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刑不是惩治罪犯的灵丹妙药。对于刑事犯罪。中国的《刑法》并没有停止过“升级”。但却没有遏止犯罪率的持续上升。江西律师李云龙认为.中国应该酌情减少死刑.尤其经济犯罪并没有危及生命.应当不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2.
死刑——剥夺犯罪者生命的刑罚,又叫极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方式。中国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历朝历代的法律都有关于死刑的规定。它同刑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死刑行刑手段极其残酷、野蛮、恐怖,而今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严刑苛罚已成为历史,寻求刑罚的人道性、科学性已成为社会的必然。远在夏朝建立之前的虞舜时代,我国就有了刑法《。左传》记载:“《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夏禹时“,禹会诸侯之君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而斩之”。商代盘庚规定“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在…  相似文献   

3.
近来,接连听到记者在采访中人身被打,采访器材被毁坏的事件。我们在对此感到痛心的同时,不断思考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记者在舆论监督中的人身权如何保护? 记者被打,伤害记者的人触犯的是刑法哪一条款呢?这是值得研究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是对故意伤害罪的规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月25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取消涉及走私、偷盗及诈骗等方面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规定对75岁以上的罪犯一般不执行死刑;与此同时,将近年来深受老百姓痛恨  相似文献   

5.
论档案犯罪的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了两个档案犯罪。其中,第一款规定了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款规定了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两个犯罪的犯罪对象都是“国有档案”。但是,对于国有档案的范围,《刑法》、《档  相似文献   

6.
渝文 《今传媒》2006,(2):59
重庆市5名歹徒绑架两名从事美容工作的女孩后连窜三区县一案告破。2005年12月6日,5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检察机关。12月7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法制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重庆晚报》和《重庆青年报》从猎奇的角度制作标题,本末倒置、很不妥当。现将两报标题抄录如下:《重庆晚报》为一行式标题:《绑架发廊妹协议“求财不劫色”》。《重庆青年报》为两行式标题:正题为:《“君子协定”管不住贪色绑匪》,副题为:《沙区、璧山、长寿警方24小时内破获一起绑架强奸案,5嫌犯全部…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1994,(4)
法制宣传要符合法律规定报刊上的法制宣传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法制宣传中存在法律用语不准确:1、某报消息《上海“5.29”案罪犯吴永祥被判死缓》,文中所说的“死缓”,是一种习惯用语,大家也都明白所说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但我国刑法没有“死缓”这一刑...  相似文献   

8.
北京一家报纸今年1月10日刊登《被判刑的副局长为何稳居官位》称 :河南省商丘市盐业局的李在良 ,2001年3月因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缓期一年执行。其实 ,这种说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它混淆了“缓刑”与“缓期执行”的概念。首先 ,两者适用对象不同 ,缓刑适用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而缓期执行适用的对象则是被判处死刑 ,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其次 ,两者执行方法不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不予关押 ,放在社会上进行考察改造 ,而被宣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必须关押 ,实行强迫劳…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了两个档案犯罪。其中,第一款规定了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款规定了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两个犯罪的犯罪对象都是“国有档案”。但是,对于国有档案的范围,刑法、档案法都没有明文规定。因此,正确理解刑法中“国有档案”的含义十分必要,这对于正确执行刑法、加强对国有档案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媛 《大观周刊》2011,(34):69-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于绑架罪进行了部分修正,增设了减轻处罚情节,这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此次修正对绑架罪的加重构成未作任何修改,这又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在本文中,笔者拟对此次修正的进步与不足之处作以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取消9个死刑罪名的内容引起激烈争论。专家认为,根据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减少死刑不应该是立法上的直接消减而应该是司法适用上的严格控制:在死刑立法问题上,应该去“密室化”,让公众参与,进而消解争议。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一章,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采用概括式或排除式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本文仅对适用《公约》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之“国际性”、“货物”及“买卖合同”等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和适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国家贸易法之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余振东前年被遣返、《联合国反腐公约》去年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之后,《中西引渡协议》再度收紧了外逃贪官的生存空间,而“引渡不判死刑“的规定.将对国人心理和中国法律产生重大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靳爱国 《大观周刊》2011,(25):60-61
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盗窃罪与贪污罪的立案数额差别较大:盗窃罪立案数额偏低、贪污罪立案数额偏高,然而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要比盗窃罪的社会危害性大的多,这一点也可以从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了盗窃罪的死刑规定而保留贪污罪的死刑规定看出。进而我们也发现刑法分则条文之间的不协调.而且,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与刑法总则的也不一致。盗窃罪与贪污罪的立案标准的差异,违背了罪行相适应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1、提高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以达到相对均衡;2、降低贪污罪的立案标准.3、对上述两种对策分析其利弊,以期找出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刑法》中“国有档案”的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了两个档案犯罪。其中,第一款规定了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款规定了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两个犯罪的犯罪对象都是“国有档案”。但是,对于国有档案的范围,刑法、档案法都没有明文规定。因此,  相似文献   

16.
新旧刑法与“扫黄”“打非”●徐海今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法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从事“扫黄”“打非”工作的同志来说,认识新旧刑法对“扫黄”“打非”的规定的异同是十分必要的。一、旧刑法对“扫黄”...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警惕另类“非典”病毒 还有比冠状病毒更多更可怕的病毒,本人总结如下: 一为“谣言”病毒。 4月11日,网上出现署名“史蒂文·沈”发布的信息,称北京有“一种尚未被确诊的疫情”正在蔓延,已经“夺去了143人生命”。此消息纯系子虚乌有。 公安机关根据《刑法》第291条之规定,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中后期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在死刑立法上也对《唐律》作了很多改变,首先是加重了对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者的处罚,其次是《唐律》中一些没有规定死刑的罪名增加了死刑,再次是《唐律》中一些原有死刑的罪名加严了定罪标准。  相似文献   

19.
唐代中后期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在死刑立法上也对《唐律》作了很多改变,首先是加重了对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者的处罚,其次是《唐律》中一些没有规定死刑的罪名增加了死刑,再次是《唐律》中一些原有死刑的罪名加严了定罪标准.  相似文献   

20.
刘英  李华 《大观周刊》2012,(45):124-124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七)》),其中的第十三条规定:“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