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台.”李政道博士认为:“21世纪就是两者会合的时期”,“科学与艺术就象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从1993年开始,在李政道博士的倡导下,北京大学每年举办两次“艺术与科学”的沙龙.这项活动为艺术界与科学界的人士创造了相互沟通的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科学揭示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真理,艺术展示的是事物规律原本的天然属性和状态。科学与艺术颂扬的本源都是人类所需要的真、各、美。服饰中的“真、善、美”应该为那一时代而存在,产生的是瑰丽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从起始时的不分,到中世纪以后的独立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即“重逢”的阶段.正如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的:“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在今天重逢的日子里,科学与艺术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会,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普遍的内涵,揭示出它们之间过去“尚未揭示出”而“应该揭示出的东西”(鲍里斯·斯宾茨基).要想揭示出作为一门学科的构成与范畴,揭示出驾驭它们的更普遍  相似文献   

4.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5.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严加安院士指出:"科学和艺术都源于人类的社会和精神活动,在人类历史上是共济和互动的,共同谱写了人类灿烂的文明",它们"有共性也有交融","当今,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早在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说法:“我没有艺术细胞,所以……”;“我没有数学细胞,所以……”;“产品是由技术+艺术所构成”或“产品的价值由艺术含量及技术含量的多少所决定”;以至竟有人说:“我不学数学,也能成为艺术家……”云云。这些说法虽然不应追究,但毕竟反映出我们一些科学或艺术工作者的不全面,这种思维方法甚至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所应具有的观念和方法。我们不得不反省一下,我们对科学和艺术的认识——方法论上落后了。 一、科学与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方法也是相通的。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同时诞生在本世纪最初的10年间。同过去的时代相比,这两者都失去了他们表现手段的直观明确性。当今自然科学所描绘的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结尾,对于整个作品的艺术成就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有一位大文学家曾幽默地说过:“谁为剧本发明了新的结局,谁就开辟了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讲,高鹗的艺术劳动具有“开辟新纪元”的性质。多年来,红学界对续书结尾十分不满,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在艺术上也对之作了相当苛刻的批评。今天,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赋予它一种新的接受方式。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翼双翅,二者的“联姻”,就体现在有一条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侨梁横架在理智的逻辑思维与情感的审美思维之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化学家汪德熙教授,就是这一“联姻“的实践者。他不仅在科研上成绩斐然,在音乐艺术上  相似文献   

9.
艺术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和科学之间存在着相容的关系:构成“艺术”的形与色与科学意义上的形与色是相容的;每一时期的艺术状况是同时期科学水平的潜在反映;艺术赖以实现成物化形态的表现材料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结果;许多科学原理直接为艺术所利用;电脑绘画更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再生物.艺术和科学之间也存在着相悖的关系:两者的思维模式、功能目的以及展示方式和物化形态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很长时期以来,不少的文学评论者和《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划分为“五四”后中国新文坛的两大派,即“人生派”与“艺术派”。都认为“创造社”的主要代表人物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是“艺术至上派”或“艺术无目的论”者。然而郭沫若本人却不同意这样的评论。早在一九二八年他就明确地表示过:“我不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一九四一年他又进一步说:“前些年辰我们有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和艺术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种糊涂观念———“艺术是非科学的”,从而认为在艺术教育中并不存在科学教育的问题。本文则认为,艺术虽不是纯科学的,但艺术也不是非科学的,是艺术科学引导人们走进艺术世界,是艺术科学帮助人们创造艺术。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艺术科学教...  相似文献   

12.
六十多年前,鲁迅先生曾谆谆告诫文学青年要读一点理工农医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许多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不约而同地都在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世界一流的大学几乎无例外地都在强调艺术素养,呼唤人文精神。这件事,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长思之。   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谁也离不开谁。”钱学森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事实上,在堪称科学界泰斗的人物中,酷爱艺术而且造诣很高者举不胜举。爱因斯坦几乎天天拉小提琴,而经常和他一起演奏贝多…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心理学及医学、经济学奖认可并培育科学中人的创造力和科学发现及其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要有效地倡导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对科学、艺术及人类事务中的创造性过程有所理解。牛顿提出两个理论来解释他本人的创造力,两者均被广泛引用。有一次,人们问他如何解决科学及数学的难题,他答道:“通过坚持不懈地对其做详细研究”。另有一次他将其成就归功于“站在众多巨人的肩上”。在这两种情形中,“富于灵感”的结果产生自一个平凡的活动(也许巨人的肩膀并不太平凡,但我后面还将谈到此点)。巴斯德提出了与牛顿的第一个说法内容相同…  相似文献   

14.
刘徽 《现代教学》2015,(7):77-79
马扎诺在《教学的艺术与科学:有效教学的综合框架》一书的引言里探讨了“教学是艺术还是科?”这个问题。如马扎诺所言:“有效的教学是将大量的教学策略与对每个学生个体及其特定时间的需求的理解进行动态的专业性整合。”这就点了这本书的题“教学既是艺术也是科学”。马扎诺提出的有效教学综合框架是以10个教学设计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这其中前9个问题分属三块,即“用于实施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块”“用于内容传递的教学模块”和“用于常规活动和行为的教学模块”,而问题10是一个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5.
现年85岁高龄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著:《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肝引起世人瞩目。这部书展现了艺术与科学汇流的历史趋势和美妙的前景,给文学艺术送来了批判地继承传统、超越世俗、预见未来世界的美妙信息。曾以《工程控制论》这部开别性的著作闻名世界的钱学森,在他的脑海中不仅拥有一个广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作为钱学森年轻的同辈人钱学敏在“编后记”中写道:钱学森从小受过良过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日本留学生,一生爱好文学艺术,钱学森自…  相似文献   

16.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以“艺术中的科学家”的视界审视艺术。她汲取了科学研究中求真与务实的认知方式、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自信与执着的禀赋,使作品达到了审美与科学的完美融合。卡森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文学家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学要有科学的批判精神,文学创作也需要同科学联姻。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在《古典新义》中对庄子的艺术成就作了较高的评价。他说:“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尽够你欣赏的,采撷的。这就可以证明,如果庄子高兴做一个通常所谓的文学家,他不是不能。”  相似文献   

18.
艺术与科学——烛照人类迈向文明的两支火炬。 论说艺术和科学的文字多如牛毛,然深入浅出并教人过目难忘者,却是屈指可数。笔者一直折服于十九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他以第一人称的单数和复数,对艺术和科学作了高度概括:“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要保持其世纪级水平的经济实力,就必须保持其世界级水平的教育。科技的发展主要来自于教育的振兴,21世纪,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空前激烈甚至空前残酷的竞争。美苏之争的实质是什么,原先我们一直以为是军备竞赛,是工业竞争,是钢铁比赛,直到世纪末我们才明白,他们竞争最深层次的东西是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近来,在北京刚刚结束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李政道博士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的观点,令人深思……一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世界主要大国中的有关学者、专…  相似文献   

20.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欧洲有位研究专家说得很有趣,他说:“电影,是世界上惟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是啊,谁也说不出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诞生于哪年、哪月、哪天,它们太古老了,那时还没有文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