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四宝”指宋代产于徽州的四种文房用具精品。 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徽州知府谢暨与宋理宗赵昀有亲戚关系,每年都要向理宗进贡“澄心堂纸”、“李延硅墨”、“汪伯立笔”和“羊头岭古坑砚”(一说为“婺源枣心砚”)四种文房珍品,被称作“新安四宝”。唐宋时期徽(歙)州地区笔、墨、纸、砚制作业十分发达。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至三十一年洪适任徽州知府时,对当地传统的文房四宝工艺品生产非常重视,积极扶持推广。  相似文献   

2.
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文房就是书房。古代把书房中使用的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称为文房四宝。这四种文具最负盛名的有浙江省湖州的湖笔、安徽省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省端州的端砚。毛笔,为我国所特有,作为一种书写用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商代早有原始的笔,春秋时期已经能制造毛笔。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南  相似文献   

3.
词语新解     
眼镜:与笔、墨、纸、砚并称为“文房五宝”。 苹果:上帝用来启发牛顿灵感的东西。 实验:对哲人不信任的验证。 早读:听取“蛙声”一片。 分数:给你的永远只是单相思。 作业:多名学生同时复制的一个标准版本。词语新解@林云清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中国独有的文房用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成为中华文明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砚,又称砚台,是画家和书法家的必备文具之一。文房四宝中,砚台的质地最为坚实,具有“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的价值,因此古人也认为“四宝砚为首”。砚台由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而来。相传远古时期,黄帝得一美玉,便命工匠琢成砚台,取名“墨海”,并镌上“帝鸿氏之砚”几个字。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砚台确实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文房四宝",人们大概都很熟悉,可以顺口说出它包括(毛)笔、墨、(宣)纸、砚,知道这是古代文人书房中主要的书写用具。所谓"宝"是说它们在文房中的地位重要,不可缺少,也是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一件件艺术摆设。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文房"的内容已发生  相似文献   

6.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古人曾赋予笔、墨、纸、砚以各种别致的代称,沿用至今。唐代韩愈把文房四宝人格化。他把他的四位友人的名字作为文房四宝的别名,以毛颖指笔,陈玄指墨,褚先生指纸,陶泓指砚。笔还称为管城子,毛锥子。笔也称毫,有羊毫、狼毫、兼毫等。用羊毛所制的笔为羊毫,狼毛制成的称狼毫,羊毛和兔毛制成的称兼毫。"中书君"作  相似文献   

7.
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对它们进行了吟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文房四宝的佳联妙对。下面搜集的几例就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8.
《黄山学院学报》2007,9(4):125-125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新安郡。所属新定县改遂安县,海阳县改海宁县。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文人也喜欢以“新安某某”自称,朱熹写文章就往往署“新安朱熹”。一些学术流派也以“新安”冠名,如“新安医学”、“新安画派”、“新安理学”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自然若砚,生命如墨,生活似笔,这世界宛若一张纸。砚研出墨,墨融于笔,笔在纸上描绘出一幅无与伦比的图画,而这幅画,是多么美……  相似文献   

10.
自然若砚,生命如墨,生活似笔,这世界宛若一张纸。砚研出墨,墨融于笔,笔在纸上描绘出一幅无与伦比的图画,而这幅画,是多么美……  相似文献   

11.
文房四宝是书法创作的必备工具。自古以来,绛州文房四宝工艺精湛,久负盛名。绛州澄泥砚以历史悠久、材质独特、制作考究而成为我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经过几百年的沉寂后,在当代又重焕生机;绛墨在唐代已列为贡品,绛州的制墨名家"陈玄"在当时成为墨的代名词;绛笔有史可考至明代,品系众多,产量颇盛;纸的生产在绛州虽无特色,但因绛州古时处于水旱码头的特殊地位,成为经营纸张的集散地。如今,绛州文房业开发冷热不均,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文房传承人要增强主体创新意识,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2.
笔洗     
正请你认识我同学们,你们见过我吗?我呀,品种多样、造型丰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笔洗。虽然我只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但写字画画时可少不了我哟!我的大家庭你们别看我只是一个盛水洗笔的器皿,品种可是很多呢!不仅质地不同、颜色各异,构造也是多种多样。不信的话,往下看吧!  相似文献   

