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书业内外     
国庆长假懒读书,合理安排阅读时光据新华网报道:国庆长假懒读书,正在成为国人阅读现状的一个缩影。长假为何容不下阅读时光?社会学专家指出,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文利用大量的"实例"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读书经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以期激发当代读者珍惜时光,热爱读书。  相似文献   

3.
徐雁 《中国编辑》2005,(5):47-49
春去秋来,寒往暑至,太平时光如白驹过隙。未容屈指细数,由江苏凤凰台凤凰读书俱乐部主办的《开卷》杂志,已经马不停蹄地走过了将近4年的光阴。  相似文献   

4.
郑靖瑜 《图书馆杂志》2006,25(12):91-93
秋天来了!台北人或是下午在茶艺馆闲聊,或是去郊外散心,各取所好,消磨秋日时光。同时,在这个“读书之秋”,去逛逛书店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倡导全民读书理念,丰富青少年暑假生活,我馆于2014年暑假伊始举办了“悦读时光”第九届读书夏令营。来自山师附小雏鹰小队的40多位同学及部分家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休闲时光话读书"活动百期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26日,吉林省图书馆圆满地举办了"休闲时光话读书"系列讲座第100期.  相似文献   

7.
我爱读书     
古往今来,读书人写尽了读书的喜怒哀乐。说起我与书结缘,还是当兵后的日子。19岁那年我毅然报名参军,立志要到军营大学校里好好地锻炼自己,多读些书。因为,上小学时,学校离家很远,我常常旷课;上了初中,又只知贪玩,根本无心读书;进了高三当我明白要好好读书时,却悔之晚矣。这回,我下决心要把耽误的时光补回来!新兵集训后,我被分到了机关工作,部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我大开眼界,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好机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总挤出些时间道游书海。我开始选读了《雷锋日记》、《西行漫记》、《平凡的世界》等书。随…  相似文献   

8.
夜读     
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是儿时”是南宋大诗人陆放翁先生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滋味,千载之后读之仍觉亲切温馨。  相似文献   

9.
傍晚,残阳照耀着窗户,世界渐渐模糊,记忆却在一点点亮起来,围绕着几本书,它们伴随我度过了一段特殊时光。还是在年初,几乎所有时间都闷在屋里读书。读轻松的书,好看的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七八月间.我曾在香港做客座研究。人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热天肯定不是读书天.但我确实在那里倚仗空调避了北京少有的酷暑.连日“泡”在图书馆里.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图书馆在双休日推出的,旨在倡导高雅的休闲方式,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书香社会的"休闲时光话读书"系列讲座,以及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青睐和好评,被专家和新闻单位称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历十年动乱以后的青年一代格外感到时光的宝贵,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更使广大青年感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和紧迫。青年们以一股前所未有的求知欲追求知识,发奋学习,一时间"读书热"迅速在全国漫延、兴起,"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相似文献   

13.
雪岗 《中国编辑》2013,(1):83-86
从少不更事的孩提时代到现在离开正式工作岗位,已有近六十年的时间;从正式参加编辑出版工作到如今,也已三十多年。这些时光中,我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就是书了。几十年看书,读书,租书,借书,找书,买书,藏书,编书,写书,从书中获取知识,以开窍明目,指导实践,愉悦人生。其中,读书和编书,对我的影响最大,我的体会也最深。  相似文献   

14.
痴书     
面对日益激增的知识,谁没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呢?那种慢速度、低效率的读书态度,恐怕很少有人满足了,快节奏、高效率的读书,需要一种“痴书”精神,也就是一种潜心攻读的痴迷劲儿,因“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可见,“痴书”精神表现的第一个方面是爱好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在他们那里听不到“没有时间读书”的埋怨,看不到荒废时光的闲散。他们痴于追寻和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痴于在知识的田园  相似文献   

15.
流逝的时光像电脑中的病毒,将记忆中的许多事情都删除了,惟有小时候见过的一幅对联却顽强地留了下来,上联是"世间惟有读书乐",下联是"人生无如吃饭难".清楚地记得当时看到此联时,心中大不以为然,暗自思忖道:读书的乐趣我丝毫没有体会到,吃饭的容易我却深有体会,而且,饭越好越容易吃,不好的饭吃起来才有"难"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读书永恒的主题──《当代百家话读书》评介读书与生命同在著名作家、政治家李尔重以“读书与生命同在”为题,畅述他在戎马生涯中,在百忙的政治活动中,怎样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个爱书人,但爱书人不等于会读书。李尔重的读书经历告诉了我们,由爱读书到会读书,有...  相似文献   

17.
基层官兵如何攀登高科技知识的高峰?驻疆某边防团的思路是——首先交给战士一把“金钥匙”,并开展了“多读书、打基础、攀高峰”活动。自去年6月初开始,这个团组织开展了“多读书、打基础、攀高峰”活动。团政治处下发了《关于三年读书成才定向达标实施措施》,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与各边防站指导员签订了《落实“三年读书成才”活动责任书》,采用读书小组组织活动、函授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全团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读书活动。同时拨出5万多元专款,购买图书和作业本,为读书活动提供物质保证。这项活动尽管开展的时间只有一…  相似文献   

18.
译者的境界     
张亮 《中国图书评论》2007,(10):124-127
十多年前,网络还没有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那时一个因伤病不能到处溜达的大学男生来说,有趣、有益而又能打发时光的消遣方式就只有泡图书馆了.我记得自己当时挑了一种偷懒的读书方式:在阅览室按分类号一本本地往后翻.所以,那一年多的时间,我杂七杂八地读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叛徒     
书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石,希特勒却粉碎了这块基石,成为读书的叛徒。希特勒喜欢藏书,痂迷读书,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但他却走向了人类的反面。读书固然重要,但须慎读,这是反思希特勒读书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书伴军旅路     
生活中,当有人问我爱好什么时,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我爱读书”。是的,我爱读书。听家人说,在我过人生第一个生日时,面对桌上琳琅满目的小东西,我看也不看,却毫不犹豫地向一本书爬了过去。二十多年来,不论时光如何变化,地点如何变迁,我始终没有离开过书。几年的军旅生活,书也成了我最亲密的战友。读书,使我重新认识了自我。初涉军营,我被分配到干休所当了一名公务员,整天和拖把、扫帚打交道,甚至有时还得在医院陪床,端屎倒尿,这使我因高考失败而冷落的心,犹如一下子又跌入冰窖里。这时,首长们给我送来了一部“绿色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