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技术革命与泛概念思潮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中,科学的飞跃、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变革、经济的膨胀,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发展,交错生辉,浪潮滚滚。首先,进入本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越来越显示出高度综合的趋势。尤其,在当代的许多场合下,科学的分化实际上已成为科学高度综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正在演化为同一过程。例如,分子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其说它是生命科学的分化,倒不如说它是一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如果说科学的分化与综合还留有传统科学与技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已经由过去单一的X线成像技术发展成为与计算机、电子学和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诊断体系。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心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显著的改变了以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为主体的普通心血管放射学的局面,从而共同构成了现代心血管影像学。与之同时,在心血管造影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使放射学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3.
医学影像学是放射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名称,它利用某种介质,例如超声波、X光等,将人体组织结构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判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医疗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也带动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探析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作用,以此作为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契机,从总体上提升我国医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生物进化的跃进30多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生物爆发性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自然界和生物界的飞跃也是一个接一个。例如,“寒武纪大爆发”、“埃迪卡拉大爆发”、“三叠纪大爆发”、“早第三纪大爆发”等等。鉴于这些事实的大量存在,美国科学家埃尔德·里奇和古尔德于1972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进化理论——“间断平衡论”。该理论指出,生物的进化不像达尔文所强调的那样是缓慢变异的渐进过程,而是渐进与跃进交替的进化过程,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会由于地理隔离、突发灾难或其他外界原因而在某一时期集中产生大量基因突变,从而产生飞跃式进化,乃至…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代民 《软科学》1998,(2):70-72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四川省宜宾师范专科学校舒代民(一)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并注重加强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特征。首先,科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飞跃,但同时也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情报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经常起作用的趋势:一种是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另一种是学科不断综合的趋势。这两种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辩证发展趋势,导致了现代情报科学广泛化,整体化,完整化趋势的加强,这是当前情报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情报科学的分化与综合趋势推动了整个情报科学的发展。本文就情报科学的这两种发展趋势做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科技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正在使农业产生质的飞跃,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现代农业科学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较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更具智能化、产业化、企业化和国际化等显著的特征;农业科技在形成自己完整体系的同时,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作为研究和探索计算机模仿人类思考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主要涵盖研究计算机实现智能化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超出基础的应用等方面。医学影像学作为通过使用人脑来进行图像识别和鉴定的学科。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技术方面的引入必然推动着医学影像学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近现代有了质的飞跃。临床医学与各种新技术、新药物的有机结合极大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本文回溯历史,剖析现状,对现代临床医学进行深入的思考,试图根据其中的不足,找出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唐曦  刘洪 《科技风》2011,(12):211+216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要点。方法对120名已修完专业课程的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学生对主渠道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非常认同,对医学科研、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及实习有一定认同感。结论需要对现有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加医学科研、医学影像学新技术的相关课程,延长实习时间,同时加强现代医学影像学教育理念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