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在2岁半到3岁期间,多数会发生厌弃学习,拒绝识字的情形。尤其是那些3岁前未形成“识字敏感”和从未识字的孩子,或虽然识字但未进入阅读的婴儿。这时他们多数不能集中注意,难于安静,视识字为畏途。往往弄得父母无可奈何,只好放弃努力,等待孩子上了小学,让老师去管教。有的从此难以培养起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来。儿童到3岁左右的厌学情绪,我们称之为“3岁波折”。这是他们心理  相似文献   

2.
孩子快上小学一年级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长们都很重视。近几年,不少家长偏重学科知识教育,超前教孩子识字、计算,为孩子入学打基础。我曾对一九九一年入学的二百余名一年级小学生作过调查,入学前学习识字、计算的孩子占9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56个学生,入学前已认识几百字,会做百以内加减法的孩子16人,占28.5%。入学前,偏重学科知识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否有利?我为此进行了跟踪调查。超前学习的儿童由于识字、计算已有基础,在初进学校时往往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孩子却逐渐失去了优势,甚至成了学习有困难  相似文献   

3.
趣味阅读     
刘娟 《今日教育》2008,(2):37-37
孩子到了五、六岁后,对阅读和识字越来越有兴趣,刘于家长来说,孩子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增加阅读量和识字量,对孩子进入小学学习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由家长手把手,一个字一个字教他们认读,不仅家长费力,而且孩子能记住的也不多。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趣味阅读是一个帮助孩子多识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写话的工具,也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汉语拼音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但是纯汉语拼音的教学是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又是比较复杂的。刚入学的儿童年龄小,比较好动,注意力不稳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们一直从事学前班孩子的教学工作 ,我们认为就孩子心理发展来说 ,为了使他们入学后能顺利地学习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 ,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儿童入学后开始正规地学习书面语言 ,而书面语言的发展是以口头语言的发展为基础的。在学校里 ,儿童不仅要能够听懂教师的讲授 ,而且要能够在课堂上当众回答教师的问题。他们学习识字、读书、造句这一切都需要在口头语言发展良好的基础上进行。口语发展的欠缺 ,会给儿童入学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有的孩子上课被教师叫起来发言时 ,因心理过度紧张 ,而不敢回答问题 ;有的孩子虽…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工具、符号。如果儿童在记忆的储备中没有一定数量的汉字积累,阅读和写作是无从进行的。因此,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七、八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年龄特征,也有他们学习的特殊规律,所以,只有努力研究、掌握这些规律后才能搞好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教学符合这些规律了,儿童识字效率就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儿童识字效率就低。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做法。一、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七、八岁孩子思…  相似文献   

7.
随文跟读即可识字,是大量实验证明及入学儿童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可以让儿童直接学习阅读,即跟着老师阅读文本.其问没有单独的识字过程,识字就在学阅读的同时同步完成.小学三年级结束学会阅读的作品量可达100万字左右,儿童可以独立阅读一般的白话文章,识字量也达3000字左右.教师教学轻松便于操作,学生学得愉悦负担轻.它一举解决了入学儿童识字与阅读的矛盾,在汉语文基础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识字、阅读都不难.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省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接受民办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儿童语言入学准备总体上基本具备了进入小学学习的条件,但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阅读基本知识、识字、和前书写能力均达到较好水平。但知识类得分优于智力类得分;语言成绩与儿童年龄没有显著相关。表明我省民办幼儿园儿童语言入学准备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之间、知识和能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小学拼音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起始的环节。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拼音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这既减轻了因为众多文字符号的单纯识字带来的枯燥乏味的学习负担,同时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汉语拼音是识字、  相似文献   

10.
胡晓玲 《甘肃教育》2020,(5):147-147
亲子阅读是以书籍为媒介,以阅读为环节的读书方式。小学低年级是儿童从家庭教育到正规学校教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父母能重视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对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促进观察、思考、理解、想象和表达的发展,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重点,也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和作文教学奠定基础。在低段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字的构字规律并丰富练习形式,能有效调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在兴趣识字中有效地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问题]我5岁的女儿很爱听故事,只要有空我就会念书给她听,但并不刻意让她认字.因为我听说,孩子上学后会因为老师教的东西已学过就不好好听讲了.可我也听说,现在孩子入学后的识字量非常大,如果一点也不教孩子,孩子入学后会非常吃力.再看看自己身边的那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在教孩子认字了,有的还认了不少,我是不是该像其他家长一样教孩子认字呢?可我又担心操之过急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那么,孩子入学前认字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  相似文献   

13.
汉语拼音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帮助孩子学好普通话、识字、阅读、写作的有效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对儿童非常重要. 由于汉语拼音本身只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所以让刚入学的孩子学起来难免枯燥乏味.而一年级新生注意力短暂,观察不细,形象思维占主导,有意记忆能力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据小学教师反映,有35%左右的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很不适应,常常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出现厌学、孤僻、焦虑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孩子入学前忽视了在入学态度、情感反应和社会性方面的准备工作,造成了入学的障碍。因此,要使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幼小衔接时期对孩子进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呢?  相似文献   

15.
一、拼音课的功能《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1识字功能。汉字是表义文字,字音与字义没有必然联系,这是识字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掌握了拼读方法,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识字中的字音问题。2读写功能。让学生学会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并掌握常用的200多个音节,就能为识字阶段纯拼音句群和以后的注音课文的阅读奠定基础;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儿童入学前的口语基础,提前读写。3自学功能。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的学习工具,便能自我识字,…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为了能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世界,可突破教材的编排体系,采取先字后音、识写异步、集中识字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入学的前两个月中依托自编教材《快乐识字》,集中识字500个,然后再进入教材学习,采取课堂识字、连带识字、生活识字、阅读识字、诵读识字、识字考级等方法,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在低年级就能认识2500个汉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有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再加上语文识字量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18.
入学准备是多方面的,家长在儿童入学前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学习态度方面的准备 首先,对孩子进行热爱和向往学校生活的教育,使孩子爱学习,愿意在集体中生活。不要随意用学校和教师来恫吓儿童。如有的父母常常恐吓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这是不对的。更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这不仅有损教师的威信,而且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望而生畏。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把儿童入小学当作大事来办,学校和家庭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如电视剧《阿信》中就提到,为庆祝阿雄入学,举行了仪式,还特地把外祖母也请…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工具.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入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激发刚入学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尽快掌握这一工具呢?没有适当的方法是不行的,我就近几年来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证明 :儿童必须多识字 ,尽早接触语言材料 ,才能有更多的信息刺激大脑 ,使大脑不断发展 ,孩子也才会变得更加聪明。教育比较发达的拉丁文字国家 ,很重视儿童早期认读 ,一般儿童在 8岁时能够正常阅读浅显文章。而我国儿童在 8岁时所学的字还较少。为了让我国儿童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与世界各国孩子共同竞争未来 ,现在学生使用的新教材采用了“认多写少”的策略 ,试图增加孩子识字量 ,帮助早期阅读。这一策略怎样在教学中贯彻执行 ,让刚入学的孩子尽可能多地识字 ,本人觉得教者要在这几个方面落实 :一、重视创设良好的识字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