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招生考试通讯》2011,(7):I0010-I0010
沈阳药科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42年迁至延安改称延安药科学校,1946年迁至佳木斯改称东北药科学校,1949年迁至沈阳改称东北药学院,1956年更名为沈阳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迎来建校8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2.
许国志(1919年-),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46年去美国堪萨斯大学学习,1949年夏获硕士学位后去芝加哥大学数学系进修.1955年秋与钱学森同船回国.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所长,许国志被分配至力学所工作.钱学森要求他开展运筹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0,(11):F0003-F0004
彦涵1916年7月23日生,江苏连云港人。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西绘画。1938年赴延安,进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木刻。1939年参加鲁艺术刻工作团赴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八路军中。从事木刻艺术创作,并在晋东南鲁艺分校任教。1943年至1949年先后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华北大学美术科教员。  相似文献   

4.
《招生考试通讯》2011,(11):F0002-F0002
悠久历史 沈阳药科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42年迁至延安改称延安药科学校,1946年迁至佳木斯改称东北药科学校,1949年迁至沈阳改称东北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9月10日,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和我校师生在沈阳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校建校8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5.
周扬(1908~)湖南益阳人。1927年在上海大厦求学时入党(1932年重新入党)。曾留学日本。1930年回上海后,参加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1933年担任左联党团书记(还由冯雪峰引荐担任过上海中央局文委委员),主编过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抗战爆发后,于1937年秋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1946年至1949年,先后担任中央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局宣传部部  相似文献   

6.
高校底色 红色基因,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我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广义上的解放战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历史阶段,共四年时间(即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这是没有疑义的。长期以来,有些党史和军史工作者在教学和研究中常常将解放战争称之为“三年解放战争”。这一提法显然是指狭义上的解放战争,时间划定为1946年6月至1949年6月或9月,即指解放战争进行了三年(或三年零三个月)。笔者认为,狭义解放战争的时间划定应从1946年6月底起至1950年6月止,也是四年。其主要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舒光冀先生出生于1916年,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铸造教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36年至1940年攻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重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6年至1949年公费赴美留学,解放前夕,1949年3月,舒先生毅然从美国回国,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招生》2023,(5):F0002-F0002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辽宁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吉林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真如中学于1946年由钱颂平等人发起创办。1949年上海解放.人民政府派长征干部王亚文担任校长,学校迁至延安西路。1951年春.在蔡家宅原校址设真如中学分校。1954年秋.延安西路真如中学改名为延安中学。分校取名为真如初级中学。1958年起,分校招收高中生,学校更名为真如中学,为完全中学建制。1965年起。劳动中学、大众中学、长征中学高中部先后并入.  相似文献   

1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验,从1946年至1949年开展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和原则,组织机构也很健全。在实施《农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在农村教育、经济建设、组织合作社、卫生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其成功经验可供目前正在实施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学成才的企业管理专家卢明高,笔名子光,黄冈县人。1929年7月30日生于贫农家庭。1946年7月,在方高坪中心国民学校高小毕业,1949年4月,武昌实验中学初中毕业。1949年8月到1949年9月,湖北革命大学学习,1949年10月到1950年6月,中南公安干校学习。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S5年8月,任广东省制糖造纸公司宣传科科长,1973年2月,任广东省工交办公室企业管理处副处长,1983年7月,任广东省经委企业管理处处长,1986年2月,任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第一副院长、院长,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纪实文学作品,它节选自李银桥的《走向神坛的毛泽东》一书,集中描写了毛泽东同志在1947年面对十倍于我军的敌人进攻延安,临危不惧,和人民心连心以及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而标题选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可谓画龙点睛,表现出毛泽东同志作为人民的领袖,不顾个人安危,时刻想着人民和革命事业的风范。学习本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了解有关历史背景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人民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战争。毛泽东同志当即指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鼓舞全国人民起来和反动派战斗。从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人民解放军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粉碎了国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男,1918年生于浙江省新昌县,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师范学院。1937年起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小学教师、上海省吾中学教师、教务主任。1949年加入中  相似文献   

15.
我从1949年8月份结束华北大学的学习后,放弃北京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千里迢迢来到全世界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踏进了保育小学,选择了园丁这一光荣职业。延安保育小学是所干部子弟学校(学生中包括部分革命烈士子女)。学  相似文献   

16.
●学习提示本单元讲述了 1945年 8月抗日战争胜利到 1949年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基本特征是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的过程 ,也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过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在全国确立的过程。 1945年 8月至 1946年 6月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了不懈地努力。 1946年 6月全面内战爆发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渡江战役、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到 195 0夏 ,祖国大陆解…  相似文献   

17.
秦邦宪在1946年2月至4月按中共中央指示,由延安奔赴重庆,在政协宪草审议活动中为维护省自治原则,保障解放区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强硬派和青年党据理力争,给时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周恩来领导下,秦邦宪团结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周翰(1915-1989),西方文学家、比较文学家。祖籍江苏省苏州市,生于北京。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赴瑞典协助美学史家喜龙仁编写英文本《中国绘画史》。1938年回国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英文系学习,1939年毕业。1939年至1946年,任西南联大外文系助教、讲师。1946年赴英国牛津大学,重读英文本科,1949年毕业。毕业后在剑桥大学图书馆工作一年,整理汉学古籍。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任西方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文学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LA)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委员。主要著作包括:《攻玉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镜子与七巧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冯健男教授     
冯健男教授,1922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幼年和少年时期在武汉读书。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在部队作宣传工作和报纸编辑工作。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调总政文化部,在《解放军文艺》社作编辑和评论工作。1956年转业到河北,先后在张家口地区  相似文献   

20.
美国驻大连领事馆始建于1904年,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闭馆。1946年5月20日重新设馆,1949年10月21日闭馆。1946-1949年间美国驻大连领事馆的主要活动,是观察这一冷战"前哨"和"锁孔"的不可或缺的切入点,从而为多角度深入研究二战后中、美、苏三国关系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填补空白式的珍贵素材,对大连地方史考证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