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英国短篇小说领域的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说极不相同的叙事风格,经其革新后的英国短篇小说面目一新,自此开始广受世人瞩目。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叙事风格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漫长的求索求变过程。本文将其创作分为前期、转型期、后期三个创作阶段,撷取三个阶段中代表不同风格的三篇作品进行比较,以探知曼斯菲尔德的求变过程和最终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是短篇小说中的艺术精品。它突破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写法,将笔触深入主人公的心灵深处,细腻地刻画了她一个下午在公园的情感历程,揭示出人物孤寂幻灭的精神困及其必然性。作品构思精巧,富于象征,蕴含深厚,颇具艺术魅力,解读此类作品对于推动当前短篇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传奇》中的作品大多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其间中国电影也发展迅速,张爱玲在《传奇》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中大量借鉴了电影艺术手法,本试图谈谈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并从中领悟它与作的创作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中国小说创作由古典形态向形态转型的过程中,从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到其他作家,流派,团体小说创作,几乎无不受到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正是在这种冲击,吸收,融合,创新的情况下,中国小说创作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走上了它的现代化发展进展。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是公认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泰戈尔虽以诗名世,但短篇小说创作也取得了很高成就。将对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手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杜鹏程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阐明崇高是其短篇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指明这是作者创作思想的必然产物,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力量。文中最后还进一步指出,杜鹏程的创作对当今文学作者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振兴和繁荣短篇小说创作,无论对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还是对文学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襄阳市第三届“会春杯”短篇小说奖,明显加大了评选的力度,组织者把参赛的上百篇小说做了认真梳理,挑选出已有好评的短篇小说参评,在此厚实的基础上,选出了46篇作为初评篇目,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在市场和读者的"冷落"以及短篇小说自身的写作难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创作队伍、思想内容、题材范围,还是艺术质量、价值尺度等方面,短篇小说创作都发生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变化。试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八百多篇小说的阅读和思考,以期对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创作状况进行细致和准确的把握和描述。  相似文献   

9.
李丹 《现代语文》2006,(10):77-79
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在其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给人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堪称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评述维吾尔著名作家穆哈默德·巴格热西的较具影响的一篇短篇小说《四只耳朵》。此外,介绍其在当代维吾尔文学创作中所做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作家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斯蒂芬.茨威格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声誉,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他平生善于撰写中短篇小说,并以中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以斯蒂芬.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为主题,探讨作家在创作中所惯用的手法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艺术在爱伦·坡这里得到了较成熟的表达。坡创作出版的小说约70篇,这些小说是坡精心实践其创作理论的结果。1837至1840年是坡短篇小说创作多产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大约有14篇短篇小说问世;1841年至1847年是坡多产的第二阶段,其间4篇精湛的侦探小说以及坡另外几篇较著名的恐怖小说相继出版。坡有4篇评论文章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其关于文学创作的观点,即作品应该遵循新颖性、完整性、简洁性、统一效果这四个原则。没有必要对坡的70篇小说做出绝对的分类,也无法做出绝对的分类。坡用丰富的短篇小说创作成果证明了其创作理论的可行性。系统梳理坡作为短篇小说作家和评论家的生涯,有助于人们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坡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认识了解爱伦·坡。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药》是反映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具有不朽的文学价值。本文从创作意图、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等方面追寻它的艺术构思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写了个六千多字的短篇小说——《“旱鬼”的葬礼》。这是我的成名作,也是我少年小说创作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以描写一个特定的历史沿革,特定的地域风情见长,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中,作家对民族的道德美,情操美,人性美进行了着力的讴歌赞颂,由于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在创作中童年意识一直统摄着他的审美理想,成为支配他创作的特定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6.
素描是美术创作的造型基础。素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如何在教学中把学生求美、求趣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技能的传授、美育培养相结合,我做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语言简洁朴实,凝炼流畅,而其“冰山理论”又在短篇小说中被发挥到极致.二十世纪后期,海明威这些独特的创作艺术风格风靡欧美文坛,并为很多作家效仿借鉴.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海明威短篇小说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以期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和其作品内容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晓苏是我国近年创作势头强劲的著名青年作家,自1985年开始小说创作以来,著有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人性三部曲》(共3部:《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80余万字)等,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狗戏》.《重上娘山》、《麦地上的女人》、《中国爱情》等等。其作品有的已译成英文和法文在国外发表,多次获省市各种奖励和多种刊物奖,如短篇小说《侯己的汇款单》获首届(2005年)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娘家风俗》、《嫂子改嫁》、《背黑锅的人》分别入选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周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最后一片树叶》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以现实主义为最高追求的作家,柳青在创作的起步阶段就明显地显示出重视生活、关注人生的特点。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构成了柳青早期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这些作品虽然明显存在着思想上、艺术上的不足,但仍然能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研究柳青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柳青的创作,对于把握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