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目前频遭反倾销的现状,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分析了加入wTO以来应对反倾销指控的两大难点问题: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和替代国问题,并分别从政府、企业和行会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倾销与反倾销是经常发生的。企业的某项出口产品遭遇到反倾销后,既要设法应诉,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战略性失误。为什么遭遇到反倾销?不要一遭遇反倾销,马上就口诛笔伐“非市场经济地位”。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是谈判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3.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起源于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的做法,也是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对策.  相似文献   

4.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起源于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的做法,也是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对策。“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  相似文献   

5.
一、外国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   从1979年开始,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时,虽然有些国家已经认定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1](P16)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欧盟就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6.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困扰我国企业进行反倾销应诉的首要障碍。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反倾销立法中均有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规定,但是非市场经济问题却并没有多边法律依据。本文通过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及其相关法律依据,有助于澄清有关“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误解,增强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能力。  相似文献   

7.
唐涛 《现代企业教育》2006,(12):119-120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仍有一些国家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由于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规定,对我国外贸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目前对我国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将我国定位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到了美对华反倾销案的处理,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应诉的最大障碍。要改变中国屡遭美国反倾销调查的被动局面,解决“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欧美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对其认定、正常价值的计算以及个别待遇做出了论述,并指出了替代国制度和生产要素价值的合理性。最后指出非市场经济待遇的解决需要双方的努力,但更为重要的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仍有一些国家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由于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规定,对我国外贸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是WTO体制内一个新的热点问题。环境保护是GATT和WTO在国际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开始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WTO的一项宗旨.而贸易自由化则是GATT/WTO体制的根本追求目标。对贸易自由化的坚持使得WTO法律制度与多边环境协议(MEAs)之间产生了矛盾。从WTO这两个目标的和谐共存以及最终实现来说,WTO应当寻求与MEAs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是中国立法发展的催化剂。为了使中国法律与GATT/WTO法规体系的要求相一致 ,从“复关”到“入世”的 15年间 ,我国不断地健全了法制 ,也更新了人们的法治观念。而促进立法发展的方略 ,就是要协调立法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WTO争端解决机制继承了GATT有利于争端解决的制度与惯例,具有了一个坚实的起点。上诉机构作为WTO体制甚至是国际法领域的一项创新,在过去的九年中在树立成员方对争端解决机制的信心从而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探讨和总结了上诉机构缺陷与完善,以期为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地对认定倾销的规则提出挑战。在现行WTO/GATT反倾销法律制度中,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都会提出利于自身的解释,这显然不利于全球化的经济交往。为此,本文试从倾销定义的历史沿革及构成做理论上的诠释,再在确定倾销的标准及程序上作实践方面的解析,最后对WTO框架下的反倾销制度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1994GATT》第20条是WTO建立之前唯一涉及环境问题的规定,可以成为适用自由贸易规则的例外,而不必遵守世贸组织的其他基本原则和规则。WTO改革的重点也是在第20条上。我国已加入WTO,有必要弄清它的具体含义和适用的具体条件,以期把握WTO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脉络,对促进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分别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后,两岸四地的经贸关系既是一国国内不同关税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也是WTO成员之间的经贸关系。两岸四地要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可以选择自由贸易区模式。应明确的是,两岸四地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区临时协定既是符合GATT第24条的成员之间的协定,也是受国际条约规范和调整的一国国内的法律安排。两岸四地将来可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新型的自由贸易区,其本质特征是由同属一个主权国家的不同WTO成员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高等学校任务体系的持续扩张,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革的功能导向不断强化。在大陆法系国家,高等学校通常具有基本权主体、国家机构或公法设施以及民事主体或公法意义上的法人等“多重”且“交叠”的法律地位。在英美法系国家,高等学校作为“混合型机构”的特征日益凸显。经由普通法与成文法的持续发展,形塑出高等学校作为自治机构、公共当局、非营利性机构以及贸易实体或法人等不同类型且富有“张力”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革中功能导向的强化,既为高等教育治理中多元利益的整合提供了可能,也客观上导致高等学校作为学术机构本质的式微,并衍生出自治权限萎缩、利益冲突状况加剧、教师权利危机凸显等诸多风险。在此背景下,如何调整学术子系统与法律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构成大学法研究的前沿议题。  相似文献   

18.
"虚拟主体"是指以TCP/IP协议为基础在互联网上虚构、假设的网络行为的实施者.在处理网络争端的过程中,人们提出:虚拟空间中虚拟的"人"能否人格化,从而成为法律"人"?通过对法律人格内涵、标准的分析发现,虽然法律人格在现代社会呈现扩张的趋势,但赋予"虚拟主体"法律人格的设想没有法律上的进路."虚拟主体"是民事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它代表了不同的现实主体在网络活动中不同的地位并体现了他们的特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论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经济正处于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并行发展的时期,两种体制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允许区域贸易安排的建立并对其作了规制条件,而区域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利弊共存。应确认区域贸易协议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兼容关系,并将区域贸易协议的发展置于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20.
虽然WTO的成立形成了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框架,但在WTO规则中亦存在"软法"缺陷,特别是涉及欠发达国家的规则,"软法"特征相当明显。这需要从涉及欠发达国家的规则出发,对WTO规则中的"软法"缺陷及其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