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关爱学生",这是中小学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爱学生直接体现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国内关于关爱学生的文献、书籍、期刊有很多。有李春玲主编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书,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孙炳海发表的《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谭国强 《中国教工》2008,(10):18-19
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6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关爱学生”一条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一条。将“保护学生”首次写入师德规范,更加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4.
姜宏 《中国德育》2010,(4):44-47
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帅职业道德规范》。它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这“三爱”为主线,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为人师表”为要求,以“终身学习”为引导,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融入其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需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5.
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和教师队伍的现状,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规范》)。关爱学生是《规范》的核心,而爱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尊重学生是成功教育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我的师德观     
“关爱学生”不仅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全体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坚守这个底线,才能有效保障所有的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6)
江西省日前出台《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包括: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准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不准私自办班或对现任教学班的学生有偿家教;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以及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等。江西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还要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教师执行“八不准”的情况记入教师师德档案,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并要向社会公布中小学…  相似文献   

8.
陈锡华 《教师》2013,(4):23-24
“维护学生权益”是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六项内容之“三关爱学生”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是从事教师职业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是教师职业区别其他任何职业的显著特征,也是融洽家校关系,亲密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同的黏合剂..新《规范》实施四年以来,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有了一定进展,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有了一定改善。但学生的权益还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维护,家校、师生关系也还不是十分融洽。  相似文献   

9.
部委     
《教育》2008,(28)
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出台9月3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公布。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有教师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  相似文献   

10.
朱青 《成才之路》2009,(36):I0014-I0014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经过近一个月的意见征集后正式出台。“笨得像猪”‘蠢死了”等一些辱骂和挖苦的“语言暴力”行为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被明确禁止,教师再使用“语言暴力”将被视为违反师德。  相似文献   

11.
于文 《小学语文》2008,(10):49-49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并于9月3日正式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2.
“师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若干年间,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学校,为适应教师职业环境的变化,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对教师的侵蚀,在师范教育、师资培训与学校管理中,颇注重“师德”问题,十分必要。“师德”,指教师职业道德。欲问现时代中国“师德”规范是什么,据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29条援引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为:“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如果这些已经是多数教师心  相似文献   

13.
暑假前,华容县教育局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这是该县着力构筑“师魂工程”的又一举措。华容县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1997年以来,该县大力宣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上墙、上栏、上标牌。同时出台了《华容县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等规定,并以“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为依托,在全县中小学校启动“师魂工程”。为了给师德建设导航,该县坚持典型引路,每年都评选“…  相似文献   

14.
近日,恩施州教育系统开展了以“爱生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爱生育人”主题教育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是学好一个“规范”。各中小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学前,集中一定时间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开展一项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杨旭 《山东教育科研》2010,(8):11-12,18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国务院办公厅[2008]13号文件也明确规定:严禁中小学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收费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但现实中,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在职教师.在一定范围存在从事有偿家教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一词,用新理念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关爱的三个层次,阐述了关爱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关爱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文琦 《云南教育》2008,(13):16-19
新华网消息: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拟增加“保护学生安全”的消息,引发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教师博览》2008,(7):18-1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修订。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加新内容】9月2日,教育部下发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意见征集版相比,正式版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关心集体”等内容。在意见征集阶段因“范跑跑”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的“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在正式版本中被采用。另外,在”关爱学生”中,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在“教学育人”中,增加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在“为人师表”中,除了继续要求尊重家长外,还要求“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在“终身学习”中,增加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两个月的意见征集,9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意见征集版相比,正式版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关心集体”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