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方面而忽视了大的方面,是当前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出弊端,也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谓“小学”,就是只学课本,只学现成的僵死的知识,诸如文字的形、音、义,篇章的结构、手法、主题等。不少学生很认真,以为...  相似文献   

2.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课要少而精 ,要少讲、精讲。”很多老师尽管明白这是教改的方向 ,却怎么也做不到“少讲、精讲” ,不知不觉又成了“主讲”者 ;还有少数老师片面地认为“精讲”就是要缩短讲课时间 ,给学生多布置练习 ,于是把“精讲”简单的理解为少讲 ,把有些该讲的也抛弃不讲了 ,忘记了“主导”的职责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的目标应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 ,看重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怎么样。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与 ,而在相机诱导 ,必是学生运其…  相似文献   

3.
老师们,同学们:我是广东人,广东人讲普通话是讲的不大好的,有一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官话”。虽然在外面好多年了,但我还是保留好多广东腔,今天到这里冒昧来讲讲,也谈不上讲学。实际上,写文章和讲课是两码事。讲课需要很概括,很有条理,而写文章的人有时候在这方面倒并不一定擅长。我只是把自己想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随便聊聊罢了。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常常会听到一些同学们反映:“课本熟悉,概念、规律清楚,老师讲课能听懂,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物理实在太难了。”“许多题型都是老师平时讲过的,上课时都能听懂,可就是在考场上发蒙,做不出来。”有些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听看易懂做题难”的现象是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它直接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从“学”的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颜色多得很     
一只小老鼠悠闲地坐在教室墙角的小洞里,敞着小木门,语文老师讲课的声音飘进来。“同学们,今天我们应该讲……”语文老师翻开课本,发现这篇文章很陌生。《颜色多得很》?以前从没读过,难道是课本改了?没办法,语文老师只  相似文献   

6.
引言:不识庐山真面目——语文课到底怎么上? 一个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我去讲课。一上课,老师们就提出了最关心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些老师都是教学骨干,肯钻研,善思考,有个性,似乎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都是骨干老师,难道连课都不会上?但冷静想想,到底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在平日的教学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反映“课本上的定理我们不知道”,“这个定理老师没推导”,“我们不学课本”,“老师只发纸,只讲纸上的”,这张纸就是目前提倡的导学案,这反映了目前在使用导学案中存在严重脱离课本,不能科学使用“导学案”的现象.翻翻学生的课本是新的,翻翻有些导学案,通篇看不到引导学习课本的“导语”,  相似文献   

8.
曾记得在读初中的时候,一天,一位叫李培根的老师到我们班上了一节语文课,那天他讲的是《牛郎织女》,他那惟妙惟肖的讲述,入情入理的分析和那满脸的笑意吸引着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听过的最好的一节课,让我们记忆犹新。李老师的讲课也就成了我们从教20多年来效仿的榜样。我们常想:李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9.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位教我历史的老师,他学识较深,说话幽默,讲课语言生动。我们有些同学对历史朝代总是记不住,常常把历史朝代顺序记颠倒了。这位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容易记就编了历史朝代顺序歌。这只歌子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句话,就把从夏朝到南北朝十几个朝代的顺序记下来了。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适合的。因为它不仅顺口、合辙押韵,而且又通俗易懂,很容易记。这种方法即使对现在学历史的学生也是有帮助的。这位老师还经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小故事。如讲春秋战国时期,他讲“卧薪尝胆”,讲“围魏救赵”。讲三国时期,他讲“孔明借箭”等。有时他还讲些不属于历史课范围的民间传说。如在讲秦始皇时,他就讲  相似文献   

10.
三个笨学生     
“当!当!当!”熊老师把钟敲响,他要开始上课了。今天来了三个学生,他们是小花蛇、螃蟹和变色龙。熊老师开始讲课:“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前,什么是后。”刚说到这里,熊老师就想:什么是前什么是后,好像太简单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讲了。忽然,熊老师有了主意,他说:“你们看,肚子朝哪里,哪里就是前;背朝哪里,哪里就是后。”变色龙和螃蟹说:“我们懂了,肚子朝哪里,哪里就是前,背朝哪里,哪里就是后。”熊老师说:“对啊,对啊,变色龙和螃蟹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变色龙说:“我们的肚子朝着地,背朝着天,所以,地是前,天是后。”熊老师听到这个…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则是基础之基础。课堂繁学是语文过学的主阵地,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d学语文鼎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下面是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和教研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警学效本的几点思考。一、走出“上课”就是“讲课”的误区.是犯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我们发现在有些学校,尤其是山区的一些幕层学校,有不少教师认为上课就是讲课,讲课讲得好就是教学教得好。其实,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讲课…  相似文献   

