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柔道项目供能特点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确柔道项目的供能弱点对训练的针对性至关重要.本文对参加全国比赛的10名男女柔道运动员(全国前十二名)进行了血乳酸(LA)、心率(HR),实摔时间,摔间间歇等的测试,试图找出其供能特点,为今后柔道训练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通过测试分析发现:①柔道项目是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项目,属速度,力量耐力型。②柔道项目有自己独特的无氧供解特点,需要和磷酸原系统供解有机地结合;③要重视l′以內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了解柔道运动员的供能、疲劳后的恢复,是柔道训练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柔道运动员的供能特点、疲劳产生机制、训练后疲劳的恢复、防止过度疲劳和自我监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训练强度和密度与人体运动供能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无论是何种运动,ATP-CP系统供能,糖酵解供能,有氧氧化供能都在进行,只是比例不同。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时,应以生化指标为科学依据,根据不同强度和密度的供能特点,采取有利于发展身体供能系统的项目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试论武术项目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科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项目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3大类。各类武术项目的供能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供能方式在武术不同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针对武术各项目的供能特点,对武术训练科学化进行探讨,提出武术科学化训练应该建立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科学安排3个能源系统在训练中的供能比例、重视非乳酸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加强机体耐酸能力的训练、发展结合技术的速度耐力训练、散打训练应增加发展耐力素质的内容等武术科学化训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间歇训练与能量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歇训练法作为有效提高运动员ATP-CP供能和有氧供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一直被很多运动项目所采用。鉴于此种训练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对间歇训练法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间歇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短距离速滑项目供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深刻认识短距离速滑项目供能特征,是正确指导训练的关键所在,对探寻训练规律、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益和科学安排负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应与专项运动中能量代谢及其整合要求为依据,对短距离速滑供能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在一定有氧能力的基础上,高度发展的磷酸原和糖酵解混合供能是短距离速滑的主导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胜强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34-35,53
间歇运动作为有效提高运动员ATP—CP供能和有氧供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一直被很多运动项目采用。鉴于间歇运动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对该运动方式的能量供给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水球运动项目起步晚,发展快。缺乏成熟的水球训练理论和女子水球训练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水球项目的训练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边学边干边发展"的阶段,其训练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较为少见。本文根据我国女子水球运动的现状及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竞技能力,通过在对四川、宁夏女子水球运动员训练的调研,结合成都体育学院女子水球项目组已建立的糖酵解供能条件下大鼠游泳运动模型,探讨女子水球运动项目的糖酵解供能特征,不同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规律,为女子水球项目提供糖酵解供能模型指导下的运动训练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足球运动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一项运动,但在对足球运动的体能特点,以及在生理角度上的供能特点的理解上还尚欠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在足球运动体能研究的状况有了进一步新的认识,结合足球运动经历,来进一步探讨足球运动的体能特点及供能方式,争取使足球训练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自己掌握的生化知识和一些指标,以及对NBA中一些球星在比赛中的动作的统计,总结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达到80%以上,根据这一特点,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大强度、短间歇、高密度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训练原则。在以无氧为主的训练基础上也要注意与有氧训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柔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柔道比赛的规则及技术因素特点分析,柔道运动比赛的供能特点主要是以磷酸原和糖酵解无氧代谢为主,但也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结合柔道运动供能特点,从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身体机能状况和训练后疲劳恢复情况几方面对柔道运动员机能的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人体在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为了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使得某些代谢过程在激烈运动时十分重要,甚至占支配地位,如200米跑,95%左右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包含有氧和无氧两个体系,包括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强弱,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明确所训练的运动项目、专项中主要的供能系统,然后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运动生物化学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双方争夺激烈的运动项目,因而对运动的技能水平,尤其是供能水平要求很高。所以,在羽毛球训练中须着重发展与提高ATP-CP系统和乳酸能供能系统的机能水平,并根据其供能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技、战术取得最佳战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1.中跑运动的能量来源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有氧供能(aerobic ficenergy)和无氧供能(anaerobic energy)的百分比协),可以确定它们在能量连续统一体中相应的位置。在能量连续统一体的一端,如100m跑,能量主要来源于ATP—CP系统;在另一端,如马拉松跑,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氧化系统;存它们之间的运动,除乳酸系统供能外,至少有另一系统以一定的比例为运动提供能量。这种不同运动项日的能量供应特异性就决定了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中跑是周期性运动中的亚极量运动,它包括800m和1500m跑等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课训练的核心在于供能系统合理化比例。对福州市少体校10名10~12岁游泳运动员进行1年半训练课供能系统的合理比例安排实验,整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为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柔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专项耐力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柔道比赛的规则及技术因素特点分析,柔道运动员比赛的供能特征以磷酸原无氧代谢为先,随之进入较长时间并占较大比重的糖酵解无氧代谢过程。根据这一规律,探讨运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柔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对800米跑供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根据供能特点来调整与控制训练负荷,使训练达到良好效果,得出高校运动员800米跑,必须根据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着重发展该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同时,进行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时,都必须注意提高无氧酵解功能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长距离速度滑的供能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动训练中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训练中和运动训练后,内脏器官机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水平的高低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及提高。肾脏作为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恢复对机体自身恢复有着重要作用。与无氧供能的内脏超量恢复规律(的应用)已有报道。但是,超量恢复与有氧供能的能代特点、以及与糖有氧供能条件下的运动对肾脏功能又有什么影响?还不多见。为此:本文将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进行阐述,为运动训练、基础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训练方式来有效提高皮划艇运动员有氧供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