,低占高增态和占增双低态。百年奥运4个历史阶段中,各项群竞技实力分布态势特点表现为:欧洲在所有项群奖牌占有率均具明显优势,4个阶段呈占增双高态或高占低增态;北美测量类项群各阶段均呈高占低增态或占增双高态,其他类项群多呈低占高增态;亚洲第4阶段制胜类和得分类项群实力较强,均呈高占低增态或占增双高态;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实力较弱,各类项群4阶段均呈低占高增态或占增双低态。奥运会奖牌分布态势研究是竞技实力研究的一个新形式,它为今后竞技体育实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
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归纳分析,对里约奥运会田径项目的竞技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田径运动的发展呈现出集中性的分散化发展,不同层次之间的竞技实力差距在加大,奖牌的洲际划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呈现出竞技波动性,美洲的竞技实力呈现下降趋势,欧洲在均衡中缓慢发展,亚洲、非洲、大洋洲呈现出上升趋势发展;田径项目项群特征分化比较明显,速度性项群、快速力量性跳跃以美洲为主导,投掷以欧洲为主,美洲为辅,耐力性项群上非洲形成了强势的垄断,竞走项目上亚洲、大洋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全能项目未来依然是欧美之间的较量.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历史性最好成绩,但依然处于爬坡期,未来的竞技之路依然艰难.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世界23~28届奥运会、中国5~9届全运会及中国200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女子田径跳跃项群前8名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女子田径跳跃项群呈现多极格局,俄罗斯在跳高项目上具有绝对实力;世界女子田径跳跃项群4个项目呈上升发展趋势,且成绩表现出较稳定。中国在跳高和跳远两个项目上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但逐期增长速度较低;在三级跳远和撑杆跳高两项上,中国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撑杆跳高下滑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为参加1984年的奥运会作准备,国家体委决定于1981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委托四川省体委在成都市举办全国短跑集训。参加集训的单位有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北、四川等六个省的男、女优秀短跑运动员共三十六人。四川省体委还抓住这个时机,组织了全省重点业余体校短跑教练员训练班,让  相似文献   

18.
我院副教授吴太平和西南民族学院讲师倪佩衡撰写的《短跑技术教学》一书,现由我院铅印。本书在“发展情况”一节中,很详细地介绍了短跑的起源、技术和比赛的重要情况,世界短跑成绩的进程;世界短跑强国的实力剖析;旧中国参加奥运会和远东运动会以及我国解放前后成绩对比分析等。在“技术”一节中,对短跑技术的特点、技术结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前8名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田坛实力格局和优势项群的地域归属,并根据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提出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男子中长跑成绩的演进及主翼项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献法、回归分析法和一般统计法,并结合项目能量代谢特点,对1896-2000(1—27届)年间历届奥运男子中长跑项群运动成绩的演进加以定量分析,揭示了奥运会男子中长跑各单项成绩的进展特征、主翼项成绩的相关程度及其兼项制胜的一般规律性。供制定竞技田径发展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