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雄 《教育》2008,(8):59-59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标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这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新课堂呼唤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而真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于不同高中先后询问过多位从事新课程教学的教师:“新课程”究竟新在何处?教师除了说出“教材是新的”之外,其他则说不出其所以然,至于说“教材”新在何处,也不能准确作答。在此,我想围绕“新课程”的“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已承担了三年的新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边“充电”,边努力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全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一直倡导的理念。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呢?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多换位思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来进行教学。笔者根据自身的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上午第四节,我校高中政治教研组组织观摩了一堂新教师的汇报课。她所教学的内容是高一思想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她作为一名新教师,又是一堂新教师就位入格的汇报课,我作为一个相对而言的老教师,又是此次评课的中心发言人,有必要对此多啰嗦几句,以作共勉。现在还要看课堂有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遵循了教学规律,符合了教学原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就应该是一堂合格的课。当然,这离优秀的课堂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关茜 《山东教育科研》2009,(22):61-62,6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引导教师由对“理想模式”课的追求转向富有生活化、个性化与生命力的教学探索?怎样建立更为合理的公开课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突出公开课的导向功能,促进广大教师卓有实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上好每一堂常态课”是关键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从而实现好课的“和谐价值”:以人为本,实践创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在此,笔者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笔者要为教师上一堂“下水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作为一校之长,笔者陷入矛盾之中——是中规中矩精心预设教案,按部就班,完成教学?还是打破藩篱,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成就一堂真实的语文课堂?理性让笔者选择了后者,因为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有责任给学生真实的、快乐的课堂。但笔者又必须面对可能的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10.
1.一堂啼笑皆非的评比课 前不久,我市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比赛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再次促使了笔者对新课程中二次函数的安排的思考:二次函数到底安排在哪儿好?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中的新理念"何去何从"--由两堂数学公开课所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听了两堂数学公开课,一堂是高三复习课,课题为“抛物线焦点弦性质的探究与推广”;另一堂是初二的新授课,课题为“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一)”,在这两堂课中,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并对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进行反思,体现出“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位”的、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理念.这两堂课为一线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同时,又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一堂啼笑皆非的评比课 前不久,我市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比赛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再次促使笔者对新课程中二次函数位置安排的思考:二次函数到底安排在哪儿好?  相似文献   

13.
赵建宏 《师道》2007,(2):24-25
笔者听了多堂数学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六年的数学教学改革已走到了“瓶颈”深处,多数教师的教学难再上新台阶,没有正确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没有与课程改革一同与时俱进……主动准备是收获的前提,教师迎接新课程的思想准备与能力准备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胡高正 《辽宁教育》2004,(11):46-4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堂好课究竟应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在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四个字:趣、实、活、新。“趣”,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常常在想: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行为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新课程下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底 ,江苏省南通市教委组织了一次“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邀请了六县一市的老八所省重点中学老师对外开课 ,共同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笔者也应邀开设了一堂公开课 ,并有幸观摩了数十堂示范课 .在活动初期 ,我自感到对新课程理念还算“昭昭” ,然而在活动中 ,我却对这种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感到“昏昏” .我与同行在评课交流中争论着 ,在争论中困惑着 ,在困惑中思考着 ,在思考中感悟着 ,在感悟中我探索着 .如今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正处于如火如荼实施之中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这是非…  相似文献   

17.
人们听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会说,这堂课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听得过瘾。有“味道”是对课的赞赏和认可,但却又是比较模糊的一种评价,这“味道”到底指什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上出语文课的独特味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的独特味道就是三个字:“实”、“活”、“美”。一堂熔“实”、“活”、“美”于一炉的语文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实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参赛代表参加了“第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参赛教师都是有备而来,竟争相当激烈。自然,大家对专家评委的评课思想就极为关注。作为评委之一的钱梦龙老师在大赛期间的一次报告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评委,我们评  相似文献   

18.
郜秀清 《考试周刊》2012,(11):33-33
课堂教学是情感与经验的交流、合作、碰撞的过程。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们的评价已不是简单的对与错了,“鼓掌表扬一下!”“很好!”“你真棒!”等话语充斥着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赏识与鼓励。给孩子带来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底,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邀请了八所省重点中学老师对外开课,共同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笔者应邀开设了一堂公开课,并有幸观摩了数十堂示范课。在活动初期,我自感对新课程理念还算“昭昭”,然而在活动中,我却对这种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感到“昏昏”。我与同行在评课交流中争论着,在争论中困惑着,在困惑中思考着,在思考中感悟着,在感悟中探索着。  相似文献   

20.
张俊 《课外阅读》2011,(9):77-78
新课程标准向教师提出新要求:“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此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信息技术教师,试图从每天的课堂教学中探索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