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些小孩子总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却爱挤眉弄眼、吃零食,弄点自创游戏之类的“小动作”,等老师回头时又马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或者在课后弄出点恶作剧。不少老师对此头疼不已,有些老师想出了一个方法:人盯人。就是找几个比较“乖”、“听话”的同学,另外开个小会,告诉他们,要留点神,看看谁不守规矩,把姓名和言行、时间、地点记下来,偷偷交给老师,老师会整顿整顿他们,你们都是老师信任的好同学,这也是在帮助老师维护班集体的纪律和荣誉。滑稽,看起来事情不大,却很有点继承了“东厂”、“锦衣卫”衣钵的味道;悲哉,有些老师还将此作为…  相似文献   

2.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3.
“刘洋,你还有几道题没有做完?”看着同学们陆续离开的身影,我注意到刘洋的课堂作业还没有完成。“老师,就差一道题了。”刘洋抬起头有点紧张地看着我。这是一个智力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很有“韧劲”的学生。“不会做吗?我给你讲讲。”看看时间已近12点.我不禁有些着急。“老师,我就要想起来了,您再等等行  相似文献   

4.
曹文花 《山东教育》2002,(12):30-30,31
在幼儿园里,幼儿“告状”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幼儿“见义勇为”的表现,是寻求老师保护的武器,更是对老师信任的一种反映。但有些教师对“幼儿的“小报告”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大声斥责,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对幼儿的身心是极其有害的。我们应寻求一种对待幼儿“小报告”的办法,做到既有利于施教,又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笔者凭多年的教育实践,借此机会提几点建议。一、抓住幼儿打“小报告”的机会,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幼儿打“小报告”是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他想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能得到…  相似文献   

5.
恢复高考制度近20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偏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有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举步维艰。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老师急功近利,他们在阅读教材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能力点”,结果,阅读教材被肢解得“千疮百孔”,而阅读教学内容不能指向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6.
今天听了一节课,感觉上课的老师非常认真,不仅精心设计教案,还制作了优美的课件,的确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同时也感到上课真不容易,老师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的组织、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巧妙策划,尤其对学生的回答力求正确、精彩,最好能一下子答到“点”上。但事与愿违,总有一些回答不在老师的希望之中,有的甚至出乎老师的意料。这时,老师要么不予理睬、不加评论;要么脸若冰霜,让回答的学生有些望而生畏。一节课下来,总感觉有些不对劲,难道这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吗?  相似文献   

7.
刘苏  赵萍 《早期教育》2005,(5):26-26
年轻的刘园长刚上任就深入保教一线“看班”,检查指导工作。一天早上八点半,刘园长推门进入中一班,祁老师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刘园长微笑着告诉她平时怎样组织教育活动现在就怎样进行。祁老师按照计划,组织小朋友进行主题活动“清清的水”。刘园长很高兴地欣赏着小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有时还参与其中。活动结束后,刘园长约好午休时找祁老师交换看法。  相似文献   

8.
“青春痘”给我们中学生带来了许多烦恼。为什么有些同学有“青春痘”,有些同学没有“青春痘”?导致“青春痘”的原因有哪些?有没有能够预防和消除“青春痘”的良策?带着这些疑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做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关于竖心旁(忄)的笔顺高更生《山东教育》1997年10月第19期刊登了聂在富老师答冯金梅老师的文章,认为“t”的笔顺是“点、点、竖”。有几位老师来稿认为聂老师的说法不对,“忄”的笔顺应是“点、竖、点”,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的机房上机时,我们经常忙里偷闲编辑一些Word档,但有些档是绝密的,不能让别人看(不好意思啊,绝对不能让老师看见!宁愿“被杀”而“壮烈牺牲”,也不能让老师“活捉”而惨遭“严刑拷打”),怎么  相似文献   