13.
笔、墨、纸、砚乃书画家之"文房四宝",然笔、墨、纸难以保存,唯砚独领风骚,可经历绝世,自古长存,惊人心目。尤其是名家名砚,被历代文人视为珍品,倍加重视。其来历,其造型,其质地,其传说都饶有讲究,人们可以从中读出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辗转玩索中品味其无穷的魅力。端砚的美学意义体现在石质、纹理、石品和砚铭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脂砚流传考     
我国的纸、笔、墨、砚,自古被誉为文房中之四宝.砚又以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为四大名砚,由于端砚具有纹理绮丽,竖劲发墨,池润容水,历寒不冰等特点,居于四砚之首.砚,既是实用文具,又是观赏文物.大凡文人雅士多喜题诗作铭,精雕细琢,终日摩挲,嗜之成癖.且以砚名其斋馆.如清人黄莘田之“十砚癖”,现代白石老人之“八砚楼”等,皆具有特殊的含义.笔者所述的脂砚流传考,颇富传奇色彩.苏州古称吴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文微明、沈石田、(?)十洲,唐伯虎和刻砚名家顾二娘等,均寓居于此.明朝万历年间,江阴名士王樨登移居吴门,尝及文微明门,诗书均臻逸品,主文坛词翰之席三十余年,名重江南.他珍藏小砚一方,长约二寸五、宽二寸许,厚及三分.其色青紫相兼,其质腻润可人,墨池中留有翡翠钉一点,由此可证为端溪水坑佳石.其制取材天然,正面因势作一桃形,微凹以受墨,上有蒂叶左右下垂,雕刻简雅,生意盎然,虽吴门氏翁媳以善制砚称,其艺亦不过如此而已.砚背刻有题诗曰:“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芳心在一点,馀润拂兰芝.”疑署“素卿脂砚,王樨登题”.诗格清雅,书法秀丽、堪称双绝.王与素卿相好,特以此砚为赠者.  相似文献   

15.
书法十诀     
第三诀文房四宝文房有四宝,纸笔墨和砚.软者弹力弱,外柔内(?)针.一旦功夫成,浓淡则随心;白纸为形地,笔者似戈剑,执软莫重按,用硬勿过轻.泼墨多变化,书苑花重影.墨者如粮草,砚池若砺砖.硬笔易露骨,软笔怕缩筋,用纸要讲究,生宣是上品.若想壮军威,四宝巧周旋.前者畏单薄,后者惧少劲.柔软吸墨水,染意且达情.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去参观一个古村,在村口看见一座用石头垒成的小塔,塔上一块青砖上刻着四个大字:敬惜字纸。当地的老人告诉我,这叫"烧字塔"。以前的读书人写完字的纸是不能随便丢的,都要放在这个塔里烧化,表示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虔(qian)诚。听到这个解说,我又自然而然地想起唐代书法家怀素埋笔为冢(zhong)的故事,自古以来,读书人对笔墨纸砚都有一种深深的感情。同学们学书法,也应当从小培养这种对文房用具爱惜和崇敬之情。古人把笔、墨、纸、砚(yan)称为"文房四宝",它们有哪些讲究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而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文明、书画及其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艺勇 《广东教育》2010,(11):15-16
[靓题精讲]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0年高考广东卷)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谈书法的艺术语言祖守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语言是最具体、最感人的。在书法欣赏中,一幅作品不会与其它作品混淆的“这一个”,源于其艺术语言的独特个性色彩。书法艺术语言就是书法家运用了一定的物质材料(笔、纸、墨、砚)进行形式构置(谋篇布局、墨色层次、用笔方...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06,(4):34-35
古往今来,只要是读书人,都要与文具打交道。古代人用的文具与我们现在用的有什么差异(chāyì)呢?请往下看。古代古人用的文具主要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毛笔)最有名的毛笔是“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善琏(shànliǎn)镇。传说秦代大将蒙恬(méng tián)在善琏发明了毛笔。湖笔中国湖笔博物馆清代康熙年间龙墨清代乾隆年间徽墨近代名人梁启超所藏之徽墨墨最有名的墨是“徽(huī)墨”。“徽”是指古时的徽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歙(xī)县、休宁等地。红领巾2006.4现代文具到了现代,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不仅使用起来更方便,也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