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迟媛 《教书育人》2011,(27):40-41
英国萨里大学(英文为University of Surrey)于1966年9月成立,是为了实现19世纪末让伦敦的贫穷居民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初衷而建立的,所以萨里大学离伦敦不远,位于伦敦西南30公里的吉尔福德镇(Guildford)的镇中心。萨里大学虽然建校不早,校园也不大,但教学和科研水平很高。萨里大学在很多方面与中国的大学不同,尤其在教学和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居民的教育投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入手,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高等教育投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投资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伦敦——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伦敦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有关研究表明,英国在高等教育上每投入1英镑,就会获得1.56英镑增值回报,而伦敦的高等教育更是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5%以上。高等教育促进了伦敦及整个英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伦敦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本文探析了近几年伦敦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以期为北京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学术之都提供借鉴。伦敦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1.普及化程度高,学生年龄偏大。英国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一方面是自治的大学,另一方面是公立高…  相似文献   

4.
经济状况与美国高等教育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雪 《江苏高教》1999,(5):99-101
当“教育机会均等”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口号,尤其当人们已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人人都应享有参与发展文化成果的权利时,当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每万人中有5000多名大学生的时候,我们发现,在美国,青年的家庭经济背景仍然是关系到他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接受何种类别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统计资料表明,美国1980年度高中二年级学生中,到1992年,有85.9%来自低社会经济收入阶层的青年人未能接受协士学位以上的教育,这一比例在高社会经济收入阶层的青年中占40.1%;受到学士学位以上教育的低社会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伦敦的教育相当发达,这和伦敦的经济发展分不开。伦敦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的教育体制也不断完善。伦敦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城市之一,在教育投资上成绩卓越,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其中,伦敦的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较高,注重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伦敦的教育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1  在 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央提出了到 2 0 10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 15 %的目标 ,然而 ,经过几年的高校扩招 ,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已大大加快 .由此人们预计 ,我国大学学龄青年入学率将在 2 0 0 5年以前达到 15 %以上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需求的变化决定供给的变化 ,相对于过去传统的或者说是精英化的高等教育来说 ,不期而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其发展趋势具有一些新的规律和特点 ,而这些新的规律和特点归根结底是由于教育需求的变化所决定的 ,因此 ,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 ,就不能不研究这种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7.
周谊 《教育与职业》2006,(19):88-89
高等教育普及率居中 与我国比,瑞士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较高。2004-2005学年.我国一万居民中有高等教育在校生154人.瑞士有278人。但是.美国早在20年前就超过500人,2004-2005学年约590人.是瑞士的两倍不止。这说明.瑞士的经济奇迹并不倚仗高等教育。而且,从职业高中和纯粹学术类学生的比重看.瑞士高等教育中的成人比例是很高的。如果以20岁为统计组.瑞士青年的高校入学率不到20%.而我国2004年的高校入学率已经为19%.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与瑞士相当。  相似文献   

8.
马宁宁 《留学生》2010,(6):11-11
城市可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所需的经济、人才、社会环境因素,而教育也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高湍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城市与教育关联程度较高的城市如波士顿、纽约和伦敦。当然,也有部分城市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同步。城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同步,也有不同步.关键是看城市经济特点和高等学校规模、层级以及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道》2008,(9):62-62
高等教育本是产生社会精英的重要机制,但现在变了。韦永琼在《青年探索》杂志发文认为:过去,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教育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精英分子,一方面,社会及其高等教育机构认为,进入大学的人本来就是精英,另一方面大学不但促使这些精英的成长而且也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使他们走进大学之后成为社会精英。在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10.
第六次中英部长级教育磋商会议10月27日在伦敦兰开斯特宫举行,双方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及语言教学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确定了今后三年中  相似文献   

11.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若干年里,高等教育究竟应具有什么样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争论的问题。教育界本身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适度发展、稳步发展到积极稳步发展乃至积极发展这样的逐步转变过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党中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培…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在日益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防止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鸟中斯基提出的民族性教育思想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然而,在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他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旧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第一,“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第二,培养青年的爱国心、民族自豪感;第三,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辽宁高等教育收费的适度水平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应考虑生均教育成本和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 ,如果收费水平过高 ,超出了大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 ,就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本文测算了辽宁省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和辽宁省居民对教育收费的合理承受能力 ,为制定高等教育的适度收费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安徽教育》2011,(2):20-21
【正】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安徽高等教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普通高校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100所,更在质量保障体系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首创建立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30年,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跃升—建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未来30年,中国高等教育将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跃升一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在过去的20余年特别是近10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逐步探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国模式。展望未来,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就是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位一体的共赢发展。对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博士在“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上的主题报告给予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现予刊发,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内涵,根据2008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招生报名与录取情况以及高等教育在校生情况,分析了在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私人成本水平下居民个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潜在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学费过高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消极作用,同时居民的高等教育承担能力也趋于饱和.因此,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不能随意提高,必须符合我国居民的承受能力和教育成本水平,否则就会造成教育对经济的反向拉动.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学费过高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消极作用,同时居民的高等教育承担能力也趋于饱和.因此,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不能随意提高,必须符合我国居民的承受能力和教育成本水平,否则就会造成教育对经济的反向拉动.  相似文献   

19.
香港高校就业辅导的新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11年香港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建立至今,香港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目前香港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岭南学院,全日制本科生约有45000人,研究生有3600人。随着香港特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最近5年内香港的入学人数,已由过去的8%增加到18%。1994年“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公布的1995年至2001年中期报告预计,2001年最高入学人数将达到20220人。另外加之约12%的青年到国外大学求学,香港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香港高校就业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1月12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特区立法会上发表了题为《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201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回顾了特区过去一年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报告指出: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全力以赴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优先完善各项民生福利,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2014年。按照“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施政主题,社会文化范畴的工作将会继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施政目标.从社会文化范畴的各个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教育方面.报告提出以制度和资源的有力支撑筑起连接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持续进修、终身学习等领域的全民教育网络:落实“教育兴澳”的施政理念,实现居民素质全面提高。本期刊登2014年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中的第二部分——2014年度教育领域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