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娟 《大观周刊》2012,(23):121-122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中,我采用“用教材教”的方法,即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充分体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目标应放在低位,更应该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教学材料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来获得巨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冯佳丽 《大观周刊》2013,(10):292-292
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在本文就生物课程实施中如何以实验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周业敏 《大观周刊》2012,(39):279-27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化学课程应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施和考察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且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吴玫 《大观周刊》2012,(23):150-150
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目标的制定,着眼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课程实施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课堂有效教学就成为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胡盟 《大观周刊》2011,(20):28-28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改进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提高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莉宁 《大观周刊》2011,(24):99-99
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教材设置了许多由学生参与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冉阁东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9):291-292
今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第十年,在今年10月份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我国自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至今这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当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既有许多成功之处,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就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呈现出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不满”的趋势.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性。同时,教材的更新也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让家长、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编订教材、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课程经费保障机制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新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王淑贞 《大观周刊》2012,(16):235-236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探究是创造发明的先导,是任何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为了落实新课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对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闫爱华 《大观周刊》2012,(12):268-268
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把新课程理念放在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大观周刊》2012,(41):336-336,365
2009年秋季学期云南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应创设灵活多样的化学情境, 把中学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全明 《大观周刊》2011,(41):182-182
化学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相似文献   

12.
贺裕雯 《大观周刊》2012,(46):283-283
新课程的改革,如一缕春风带给教育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而且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何国林 《大观周刊》2012,(49):295-295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改革”,改的不仅仅是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提倡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这些学习活动,实质上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整体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宝玉 《大观周刊》2012,(32):201-202
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热点和亮点。学生物理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布和朝鲁 《大观周刊》2011,(19):112-112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模块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为所有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旨在促进高中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学生与化学相关的科学素养,同时为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几年的教改实践,本人就必修模块的教学谈一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字教材不同于电子教材,它不仅仅是将传统教材电子化和多媒体化。所谓数字教材,是指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在纸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嵌入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在多种媒体上运行的一种新型数字化产品。数字教材将更加符合"数字一代"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数字教材的研发与推广是促进新课程改革、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也是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产业的重要渠道。数字教材是从教材的内容和功能设计本身出发,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传统教  相似文献   

17.
马霄 《大观周刊》2011,(15):271-27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开展实验教学,改变各种传统的实验教学,利用随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活动占“活动与探究建议”总数的37.7%,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对实现化学新课程目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江雪花 《大观周刊》2012,(4):218-218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老师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执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教学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就能在富于个性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9.
谢明锴 《大观周刊》2011,(33):247-247
《高中化学新课标》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以前的教学方法,靠单一传授来完成教学任务,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新的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所有高中化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樊云开 《大观周刊》2012,(28):301-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普遍关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实现生物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