12.
不知自何年月始,语文课的“讲”字被逐出了课堂,谈“讲”甚于“谈虎变色”,语文课变成“导”“读”,“问”,“练”……等,美其名曰:“变讲堂为学堂”。似乎谈“讲”字就“抱残守缺”,就是“不合时适宜”,就是“少慢差废”。窃以为语文课离不开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讲”字,讲课讲课,无“讲”焉能成课?在语文教学时,讲是根,导、读、问、练才是枝叶,根深、根壮,枝叶才能繁茂。只有首先讲好课,才能有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掌握与培养。那么,怎么讲,讲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1、讲文眼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段也有段眼,既然是“眼”,…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耶就是认为学习语文课本与高考没有多大关系,许多同学认为语文课没学头,语文课学的没劲头,无论基础知识还是作文都不会涉及到课本上的文章或语段。因此,很多同学甚至老师在高三复习中就抛掉课本而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殊不知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三个笨学生     
“当当当”,熊老师把钟敲响,开始上课了。 今天来了三个学生,他们是小花蛇、螃蟹和变色龙。熊老师开始讲课:“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前、什么是后。这个,这个,怎么说呢?你们看,肚子朝哪里,哪里就是前;背朝哪里,哪里就是后。”  相似文献   

15.
一、语文课上“捡贝壳”——给学生一只语言自我积累的小背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语言融思想美、规范美和艺术美于一体,堪称语言之典范。语文课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文中规范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教师们为了指导学生作文,在语文课本之外选编一些“范文”,让学生课外阅读,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近来有不少教师只重视“范文”,而轻视课本。他们往往略讲或不讲课文。以便腾出时间,讲授自己选编的“范文”,使学生读了可以“比葫芦画瓢”。这种现象以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班为最严重。据我了解,有的学校,毕业班使用的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老师大多没有讲解。有一位教师说:“高中第五册语文课本20篇课文,只有《沁园春·雪》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学生灵魂。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训练?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得适当,就要训练。”“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可见,语文课要对学…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隆”。“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怕”,二是“糊”;“怕”就是害怕,“糊”就是糊弄。中小学阶段,语文课是母语基础课,非开设不可,开设语文课就得写作文,这是天经地义的。因此,语文老师就要教写作文,学生就要学写作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现实的情形却很奇怪,老师和学生提到作文就害怕,虽说怕,但又躲不过去;老师总不能不教作文,学生也不能不写作文,怎么办?于是就“糊”,老师糊弄学生,学生糊弄老师。  相似文献   

19.
韦力 《广西教育》2012,(4):61-61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对这一说法南宁市仙葫学校小学语文老师吴鸿丽十分赞赏。她认为语文的本体不仅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还应该包含着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内容的意思——语文不但要学“写什么”,更要学“怎么写”。吴鸿丽的语文课追求的就是这个“味儿”。  相似文献   

20.
花朵的烦恼     
我们是花朵,我们是春天,我们是祖国的少年。这句话一点儿不假,可是“新世纪”的花朵,也有不少烦恼呢!现在是竞争时代,辛勤的园丁们似乎比家长还着急,望徒成龙心切,只恨自己的学生不强,狠命传授知识。不用说别人,就讲讲我的老师们……有位老师一开始讲课,便警觉地向四下望望。一听见有人说话,就噌噌地走下来,进行例行训话15分钟:“谁还在说话呀?上我的课还敢说话?告诉你们,我给初三的讲课,没一个敢动的,都是好好地坐在那儿,支楞着耳朵听。”好不容易开始讲课本内容了。我们谁也不笨,都挺聪明,本来早会了,可他还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