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总体而言,新时期中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应该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绿色环保为方向,以田园城镇为模式,创建高效、和谐、富有个性的人类栖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居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建设得到不断发展.综合中西人居环境理论,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该具有安全、健康、方便和舒适等特征.对人居环境特征的量化评价具有测量、评估、比较和预警等功能.当前,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研究相对薄弱.必须注重对人居环境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在研究和建设城市人居环境的同...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居环境是近年来关注度持续升高的一个话题,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以南宁市为例,从自然环境、城建环境、人文环境三个研究路径着手总结南宁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并对南宁市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南宁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应继续打造"绿城"品牌,以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为重任,加快支柱产业建设,加强社区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界定城市人居环境概念及构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主要省会城市2015年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四方面的分项比较并据此将城市分类,得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不平衡,内部差异明显等结论.最后,针对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农村内涵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论文以实地调研访谈与调查问卷为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安徽省人居环境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以实地调查、走访、观察为主要方法对文县白马藏族聚居区人居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分析表明,文县白马藏族聚居区自然人居环境资源优势明显.但社会经济发展较差、教育卫生欠帐较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快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安市L镇G村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居环境的具体现状,阐述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和现实挑战,并从政策角度提炼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偏远农村地区振兴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湖南省1991~2007年间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虽在逐渐改善,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滞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最后,从乡村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对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乡村居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居环境是人类居住和生活所需的各类资源与环境条件的总和,对其质量的评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当前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居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的思路与技术方法。以基于生态位宜居度的衡阳市人居环境质量研究为基础,结合衡阳市2007、2008、2009年三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建立人居环境动态评价功能单元,在Visual C#.Net2008开发环境中运用ArcEngine控制设计并实现了人居环境动态评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2-15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1]。通过对邢台市已经完成整治规划的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以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为调查重点,查找邢台市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邢台市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足问题的原因,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城市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社会、经济亚系统的协调发展,而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城市人文环境。原生理念强调原始、自然和文化积淀,重视城市的历史传承;人文理念强调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中的人格本位,实现城市环境对城市人群的良好服务;生态理念则强调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中的和谐与协调,追求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协调和空间管制机制、高速公路的生态理念、工业区的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的塑造、新型能源与利用等方面,介绍了德、法等国在尊重自然,注重生态,优化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性化环境上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具有学习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绿城"建设的脚步还未停歇,近年来又在着力打造另一个城市形象——"中国水城"。"中国水城"和"中国绿城"的双城定位是基于其生态共通性的,强调的都是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两者并行不悖。对于南宁城市形象建设和传播,一方面应强调在"绿城"里做好水文章,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城市地理环境,保护和利用已有水资源,挖掘和创造增量水环境,进行科学和创新的双城形象传播。另一方面,应强调在"水城"里打好绿色牌,着力打造"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效果,水绿相宜,水绿相映,水绿和谐。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归根结底就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导向,处理好建设、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福州是指日可望的。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资源承载指数、环境发展指数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城市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权重值,并根据指标对城市综合居住环境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值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系统内各要素(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协调.只有依据区域资源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制度,建立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治理是依据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调控人类生产生活行为,限制损害城市环境相关活动的总称。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群众性、动态性等特性,本质是影响人的行为,转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治理工作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对生产力基本概念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生产力的基本概念应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问题,其构成要件应体现生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