11.
有些学校规定迟到者须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老师同意后方能入座;有些老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同学一律关在教室外边,待讲完课后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老师虽允许迟到同学进入教室,但却在室内罚站很久。我认为,这三种做法都有弊端。第一种像是有一套规范,实际上至少有三点不足:其一,迟到的同学不分时机地喊“报告”,势必会影响老师讲课;其二,突如其来的“报告”声成为班上同学的“新异刺激”,势必会影响同学集中听课;其三,在课堂上处理迟到问题,耽误了教和学的课堂活动时间,且这种简单的固定形式的教育常常缺…  相似文献   

12.
2000年第5期刊登了陆启威老师的题为《浅谈自然教学中“节外生枝”意境的营造》一文,读后深为陆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文笔所折服。其中,陆老师在谈到第五点“思维求异,使认知机智化”时,举了一个“大气压力”中的覆杯实验作为例子,我觉得有些说法欠妥,某些解释应该说是出现了科学性错误,现提出来,希望与陆老师及广大读者共斟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第5期刊登了陆启威老师的题为《浅谈自然教学中“节外生枝”意境的营造》一文,读后深为陆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文笔所折服。其中,陆老师在谈到第五点“思维求异,使认知机智化”时,举了一个“大气压力”中的覆杯实验作为例子,我觉得有些说法欠妥,某些解释应该说是出现了科学性错误,现提出来,希望与陆老师及广大读者共斟  相似文献   

14.
一、分组的技巧 “老师,我不想和他一组!”Amy说道。“他是个笨蛋,怎么教也教不会!”Peter大嚷道。“老师,你这样分组不公平!”Jason有些不太高兴。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分组。在划分小组时,老师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在,学校提倡“无粉笔课堂”、“电子办公”。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老师很少或甚至从没接触过电脑,而让学生成了“老师”。这种角色的调换给我制造出不少的“麻烦”。  相似文献   

16.
为童年喝彩     
今天,县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在我校举行,第二节课执教老师在阶梯教室借我班学生上课。比赛规定:课前执教老师不得与学生接触,上课内容学生事先不得知道,由老师提前一小时抽签而定。整队入场时,我班学生欢呼雀跃。我反倒有些担心,课前没有预习,执教老师对他们一无所知,课堂上他们会不会表现太差,给我这个班主任丢面子?所以我再三叮嘱他们要多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还特地吩咐几位后进生老实点,不要太“放肆”。  相似文献   

17.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常常把“81”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让她罚站一次,让她记在心上。”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厉点,才能帮她改正。”老师听我这样说,也同意试试。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学生爱提问题.有些问题无意之中“考”了老师一把;有些问题则是学生故意出难题.想试探老师的智力、学问等。无论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考”问。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机敏地巧答,否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9.
教师相聚,常讲些生活、工作中的笑料逗乐。其中有些笑话听后,如鲠在喉。譬如:某老师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问其中的“老军”是什么,老师望文生义道,“老军就是老军人嘛,这还问”;某老师讲《美猴王》,讲解“与狼虫为伴”一句时,把“虫”释为“昆虫”;某老师讲《木兰辞》,学生说“这首诗胡编乱造,古代女人裹脚,怎么能跟男人在一起行军打仗”,老师不知其所以然,便唬道:“这是文艺作品,可以创造”。文科老师有人如此,理科老师亦有“同类项”,学生问题目,不懂则曰“此题缺少条件,无解”……  前人有训,学高为师。…  相似文献   

20.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选给学生读的文章,绝大部分学生自己是读得懂的。读不懂的,只是个别的地方。另外,有些地方懂是懂了,但是懂得不够深,领会得会泛一些。只有这些地方,需要老师点一下。”张老的话说得很明白,学生不懂的地方才需要老师做指导。其实,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往往也是课文的精髓,对于这些难点,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做精心设计。笔者把针对难点所进行的教学设计雅称为“细化”设计。阅读教学的“细化”设计如何避免琐碎,达到精细,甚至小中见大呢?下面结合实例谈三点体会。一、设计合理的小过程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